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杯
又到了禮拜六,稿債還是欠一堆,理論上不應該再發噗 ……可是想到下週又要上漢英就好崩潰fuuuuuuu
鸚鵡杯
為什麼有老師每次都要花十幾分鐘砲人呢……砲的內容還一直重複,聽你裱台灣教育對我的英文有什麼幫助啊啊啊
鸚鵡杯
目前還沒聽到學長傳說中他的「女性主義是炒作」「沒有從女人角度拍的A片」論,以後哪天聽到了希望我忍住不要吵起來
鸚鵡杯
…不管他了來做書摘沉澱心情
存個數典海外漢學
鸚鵡杯
-
鸚鵡杯
《遠遊的詩神:中國古典詩歌對美國新詩運動的影響》
鸚鵡杯
P.18(檔案頁碼)
新詩運動,文學史上有時稱作「美國詩歌復興」(The American Poetic Renaissance),但當時這些詩人們自稱寫的是「新詩」(The New Poetry)。新詩運動是整個美國現代詩歌史的起點。
起訖時間:1912年底~1922年10月
鸚鵡杯
P.21
新詩運動本身就是一場中國熱
《詩刊》主編哈麗特‧蒙羅:「分析到底,意象派可能是追尋中國魔術的開始……」
鸚鵡杯
P.22
(H‧D‧的詩集)《海園》(The Sea Garden)可與《神州集》(Cathay)(龐德所譯中國詩集)並列為意象派留下的主要紀念物。
不僅是意象派……中國詩幾乎是新詩運動階段各種詩派,各種傾向的雜誌所普遍接受的東西……我們翻閱當時詩人留下的私人文件,可以發現這些詩人之間你爭我鬥……他們在接受中國詩影響上互相競爭,經常看到指責對方不懂中國詩,自己才是行家之類的話。
鸚鵡杯
P.23
例如與蒙羅爭辯的康拉德‧艾肯,的確是意象派最激烈的攻擊者,卻也是一個中國詩的崇拜者。1917年他曾著文高度評價中國詩的影響,稱之為「來自東方的精神入侵」。他本人後期所做抒情長詩〈李白來信〉(A Letter from Li Po)寫得真切、動人,論者認為是他畢生事業的兩個高峰之一。
鸚鵡杯
P.24
新詩運動中影響最大的詩人當然是埃茲拉‧龐德(1885-1973),而龐德也是對中國詩最熱情的美國現代詩人。
P.25
龐德1914年譯出中國詩集《神州集》(Cathay),1916年譯出《日本能劇》(Noh, or, accomplishment)
鸚鵡杯
P.26
哈麗德‧蒙羅在編輯作為新詩運動總結的詩選《新詩》時,聲明一律不選翻譯,即使是「影響深遠使我們詩壇大為改觀」的中國詩的翻譯也不收,但是「龐德——費諾羅薩改寫的李白詩」卻不能不收。
P.28
龐德認為〈羈客信〉(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一詩之翻譯)可比艾略特〈普魯弗洛克的情歌〉
鸚鵡杯
P.29
[英]阿倫‧厄普瓦德(1863-1926)
P.31
〈玫瑰〉:「當李白的美妙詩句在龍庭大受讚賞時……」
P.33
〈古老的智慧,有普遍意義〉:「莊子做夢……」
鸚鵡杯
P.35
埃米‧羅厄爾(1874-1925)
與弗洛倫斯‧艾思柯合譯中國詩集《松花箋》,1921年出版
P.37、P.43
威特‧賓納(1881-1968 )
1922年譯成唐詩三百首《群玉山頭》,1928年才出版。1944年出版《道德經》譯本
鸚鵡杯
P.39
哈麗德‧蒙羅(1860-1936)
P.56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1883-1963)
談到杜甫的簡樸輕巧
P.57
