Fe_
碎碎、噗浪與真話
Fe_
覺得現在不寫下來,之後一定會忘記。
Fe_
這幾天因為某些事,把自己的 LINE ID 貼在私噗裏頭,朋友K看見很驚訝地敲過來問:「你怎麼會把 ID 就這樣貼出來呢?」
「可是我朋友數不多,現在就一百多個。」我說。
「那也很多了吧,真的每一個人都是你的親友嗎?」K不置可否。
Fe_
前些時候,和一位因噗浪相識的朋友J吃飯,他聊到推特和噗浪的不同,J說,他其實不是很適應噗浪,因為推特的人們通常是很自由又自溺的,發表一些奇異言論以後,通常又會回歸到碎碎念日常生活的情緒言論,談天也通常是單向而私密性的,只有推特主人跟客人之間的交流(就算有第三者加入,也要@其他兩人才能達成三方會談)
Fe_
反倒是噗浪,通常包含一定程度的世俗性。J說他不知怎麼形容,但噗浪的文字總是有種在公開場合發言而不得不戴上面具的假性禮貌。或許是因為在噗浪這個載體特性,使用者太容易涉入他人的社交領域,導致眾人常時意識他人的目光,噗友的評價,最後話不是說的越多(如我),就是說的越少,設防無處不在,而要得到真話總是困難。
Fe_
「如果說噗浪之於我,大概是公廁吧。」我和J說,那刻吃著糖膩的甜食,頓時很難思考,只能直覺的說出反射答案:
「以前也是說話很直很直的人,過去在噗浪發生過很多事情,最高紀錄還創了三個噗浪帳號……但後來嫌麻煩,停用了其他,最後就剩下這個公開河道的主帳號。
「現在我已經放棄控制自己的河道,保持一種,就算在這個河道遭到挑釁也要視之凡常的心情,就像走到一間特定的餐廳與誰會面一般,就算對方潑你咖啡潑你屎也不能動怒。
Fe_
「因為噗浪就是公開場合啊。在公開場合,控制別人的作為實在太難了,只能當作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一切都不能奇怪。」說著說著,我還是向J求援,好不容易才解決那份那塊布朗尼。
我還是喜歡噗浪,不否認噗浪滿足了自己一點點「展現自我」的欲求,同時也因為噗浪容易涉入他人生活的社交性,讓人無意間就能認識許多有趣的朋友。
但我也承認,多數時候在噗浪都要小心翼翼,以前也很常在私噗抱怨,沒幾下就流到其他地方被人 anti 什麼的w
Fe_
後來每發一次留言就要先想一次... 即便沒有辦法想得很完善,但每一句在噗浪說出口的話,最好優先考量他人。
他人能否易讀,他人能否理解,或著,他人看完又會怎麼想像自己。(儘管我一點也不介意說了偏激的話而被他人想成大壞蛋,想筆戰的時候還是坦蕩蕩去筆戰;對我而言大概是讚美吧)但總是要保留三分,就像現實的人情交流一般。
Fe_
偶爾也會羨慕推特那般可以盡情做自己的展現方式--那天和J討論到他的某個推友:「你說的這個人一看就是很自我意識,會在意細節的人啊」其實是想稱讚,J,事後回家想了想,總覺得應當和你解釋。在三次元世界中保留自我主義的人才是真正難尋--只好在網路之間尋找難得的交會,或靜觀光輝。
就像那時和J說:「在噗浪久了,如果遇到說真話的人,就會覺得很難得很難得,應該要交朋友起來...」我想我一直很幸運很幸運。
Fe_
距離。
社交的負荷值。
他人的目光與想像。
自我的評價--自戀/自卑一體兩面
旁觀他人之痛苦。
試著列舉了許多詞句想作為這篇的收束,都還是失敗了,或是通通都攪在一起,噗浪就是碗大鍋菜。大白菜湯頭之中有無法探知的韻味。
我想我還在學習,碰到熱情的人要怎麼冷靜,遇到冷靜的人要怎麼保持禮節,要怎麼抓到最好的表現方式告訴自己和對方:「我們都不期不待,其實也只是想看著你。」一種平靜的觀看,不去涉入。
Fe_
即便我的字還是表露太多,太多時候無病呻吟(某次朋友B轉述他偶然聽來,第三者對我的評價:「只是想刷存在感」覺得好笑又貼切 XDDD)那也沒關係了,其實我也只是害怕遺忘生活的每一個感受,企圖從分享和反饋的過程保留當下的感觸。
無論這生遇到什麼樣的人,一定都會成為豐富人生與創作的能量。而唯有自己的初心是萬萬不能失去,無論他者或自身都該視之珍貴。
亂七八糟的真話就到此為止吧,晚安。
末日幽靈
推特是橫向交流多,流傳有用/有意思的資訊,但直向交流甚少,但其實每一個@的回應都是公開的,比如我的推在這連結就看到我發出的每一個@回應,而不需要也有fo回應對像
Tweets with replies by 末日幽靈 (@doomsdayspecter) | Twitter
而噗浪因為每個噗其實就是公開的討論串,每一個人點開噗都可以簡單看到所有回應,比較多縱向交流
思考別人的反應和感觀之類,我是無論推或噗都一樣會做,因為它都是公開範圍,搜尋器會搜到的
Fe_
末日幽靈 : 縱橫連繫這個解釋真是精辟 XD!我也有推特,一個中文一個日文,一直能感受到推特的氛圍不同
誠如末日桑所說,追蹤者可以看見推主每一則動態,但一定要@指定噗主,才有辦法橫向橫空介入噗主的討論。
噗浪則是在追蹤者選擇回應一則噗串的瞬間,就直接加入了討論。不是很多人在噗浪常常筆戰著就根本不@了嗎 XD 反正都在同一串,針對性已十足。
Fe_
末日幽靈 :
至於社群網站的場域公開程度,我想每個人的習慣和定義一定很不一樣。
我自己的噗浪是「公」領域為重,因為會在這裡經營同人圈和創作上的交流,能負擔的限度以內盡可能多回留言、盡可能雙向對話。
但推特就真的只是拿來告知(日文)和拿來 murmur (中文)都是些毫無回饋要素的字句 XD... 某種程度也是展現個性封閉那面的自己也說不定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