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轉FB]【Albert Tzeng】前晚見了一個朋友,她1987年次,剛好小我一輪。之前剛到荷蘭時跟她買二手單車結識,沒機會深談,原以為就只會是那種在生命中飄過的面容。直到最近太陽花運動,讓彼此互動密集起來,才興起再見面聊聊的念頭。

那一夜,我聽她說到這個月來歷經的衝擊,對公共事務的關心、對台灣未來的思索。「像我以前都不知道林義雄血案。也都沒有想像過,台獨是一種可以這麼理直氣壯地去喊出來的主張。」

慢著!1987年出生的小孩,不就是早就解嚴了?念中學的時候還碰到政黨輪替,讀過陳水扁執政下翻修過的教材?

「教材是改了,可是老師不教。

複習:尚未完成的轉型正義──專政獨裁都還在…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教材是改了,可是老師不教。老師還是照他之前的習慣,選擇性地教。而且你知道」她有點害羞地說,「那時候念書就是為了考試,老師不教我們也不會去念。」

我忽然想起2002年在倫敦政經旁聽 neo-institutionalism 這堂課時,討論的第一個主題:制度慣性(institutional inertia)。也就是「為什麼制度改革總是緩慢?」因為,要變的其實是人心,而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說過,因為認知的慣性,「典範轉移」很少是在同一批人內在完成,需要世代交替。

「民主化」的路,一直比我們想像的漫長。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戒嚴不代表老師也戒嚴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德國都這樣了更何況台灣。
喵喵喵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 民智未開,但大家都覺得自己民智已開且絕頂聰明;各個不可一世
生活內底揣趣味(生活中找樂趣)
喵喵喵 : 是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