埃德加‧李‧馬斯特斯(1868-1950)的《匙子河詩集》1915年出版轟動,龐德當時認為他是美國自由詩最出色的詩人,因此把他比作李白。其實這部現實主義風格的詩集與李白毫無共通之處。
卡爾‧桑德堡(1878-1967)的短詩〈微光〉用了中國絕句技巧,「冰冷的墳」這一題意來自李白和白居易詩。
鸚鵡杯
P.59
T‧S‧艾略特(1888-1965)〈三聖者的旅行〉在許多方面與龐德所譯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十分相似。
P.64
二十年代名詩人哈特‧克蘭(Hart Crane),詩風與中國詩沒有相似點。但是從他的通信中我們發現他竟是李白的熱烈崇拜者。而他寫長詩〈橋〉時竟然也從《神州集》中汲取靈感。
鸚鵡杯
P.78
J.L.弗倫契所編《蓮與菊》書中的仿中國詩與仿日本詩
新詩運動詩人所知的日本詩,就是俳句。他們對和歌了解極少,而且也不知道這兩種形式除了長短還有什麼差別。
P.82
龐德〈仿屈原〉、〈劉徹〉
鸚鵡杯
P.90
很多人認為龐德《神州集》用日文讀音拼中國詩人名,例如把李白名字拼成Rihaku,是故意的,目的是提醒讀者他是通過從日本途徑得來的材料在做翻譯--這也恐怕根據不足,因為費諾羅薩筆記中沒有寫出這些詩人名字的中文發音……
Ezra Pound龐德《Cathay華夏集/神州集》.pdf
鸚鵡杯
P.99
在新詩運動階段,當中國出現革命局勢時……不少美國詩人表示同情,這種政治局勢吸引了一部分美國人把眼光投向中國……
蒙羅訪問北京時,正是辛亥革命前夕……
P.107
馬斯特斯〈聖地〉:「……中國失去了山東,美國失去了共和;日本搶走了中國的財富,孔子保存著中國的心。」
鸚鵡杯
P.120
馬斯特斯寫唐人街華人生活
P.130
最早的中國詩英譯本《花瓣:中國求愛詩》1824年出版於倫敦,是當時浪漫主義詩人向東方尋求異國情趣潮流的產物。
鸚鵡杯
P.131
19世紀下半葉起,歐洲出現了一些比較好的譯本。
1862年《Poésies de l'époque des Thang唐代詩歌》[法]德理文(d'Hervey-Saint-Denys)
1867年《Le Livre de jade玉書》[法]柔迪特‧戈蒂葉(Judith Gautier)
1886年《十四至十九世紀中國詩選粹》恩鮑爾‧西阿爾
鸚鵡杯
其中戈蒂葉《玉書》產生的影響特別大
《玉書》法文、英文版.pdf
P.132
古斯塔夫‧馬勒《大地之歌》是選《玉書》中的李白、錢起、孟浩然、王維的八首詩為歌詞寫成的
P.133
1922年喬旦‧斯塔勃勒(Jordan H.Stabler)從《玉書》選譯出《李太白之歌》(Songs of Li Tai PO)
鸚鵡杯
……一直到1927年艾恩‧柯爾文(Ian Colvin)的《仿中國詩集》(After the Chinese)依然是以《玉書》為藍本,連詩人名字的拼音也用法文。
如此頻繁的轉譯同一書,只能說明新詩運動時期詩壇和讀書界對中國詩之需要已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觀察到一個奇怪的現象:美國新詩運動詩人對這本並不準確的法譯本如此感興趣,對十九世紀英國漢學家的成果,相比之下就不夠尊重。
鸚鵡杯
P.134
實際上十九世紀英國人譯中國詩之多,可能超出其他歐洲國家的總和。
(詩集舉例太多,略)
……克萊門蒂那本廣東民歌的譯本,附有廣東話原文,今天看來還彌足珍貴……但相當多的譯本是在香港或北京出版的,實際上流傳不廣。
