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e
(噗浪) 試用偷偷說新功能
既然我認為「匿名噗」很有可能不會收錄在噗浪備份裡面,那麼另外開一個噗記錄這次噗浪的新功能就不算太多餘了w
pande
記得剛接觸噗浪的時候我跟大哥聊過,噗浪的訊息由內而外,內定是個人小天地,再經由加好友和加粉絲調整流入的訊息,臉書訊息由外而內,內定是社交沙龍,再經由設定隱私權調整流出的訊息。所以使用者在臉書上會塑造出來的會是個人期待的社會形象,在噗浪上會塑造出來的是個人色彩較為濃厚的自我觀照-例如同好俱樂部、心情分享小天地、或是經營個人品牌。
pande
我說我不看網路新聞,也不看網路論壇,但是我把噗浪當成這兩者的合體,既可以自己選擇更細膩的新聞類型(將噗主視為小型新聞台的經營者),也可以瀏覽相關意見或參與討論(將噗主視為小型論壇的管理者)。轉噗功能的問世,讓關注哪位噗主的選擇性大為增加,但是也或多或少衝擊了噗浪個人小天地的原始特性。
pande
雖然有新聞和論壇的特性,但是跟兩者不同的是,噗浪的使用者體驗非常重視「誰」。我們看噗浪的時候總是這樣解讀:「誰說了什麼事」,誰在前、事在後,任何在噗浪上發生的事都沒有辦法脫離這個「誰」而獨立存在。而新聞和論壇則是「什麼事,誰說的」,事在前,誰在後,新聞事件是新聞的主體,記者是次要的,論壇的話題是論壇主體,誰開的是次要的。
pande
這次「匿名噗」新功能則是反轉了噗浪「誰在前、事在後」的本性,將事情的重要性提到人的前面,試圖開啟一個以話題為主題的管道,充實噗浪的使用者體驗。話題主要是來自於個人營造的小天地,所以不會像轉噗產生陌生人出現在河道的細微突兀感,而能直接專注在談論話題本身。
pande
(好奇/抓bug) 在開新分頁的噗裡面用偷偷說回應會發生什麼事? (eyeroll)
pande
會變成我在偷偷說,看起來不是太大的問題…
pande
補上這個小bug的圖
https://images.plurk.com/5MFw4ErMIVFbdITvUEIiQy.jpg
pande
有關「偷偷說」跟「噗浪備份」,試驗的結果是:偷偷說會收錄在噗浪備份裡。嗯,資料庫管理做得還不錯~☆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