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桃/百樓
@spadequeen
Tue, Oct 13, 2015 2:20 PM
8
1
[感想]
《完美的理論:一整個世紀的天才與廣義相對論之戰》
,有人接在我後面預約太可惡了,害我重要的最後幾章沒看完,這麼冷門的書也有人要跟我搶
如書名,這就是一本回顧相對論發展與論戰的書,作者寫得算是挺平易近人,翻譯的譯筆也很流暢,最棒的是整本沒有出現任何公式(←很重要,離開物理多年什麼都忘了)...
完美的理論:一整個世紀的天才與廣義相對論之戰
墨桃/百樓
@spadequeen
Tue, Oct 13, 2015 2:21 PM
訊息量太大我實在寫不了摘要,以下想到什麼寫什麼,所以寫得很亂
這本書就描寫了相對論從物理出發,跨到天文、宇宙(時間與空間),理論發展過程中克服過一些原本是問題的問題(ex:電磁、重力)
但也還是有很多至今都沒能完全解決的問題(ex:量子、時空)
墨桃/百樓
@spadequeen
Tue, Oct 13, 2015 2:22 PM
閱讀整本書的感覺就是像這樣,一個物理學者對粒子或是波動的發現,過了不久後被天文學者用來證實天體或是宇宙中的一些現象,而有些物理學者必須藉助數學學者的計算,才能將物理現象弄得更精確,而這段快百年的整體學術發展,時不時又會受到政治或宗教阻礙,例如說有些人不喜歡宗教支持宇宙起源說,因為他們把宇宙是有一個開始這件事跟上帝創造世界掛勾在一起
墨桃/百樓
@spadequeen
Tue, Oct 13, 2015 2:22 PM
而像是一戰期間,愛因斯坦的理論就一度受到英國學者的排斥,因為他"是德國人",但是二戰時換德國學界排斥愛因斯坦,因為他的科學"是猶太人的科學",冷戰時蘇聯跟歐美之間的學者受到政治影響,交流也是非常不容易。雖然一般來說,科學的學者給人一種理性的印象,不過看著他們的故事,就會發現其實他們一樣還是個人,會被個人的宗教、政治、民族理念,甚至只是直覺,影響到研究的結果
(愛因斯坦就是因直覺而排斥宇宙擴張論)
墨桃/百樓
@spadequeen
Tue, Oct 13, 2015 2:23 PM
想想也難怪台灣會有政治學者說出公投違反憲法這種論點了,學者畢竟也是個人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的感受就像是一些曾經零散得知的學科知識,被漸漸組合在一起。不禁有點感慨,過了十年後才能頓悟這些學科是用什麼方式彼此相關連,到底是我悟性太差,還是台灣的教育有問題呢~
說實話,以前在考試的過程中,完全沒有心力去思考這些東西彼此的關聯性
墨桃/百樓
@spadequeen
Tue, Oct 13, 2015 2:24 PM
記得小學時,自然老師曾經試圖要解釋相對論。不過很可惜的是,我完全聽不懂,只記得他說了人有可能可以同時看到很多個不同時間的自己
後來長大後,聽見別人用一個玩笑說相對論,說是你坐在美女旁邊感覺時間過很快,坐在火爐上感覺時間過很慢,這就是相對論
我一直對這個笑話非常持疑,如今一看果然是唬爛
墨桃/百樓
@spadequeen
Tue, Oct 13, 2015 2:26 PM
在這本書中,不管是各種數學、物理、天文學領域的學者,還是愛因斯坦,又或是作者,都很努力在做一件事--
"建立一個完整的宇宙論體系"
試圖用一個理論,把所有宇宙的起源、運作的原理通通涵蓋進來,這就是這些學者在做的事。但是目前還辦不到,所以眾學者也會一直不斷修正、或是質疑相對論,像一開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被注意到,是因他的理論比起當時其他天文的理論預測行星軌道偏移更準確
墨桃/百樓
@spadequeen
Tue, Oct 13, 2015 2:27 PM
但這時愛因斯坦的預測還只是個理論,直到後來有人想出觀測的方式,愛因斯坦的理論才稍微被接受
但又有一些新的問題,有學者以他的理論去推測,其實宇宙是正在擴大中的。但這個論點就連愛因斯坦本人也不接受,認為這只是一種可能性,但並不是現實,所以後來學者又從其他的物理現象去間接證實宇宙確實是在擴大中
對現代的我而言,宇宙擴張論&大霹靂的發生是再自然不過的看法,得知過去學者如何提出假說又如何證明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墨桃/百樓
@spadequeen
Tue, Oct 13, 2015 2:31 PM
其中像重力就是目前還沒辦法被納入相對論系統的東西(原本磁力也不行),以前念物理(還是化學啊已忘)的時候,雖然課本上有強作用力、弱作用力這些東西,但是老師並沒有解釋很多,雖然知道電生磁磁生電、還有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但坦白說,我一直都很困惑磁力跟重力的運作方式為什麼跟其他力不一樣