鸚鵡杯
P.135
英國人不僅翻譯,而且開始認真地介紹論述中國文學。第一本講解中國詩的著作是1867年懷利(A.Wylie)《中國文學扎記》(Notes on Chinese Literature);但真正引起人們注目的是1901年翟理斯的《中國文學史》,這是西方第一本詳細完整地、歷史地談中國文學的著作。如果考慮到1901年之前,中國自己也沒有這樣性質的文學通史著作,可以說這是全世界第一本中國文學史。
鸚鵡杯
P.137
據說《道德經》是歐美譯本之多僅次於《聖經》的書。
P.138
作品中反映道家思想主題的,是三個美國現代最重要的詩人:羅賓森‧杰弗斯、卡爾‧桑德堡、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P.140
禪宗思想進入美國
鸚鵡杯
P.142
所謂「漢風」(法文Chinoiserie),是在中國藝術影響下,主要是中國絲綢圖案、林園布局、磁器飾畫等實用藝術影響下形成的一種歐洲裝飾藝術風格。
「漢風」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法國,在18世紀的英國,均有其極盛期,在20世紀初由於中國藝術品大量流入歐美,又引起知識界的新的興趣。
鸚鵡杯
P.157
李白〈長干行〉「妾髮初覆額」的翻譯
一些譯者似乎弄不清中國小姑娘的髮式
龐德譯較好,葉維廉研究這一情況,結論是龐德可能在大英博物館細看過中國畫,因此按畫取句
P.159
飛燕草(larkspur)來自中國
鸚鵡杯
P.160
翻譯《神州集》
P.162
1915年四月出版,在歐洲戰事最緊張時期
P.173
影響的分析 東方風與中國風
P.185
龐德〈李白〉(據捉月傳說改寫)
鸚鵡杯
P.187
實際上,二十世紀之前,歐洲人並非不知道中國詩與中亞詩之間的巨大差異。伏爾泰對中國哲學極為尊重,對中國美術看不起,認為無章法、無透視;而關於中國詩他卻說:「在這些作品中,作為主導的是一種睿智的調節,一種簡樸的真實性,這與其他東方國家那種誇飾的風格大相逕庭。」在這點上伏爾泰可謂目光如炬,但他那個時代無法理解,無法吸收中國詩的這種品質。
鸚鵡杯
相比之下,一百年後的柔迪特‧戈蒂葉對中國詩風格的特點反而糊塗,她說杜甫:「最少怪誕形象,但他的詩和他視作尊師的偉大的朋友(指李白)的作品一樣生動如畫,杜甫的詩比較容易翻譯,因為更自然,更明朗,在人類的苦難前更富於同情。與其說他像中國詩人不如說他是一個世界性的詩人,更接近我們的詩人。」
鸚鵡杯
在《玉書》中占據舞台中心的是李白,戈蒂葉不明白與杜甫相比之下,不像一個典型的中國詩人的是李白而不是杜甫。可能就是因為她的這層誤解,李白才先於其它中國詩人進入歐美;就是到了新詩運動時期,依然是李白領頭。應當說,當戈蒂葉說杜甫更接近西方讀者時,她遠遠地走在時代前面,甚至走在她自己前面。
只有到新詩運動後期,詩人們對中國詩與其它亞洲國家詩歌的鑑別力才達到比較細膩比較自覺的程度。
鸚鵡杯
P.189
雨果認為浪漫主義時代的東方熱可以與文藝復興時代的希臘熱相比,龐德認為現代美國詩可以在中國找到其希臘而獲得新生。這兩個人都錯了。文藝復興時代的希臘熱是資產階級崛起時一種思想上覺醒的前盡運動,浪漫主義的中亞熱與美國新詩運動的中國熱卻是一種資本主義後期文學的逃避姿態。
鸚鵡杯
……為什麼中亞詩能被浪漫主義詩人「東方化」,成為浪漫主義詩歌,而中國詩卻不能?
反過來,為什麼中國詩能被美國現代詩人「中國化」,而適應新詩運動需要,而中亞詩卻無此條件?
