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空 Kong
[時事] 爭論大麻跟菸酒的成癮性孰高孰低不是壞事,但除了「就算更高又怎樣」之外,我總覺得各種「現身說法」有取樣問題。
在「用過」大麻的群體中,只有「後悔」的人們才願意、且被允許看見。
但我們看得到仍在使用菸酒的人,卻不會在公開媒體上看到仍在使用大麻的人。
如果…
阿空 Kong
如果現行使用者以及「尚未後悔」的人們的聲音,因為法律因素而被大量壓抑,怎麼能夠期待我們對之的評價是公正的?
(而且「尚未後悔」這種陳述,似乎會是滑坡謬誤的開始?)
以上想法,是從「娼妓跟嫖客為何拒絕現身」的思維套用過來。
小普跳跳
可以打電話訪問一下謝和弦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