原來真的是不一樣的東西^q^
墨桃/百樓
@spadequeen
Tue, Oct 13, 2015 2:33 PM
我原本借這本書,是因為之前看霍金在節目上談宇宙,聽完對弦理論和多重宇宙的解釋還是一知半解,但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作者為了解釋相對論的發展,也把我過去念物理有過的疑惑重新翻出來,就連之前查過但實在看不懂在寫啥的玻色子、我曾經有過的疑惑(為什麼只有某個質量以上的星球會變成黑洞)等,都有側面進行解說
墨桃/百樓
@spadequeen
Tue, Oct 13, 2015 2:33 PM
最後幾章進行到量子物理論爭和時空論爭的領域,可是...! 我看到這裡就被催還了wwww(到底是誰預約了我的書~~~~~)
來不及看最想知道的部分真是囧翻XDDDD
墨桃/百樓
@spadequeen
Tue, Oct 13, 2015 2:34 PM
總之我覺得這是一本很不錯的科普書,偏重數物地科,因為沒有公式,所以不用太擔心已經忘了公式看不懂,作者過程中也會解釋學者們提出的論點是什麼,所以也不需要擔心不知道薛丁格或是都卜勒效應之類的玩意
不過當然有點基本概念的話,讀起來會更加輕鬆有趣,會有種"啊!原來這學者是這時候出現的!"的感覺
酸酒。
@sourwine4729
Sat, Oct 31, 2015 12:02 PM
墨桃/百樓
: 強弱力是化學喔,因為牽涉到原子內部的關係w但我念到的時候一直在想「這傢伙明明是力啊為什麼他會放在化學?」
感覺所有科目綜合在一起開一門新課會很有趣,用不同科目的觀點解釋同一件事w比如對於同一個文學家,國文解釋他的作品、歷史解釋他的政績和對後世的影響、行為分析學藉由他的書信用詞、內容解釋他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分析等等w
以上純屬妄想,別當真XD
墨桃/百樓
@spadequeen
Mon, Nov 2, 2015 1:59 AM
其實學測把社會自然科目各自併在一起應該就是想達成這目標,只是也許排課上會有困難吧...
大學基本上也還算是分科的沿續,大概要等到做研究才又開始有跨領域題目...
載入新的回覆
如書名,這就是一本回顧相對論發展與論戰的書,作者寫得算是挺平易近人,翻譯的譯筆也很流暢,最棒的是整本沒有出現任何公式(←很重要,離開物理多年什麼都忘了)...
這本書就描寫了相對論從物理出發,跨到天文、宇宙(時間與空間),理論發展過程中克服過一些原本是問題的問題(ex:電磁、重力)
但也還是有很多至今都沒能完全解決的問題(ex:量子、時空)
(愛因斯坦就是因直覺而排斥宇宙擴張論)
想想也難怪台灣會有政治學者說出公投違反憲法這種論點了,學者畢竟也是個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的感受就像是一些曾經零散得知的學科知識,被漸漸組合在一起。不禁有點感慨,過了十年後才能頓悟這些學科是用什麼方式彼此相關連,到底是我悟性太差,還是台灣的教育有問題呢~
說實話,以前在考試的過程中,完全沒有心力去思考這些東西彼此的關聯性
後來長大後,聽見別人用一個玩笑說相對論,說是你坐在美女旁邊感覺時間過很快,坐在火爐上感覺時間過很慢,這就是相對論
我一直對這個笑話非常持疑,如今一看果然是唬爛
試圖用一個理論,把所有宇宙的起源、運作的原理通通涵蓋進來,這就是這些學者在做的事。但是目前還辦不到,所以眾學者也會一直不斷修正、或是質疑相對論,像一開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被注意到,是因他的理論比起當時其他天文的理論預測行星軌道偏移更準確
但又有一些新的問題,有學者以他的理論去推測,其實宇宙是正在擴大中的。但這個論點就連愛因斯坦本人也不接受,認為這只是一種可能性,但並不是現實,所以後來學者又從其他的物理現象去間接證實宇宙確實是在擴大中
對現代的我而言,宇宙擴張論&大霹靂的發生是再自然不過的看法,得知過去學者如何提出假說又如何證明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原來真的是不一樣的東西^q^
來不及看最想知道的部分真是囧翻XDDDD
不過當然有點基本概念的話,讀起來會更加輕鬆有趣,會有種"啊!原來這學者是這時候出現的!"的感覺
感覺所有科目綜合在一起開一門新課會很有趣,用不同科目的觀點解釋同一件事w比如對於同一個文學家,國文解釋他的作品、歷史解釋他的政績和對後世的影響、行為分析學藉由他的書信用詞、內容解釋他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分析等等w
以上純屬妄想,別當真XD
大學基本上也還算是分科的沿續,大概要等到做研究才又開始有跨領域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