鸚鵡杯
P.198
《詩刊》刊登龐德翻譯的李白〈羈客信〉
P.199
阿瑟‧韋利翻譯的白居易詩八首
P.201
《神州集》是一本戰爭題材詩集
〈江上吟〉放在中間,成為昔日美好生活回憶的象徵……
鸚鵡杯
P.210
埃米‧羅厄爾《浮世繪》(Pictures of the Floating World)中的《漢風集》(Chinoiseries)組詩裡的一首仿中國詩〈飄雪〉
P.212
龐德分析李白〈玉階怨〉
鸚鵡杯
P.221
翻譯賀知章〈回鄉偶書〉的敗筆
P.224
自由詩與中國詩的結合是如此緊密,以至於當時不少讀者認為中國詩原本就是自由詩。實際上連龐德都這麼認為,他說李白時代(盛唐詩)是「彼得拉克時代」,而在這之前,以劉徹、屈原、賈誼為代表,是自由詩時代。
鸚鵡杯
P.224
有位論者以為翟理斯「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的譯文背離了原文,是「誇飾的維多利亞風格」;但翟理斯譯文與原詩風格其實是相應能傳神的
A petal falls! The spring begins to fail,
And my heart saddens with the growing gale.
鸚鵡杯
P.226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被龐德譯成了一首整齊而又變化有致的短語節奏自由詩。
P.229
韋利《中國詩一百七十首》(1917年)
P.235
龐德與艾略特討論自由詩
P.236
絕句:言盡而意無窮
舉例〈竹里館〉、〈靜夜思〉
P.242
《神州集》譯李白〈古風〉第十四
鸚鵡杯
P.244
翻譯〈秋興八首〉
P.265
翟理斯譯「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P.269
龐德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P.270
龐德譯「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鸚鵡杯
P.272
用中國式英語譯中國詩
弗羅倫絲‧艾思柯在與埃米‧羅厄爾合譯《松花箋》後計劃再譯杜甫,但埃米‧羅厄爾忙著寫《濟慈傳》,書成不久就去世了(1925年),艾思柯只好獨立完成,她用夾詩夾敘的方法把這本詩集弄成了一本《詩體自傳》,她的方法依然是龐德和韋利創用的模仿漢語句式的手法,只是用得相當笨拙。我們只消舉一兩句例子,且看下面這兩句為模仿對偶而譯得走了意思的詩:
鸚鵡杯
短褐風霜入,還丹日月遲。
--〈冬日有懷李白〉
Wind, frost, penetrate my short coat;
Days, moon, pass slowly while I wait for your returning boat.
--A Winter Day; Thinking of Li Po.
鸚鵡杯
寂寞驪山道,清秋草木黃。
--〈鬥雞〉
Still, silent, Li Mountain rood,
In clear autumn, grass, trees, yellow.
鸚鵡杯
本文不想涉及當代中國詩翻譯的情況。意譯與直譯的爭論雖然在任何國家都在永遠不停地繼續下去,但在當代中國詩的美國譯者中這兩派分歧之大,似乎是不容易見到的。一方面,有的人走得比艾思柯更遠,用的英語被人譏為「非英非中亦非詩」(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nor poetry)。
鸚鵡杯
例如長住於日本的美國翻譯家愛里克‧薩克海姆(Eric Sackheim)的翻譯,他能把曹操的詩句譯成這樣,幾乎與「洋涇濱詩」無分軒輊:
對酒當歌,
Facinf wine, should
人生幾何。
Man's life, how long?
譬如朝露,
"Just like morning dew"
去日苦多。
Gone days, regretting many
鸚鵡杯
P.274
「規範」派也不見得能完全逃避得了中國式句法
例如戴維‧拉鐵摩爾翻譯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翻譯杜甫〈佳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鸚鵡杯
P.280
埃米‧羅厄爾「拆字法」翻譯(←錯誤
P.283
譯李白〈長相思〉、〈怨情〉、杜甫〈夜宴左氏莊〉
鸚鵡杯
P.294
意象派反對使用任何抽象詞……
龐德批評福特‧馬道克斯‧福特(Ford Maddox Ford)的公案
P.297
為什麼這種出於對中國文字的無知所形成的理論,能夠取得很大影響呢?
蒙太奇
鸚鵡杯
P.311
埃米‧羅厄爾的仿中國詩、仿日本詩缺乏深度,大部分是一些栩栩如生的圖畫而已。
P.312
龐德分析〈玉階怨〉
鸚鵡杯
P.319
直到今天美國學者還在爭論
葉維廉認為王維的詩是非概念的,非象徵的。
戴維‧拉鐵摩爾認為這不可能,王維的象徵與西方詩的象徵沒有本質的不同。琴、竹、月形象已成為象徵,只不過它們嵌得很深,不容易確定而已。
P.323
英國批評家因龐德翻譯的〈長干行〉而錯誤批評中國詩
鸚鵡杯
-
鸚鵡杯
《詩神遠遊:中國如何改變了美國現代詩》
鸚鵡杯
P.13
洋涇濱詩「昭君思漢」「孔子遇老子」等題材
P.17
龐德
P.22
埃米‧羅厄爾(「女羅斯福」)
P.26
弗萊契受馬勒《大地之歌》影響
P.30
賓納
鸚鵡杯
P.32
費克(口嫌體正直)
P.34
斯蒂文斯
在給未婚妻的信中稱讚王安石的詩
P.38
馬斯特斯與其他謠曲詩人
P.52
雷克斯洛思(中國名「王紅公」)
《漢詩100首》、《蘭舟:中國女詩人詩選》、《李清照全集》
鸚鵡杯
P.54
康拉德‧艾肯〈李白來信〉全詩十二章
評論:「以李白為化身,讀出了他自己心靈的歷史篇章。」
艾肯承認,詩中的許多句子和片段都受了李白的啟示,證明抒情精神「並未在我們這裡結束,而是從這裡開始。」
(節譯略)
艾肯自注:「每個熟悉李白詩的人都可以發覺我談到了他生平中某些事,也引用了他的詩某些片斷。」
鸚鵡杯
P.55
卡洛琳‧凱瑟(Carolyn Kizer,1925-)
〈Tu Fu to Li Po杜甫致李白〉的作者BJ4
鸚鵡杯
P.61
勃萊
詩題意可能來自〈前赤壁賦〉
P.62
賴特(與勃萊是好友)
P.69
吉福德
曾仿王維《輞川集》作二十首
鸚鵡杯
P.71
漢森
〈改作李後主〉
P.72
斯耐德
《砌石與寒山》,垮掉派
P.91
《神州集》詩人名字用日文拼音
鸚鵡杯
P.105
巴恩斯通
李白〈送友人〉英譯印在詩前給讀者參照
P.112
羅厄爾與趙元任
P.114
賓納的《唐詩三百首》譯本《群玉山頭/珠峰玉巒》
鸚鵡杯
P.124
約翰‧姚〈鯉魚與金魚〉:
有的魚我們撕開吃,只留下骨頭。
有的魚吞下我們,只留下小說。
鸚鵡杯
P.147
本世紀初的美國詩人只能在《詩經》和李白這二者之中打轉,或是只抓注一二首譯文就封劉徹為大詩人,這種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而且,讀的中國詩一多,詩人們漸漸也發現中國詩遠非只有一種風格,於是開始各自尋找自己喜歡的詩人。每個詩人現在各自標榜其師承,因此我們可以看一看中國大師的現代美國信徒。
鸚鵡杯
P.148
【陶淵明】
勃萊《跳出床》〈菊(為愛菊的陶淵明而種)〉
海因斯《冬天的消息》〈仿陶淵明〉
P.149
【陸機】
鸚鵡杯
P.150
【李白】
在唐代詩人中,李白當然是首先引起美國詩人注意的,龐德《神州集》以李白詩為最多。這主要是因為中國詩譯介有限。但至今李白仍是第一號中國詩人。1935年才出現日人小畑薰良(Shigenyoshi Obata)專譯李白詩的譯本《中國詩人李白》(Li Po, the Chinese Poet);1950年出版了韋利的《李白生平與詩歌》(The Poetry and Career of Li Po)。
鸚鵡杯
至於美國詩人致李白的詩,作品雖多,佳作不多。埃米‧羅厄爾在1919年的集子《浮世繪》中有一首八十多行的詩〈李太白〉,說李白豪飲的傳聞;賓納1947年的集子《拿走黑暗》中有一首〈致李白〉寫得很出色。詩人說:
我像你一樣慢飲時,理解你,
哪怕皇上有召也不必理。
而全詩的結尾卻是狂放不羈,一如李白自己的詩:
你揮舞毛筆,宮殿被魔法鎮住
滿宮的人都有恐懼的預感
因為醉語的狂潮席捲而來
整個中國變成揉碎的海岸
鸚鵡杯
P.151
【孟浩然】
孟浩然靜雅的山水詩,讓一些美國詩人陶醉,雖然孟的傳記要到1952年才由弗蘭克爾(Hans Frankel)寫出。
杰雷米‧英加爾斯《島國女詩人》〈被放逐的詩人〉:
鸚鵡杯
孟浩然,群山中的漂流者,
他記得,在某個春晨,暴風
吹折桃蕊,吹斷蘭莖。
孟浩然,年事漸高,一個大臣
翻山越嶺前來向他致意。
孟浩然發狂似地鑽進草棚。
忠於友情的王維哄他出來
小心翼翼地裹著床單,他站著,
道歉,沉默。在他眼前
萬木凋零。吹折的草遮蔽著他。
嘖嘖看來是花落知多少加上鑽床底傳說的神腦洞
鸚鵡杯
P.152
【白居易】
似乎白居易最能激發美國詩人的想像力。在唐代詩人中,白居易的樂府詩,易懂,可能也易譯,而且比較長,不像律詩與絕句,西方人讀來質地過於緊密。
P.153
詹姆斯‧賴特《我們在河邊相會》〈東末跨過水窪,想起古中國一位州官〉
呼應白居易〈初入峽有感〉
鸚鵡杯
P.154
【王維】
美國詩人從李白轉向王維之時,正好就是美國現代詩運動成熟之時。二十年代中期起,賓納開始發表一系列文章,細談王維山水詩田園詩中的禪道精神。他自己似乎也在生活中走王維之路,歸隱新墨西哥山區。
鸚鵡杯
P.155
【杜甫】
杜甫也是美國現代詩人最歡迎的中國詩人之一。美國漢學家很早就寫出杜甫的傳記和單本翻譯。最早的本子似乎是艾斯柯(Florence Ayscough)在1927年出版的《杜甫:詩人的自傳》(Tu Fu, the Auto biography of a Chinese Poet)此書用杜詩串結,講述杜甫生平,體例很特殊,誤譯相當多,但影響很大。
鸚鵡杯
1952年又有威廉‧孔(William Hung)的譯本《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1967年有英國翻譯家霍克斯(David Hawkes)的《杜詩初階》(A Little Primer of Tu Fu)。歐文的著作《盛唐》(The High T'ang, 1981)給了杜甫相當大的篇幅。此外尚有戴維斯(A.R.Davis)的《杜甫傳》(Tu Fu, 1971)。
鸚鵡杯
勃萊對杜甫情有獨鐘……仿作,方式奇特,例如〈屏跡〉中「失學從兒嬾」句被寫成「別去管孩子了,讓他們瘦得像蘿蔔。」〈秋野〉的「棗熟從人打,葵荒欲自鋤」被寫成「湖中有魚,但我不想打魚,只想倚窗靜靜坐在桌旁。」是既非改寫又非仿作又非翻譯的文體實驗。
鸚鵡杯
卡洛琳‧凱瑟點化杜詩,方式就更主觀,更不「忠實」。請看這首〈致被放逐的王孫〉(見於詩集《陰》1984):
鸚鵡杯
失去爵位,你孤獨,
在我們初見的那夜,
你就允許我留下:
秋夜高爽,
微風清涼。
鸚鵡杯
但是霧不久掩來,
又跟著雨。
之後,天明前
乳白色的月。
鸚鵡杯
然後雷電大作,
然後洪水沖來,
然後是你絕然的睡,
當我垂淚
你不屑一哭。
鸚鵡杯
筆者奇怪杜詩中哪有這樣狂風暴雨式的抒情。細查才知道這是戴維斯所著《杜甫傳》譯杜甫〈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原詩長達四十四行,王孫是汝陽王李璡。戴維斯只引了六行:
招要恩屢至,崇重力難勝。
披霧初歡夕,高秋爽氣澄。
尊罍臨極浦,鳧雁宿張燈。
鸚鵡杯
有評者認為凱瑟這首改寫詩是美國當代最美的抒情詩之一。看來這是凱瑟頂了杜甫的名寫自己的詩。杜甫何辜,遭此多情?
鸚鵡杯
不想說什麼了,簡直可啪
〈For the Prince in Exile致被放逐的王孫〉
感受一下↓
https://i.imgur.com/FZ5Uvi8.png
鸚鵡杯
P.158
【寒山】
中國詩人在美國的「命運」最奇特的應是寒山。對傳世的《寒山子詩集》中的三百多首詩究竟是否出於一個名叫寒山的詩僧,不少研究者表示懷疑,有些學者認為有四、五個不同來源。寒山生命事跡難考,而這些詩過於通俗直白,中國一般詩歌愛好者不取。
P.159
垮掉一代的詩聖
開放詩
隱於山林,唾棄「文明社會」
鸚鵡杯
P.160
【林和靖】
比起成就輝煌的唐詩,宋詩在美國命運不佳。龐德沒有譯宋詩,韋利似乎也很少譯宋詩。……而宋詞則更受冷落……可能因為詞的音樂性在翻譯中完全失去,而詞的意象題材過於重複,譯文得不到欣賞。
肯尼斯‧漢森〈這麼說〉,是林逋〈郊原避暑〉之改寫。說是「改寫」,實際上是當代美國化。
鸚鵡杯
P.161
【蘇軾】
蘇軾的命運理當比其他宋代詩人好一些。林語堂《歡樂的天才》(Gay Genius, New York 1947)對蘇軾作了饒有興味的介紹,並附有譯詩多首。華曾於1965年出版《蘇軾詩選》(Su Tung-P'o: Selections from a Sung Dynasty Poet)。但是蘇軾對美國詩人的魅力很有限。
鸚鵡杯
美國當代詩人中,可能僅斯奈德對蘇軾和宋人的理解較為深刻。斯奈德從寒山進而讀唐代其他大師,近年來他更進而攻讀宋代詩人,尤其是蘇軾、陸游、梅堯臣。
鸚鵡杯
P.164
龐德選入《神州集》的共19首詩,包括《詩經》1首、古樂府2首、陶潛1首、廬照鄰1首、王維1首、李白12首。所選李白,大部分為古體。李白的古風詩中,〈秦王掃六合〉等也詳解,不取,而取〈代馬不思越〉和〈胡關饒風沙〉。
鸚鵡杯
P.166
《神州集》第一次把當時歐美讀者和譯者最感震動的題材--愁苦--突出地表現出來。〈采薇〉和〈胡關饒風沙〉的戰亂之苦;〈長干行〉和〈玉階怨〉的怨婦愁;〈別友〉、〈送孟浩然之揚州〉、〈送元二之安西〉等的離別恨;〈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等詩的懷舊愁緒。題材可能是中國詩「現代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鸚鵡杯
康拉德‧艾肯評論道:「愁是中國詩中最始終如一的調子--愁苦,或者說無可奈何的哀愁:好友終得一別之愁,離鄉背井思家之愁;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之愁,人生不平之愁:暮年孤獨之愁。」
浪漫主義時代,當然詩人也寫愁,但西方詩中的愁似乎是憤怒的變相宣洩。……
鸚鵡杯
P.167
羈客題材
P.168
樹葉「典故」
鸚鵡杯
P.190
大雜誌不得不接受新詩運動的勝利,其標誌之一是它們緊跟小雜誌發表中國詩的翻譯。
韋利翻譯的中國詩第一次發表的是1917年第六期《小評論》上發的《白居易詩八首》,10月份英國享有盛名的大雜誌《新政治家》就刊登了七首,此後韋利的譯文在這兩家雜誌輪流發表。
……小雜誌編者對大雜誌搶「發現中國詩的榮譽」很不高興……
鸚鵡杯
《小評論》好鬥的編者瑪麗特‧安德森則用中國詩作武器來向大雜誌進攻。1917年6月號這家小雜誌刊登了麥克斯威爾‧波登海姆與日人佐佐木合作翻譯的中國古典詩歌,這批譯稿原是被大雜誌《新共和》退回的。安德森抓住這個好題目來向大雜誌進攻。她在一條辛辣的編者按中寫道:
鸚鵡杯
《新共和》這家偉大的雜誌--我沒法說這是一家偉大的當代雜誌--有血有肉地站在我們面前,當這些顫顫巍巍的宿耆走過來時,我們敬畏得不敢置一詞。可是現在從《新共和》的檔案中來了這麼一張退稿條,拒絕刊登一些中國詩,……我們感到我們這次發現了一些對考古學家和一切對歷史的神秘有興趣的讀者來說十分有趣的東西。很可能李白本人就在《新共和》編輯部裡,只是現在年老昏聵,寫不出詩了,只能在他的專家班子裡尸位素餐。
鸚鵡杯
安德森這一席話中的話是很明白的:我們對各種可尊敬的傳統不敢置一詞,那是你《新共和》的專長,但對於中國詩,你《新共和》沒資格發言,你不識貨,自討其辱。
太白又躺槍了……名氣大的困擾(。
鸚鵡杯
P.192
中國詩與反戰立場
P.193
《神州集》拆散李白詩
P.197
龐德分析〈玉階怨〉,「化簡詩學」
鸚鵡杯
P.201
仿中國詩中的「點化」:美國詩人對中國詩取其一點,為我所用。我們可以舉女詩人凱瑟的作品為例。凱瑟作品強烈的「現代婦女意識」,照理說不可能在中國古詩中找到共鳴。在「點化」魔術下,一切都可能。
鸚鵡杯
凱瑟的另一首名作〈冬歌--就阿瑟韋利一行詩而作〉,題意來自韋利譯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的「思君令人老」一行,就這一行足夠為全詩作依託。
有意「誤讀」是影響的基本原則。她並不忠實於中國的溫柔敦厚詩教,而是把現代婦女感情生活中的直率、嫉妒與痛苦,融合在「中國詩風」中。於是我們看到了一首「女權主義」式的中國詩……
鸚鵡杯
……中國舊詩的傳統性被用來反傳統,中國舊詩的保守性被用作激進思想的表達。這就是比較文學中的「遷移」,即在文化上「脫根」(uprooted)而置於全新的文化之中後,原作品,'原文類的文化屬性,可以發生巨大變化。
鸚鵡杯
好我決定要複習一遍《Cool, calm & collected poems, 1960-2000》裡Classical Chinese那節了
鸚鵡杯
P.203
中國詩與自由詩
P.269
分析李白〈送友人〉
P.271
二十年代英美學院派對中國詩的貶評
「新批評」面對中國詩學
中國詩捲土重來
P.314
美國詩中的禪與道
鸚鵡杯
End.
鸚鵡杯
*錯字更正
P.153
詩題「東末」誤
正確:「冬」末跨過水窪,想起古中國一位州官
鸚鵡杯
-
鸚鵡杯
以下存其他海外漢學相關物,閒聊隨意(ry
鸚鵡杯
2010年讀過的一些書
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 (William Hung)
Reconsidering Tu Fu (Eva Shan Chou)
鸚鵡杯
已經不怎麼想看洪業了
存現有外文書目
編這個根本只是在滿足強迫症啊讀不完啊
鸚鵡杯
「賓納1947年的集子《拿走黑暗》中有一首〈致李白〉……」段補存
Witter Bynner - wiki
《Take Away the Darkness》
〈Li Po before the Emperor〉
〈To Li Po〉
鸚鵡杯
《對岸的誘惑:中西文化交流人物》趙毅衡
部分翻譯差異,待補
鸚鵡杯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