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Tue, Nov 25, 2025 3:42 AM
Tue, Nov 25, 2025 11:05 AM
咀嚼昨晚看完的魔法壞女巫 for good 中。
覺得這部電影真正精采的點不是那兩個主角,而是導演帶著全體歌唱演員及舞蹈演員還有特技演員,舞台美術組跟服裝製作團隊打造了一個夢幻泡泡般的奧茲世界。
整體而言,下半場故事有點跳,但仍然值得為了看舞台美術跟各種華麗演出進場看。
上半場跟下半場需要處理的主題不太一樣,上半場鋪陳故事背景、友誼誕生、分離;下半場講的是真相的另一面、角色個人掙扎(新寫的兩首曲子)、友情與愛情的抉擇。動物國民的遠走他鄉(奧茲已不再平等、不再包容多元)等都是點到為止的背景。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Tue, Nov 25, 2025 3:42 AM
Tue, Nov 25, 2025 10:10 AM
只有那兩個主角實在不覺得《魔法壞女巫》是個有趣的故事。第二部如果沒有活在泡泡中女孩的那首,恐怕不會拉高我對於這部評價。這部我想我不會太過沉溺其中。好巧不巧,這部兩位主要演員演員都有些爭議,標準的『有才華但人品是另外一回事』的類型,實在很難支持她們。
作品本身很紅,但不但表我必須無條件支持。預計聽個兩三天就會換坑了。
Wicked: One Wonderful Night (Live) – The Soundtrack
Wicked: One Wonderful Night (Live) – The Soundtrack
唱現場版本,附影像版本好像只在米國環球串流撥放(看到下方有人在該,不要臉要求要免費的分享)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Tue, Nov 25, 2025 3:42 AM
女巫前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書作者格萊葛利·馬奎爾在1990年代初居住於英國倫敦時,開始深入思考「邪惡」的本質。他發現,雖然許多人從不同角度探討過這個問題,但相關觀點往往缺乏綜合性。他質疑,將某人標籤為「邪惡」是否會引發自證預言效應。他曾這樣反思:
如果每個人總是給你取難聽的名字,那些評價會對你有多大影響?你會有多少次乾脆接受他們的說法,心想:『既然無法改變他們的看法,那就成為他們說的那個人吧。』那麼,究竟應該以誰的標準來過自己的生活?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Tue, Nov 25, 2025 4:05 AM
Tue, Nov 25, 2025 9:40 AM
亞莉安娜飾演葛琳達,實在不知道該不該說這個角色過於適合她。說得白一點,能夠把傻白甜跟綠茶(負面意義)兩個特質演得那麼出色實在是很妙。一般人也沒那麼容易把綠茶演得那麼出色,但他身上就是有這個特質,故事雖然有劇情安排但也挺綠茶,或多或少導致我沒有那麼喜歡這個角色跟這個故事。所以才說,如果沒有泡泡內女孩這首角色歌,沒辦法帶出這個角色的成長曲線。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Tue, Nov 25, 2025 9:41 AM
平心而論,魔法壞女巫的劇情就八點檔連續劇,歌算不錯聽但沒有完全落在某檄個人好球帶內,但在電影呈現的美術跟服裝跟運鏡都是水準之上大好評。上半場的演出雖然精彩但內容空洞,除了美跟可愛還有闡述角色互動外,欠缺核心價值。若是闡述醜跟惡的關聯性,不能說是沒有,但在沒有解套方案的狀況下更顯空泛。
喜歡下半場的大法師自述,就算他本人出面說出實話,人們還是會深信不已,甚至更加地相信他,並不會因為他自己說出實話事情就有所改變。大法師自述這段簡直說服點滿,但拿到現實生活來看,這段陳述實在精彩。詐欺跟被詐欺的對象的確也是如此,騙子能夠騙多久是由傻子決定的。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Tue, Nov 25, 2025 9:41 AM
“法國小說家/哲學家卡繆:「騙子能騙多久是由傻子決定的 。」”
“馬克吐溫:「讓人們相信他們被騙了,這要比騙他們還難。」”
“毛姆:「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是好人只能偷偷的議論真相, 而壞人卻明目張膽的說好人在造謠。」”
“莎士比亞:「成功的騙子不必再以說謊為生 ,因為傻子已變成他們最忠誠的擁護者。」”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Tue, Nov 25, 2025 9:41 AM
也喜歡電影版追加葛琳達角色個人歌泡泡內的女孩,終於有個段落將葛琳達真實內心做了剖析,用這個段落將第一部跟第二部的葛琳達聯繫在一起。泡泡內的女孩說明她明明資質平庸卻愛慕虛榮,無時無刻地營造自己很完美,追求他人關注,但在逐扭曲成獵巫風潮時,良心讓她意識到不可以繼續裝作沒事人,而是要為了好朋友做出些什麼。
剪輯有點亂,有很多畫面不錯但切來切去跳來跳去,還來不及完整瞭解就跳進下一幕,部份據說是原作的鍋。剪輯跟拍攝有處理不好的地方,一些地方呈現是近景,以觀眾的想法是近景應該要說些什麼了吧?沒有,就跳開了,反覆幾次,會變得很難進入畫面(所呈現的世界)。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Tue, Nov 25, 2025 9:42 AM
------
看了別人的吐嘈,觀影過程腦補。
艾法芭因為太天真,以為揭穿事實民眾就會相信,但如同大法師所言,現在民眾已經深信艾法芭就是壞人,即便現在才跳出來說:不,一切都是謊言,人們也不會輕易相信,甚至會自己腦補事實不是如此。問題不在於大法師不想做,而是已經太遲了。艾法芭本質本來就不是壞得很透徹的壞人,輕易地被大法師說服,但發現大巫師所在地的地下室囚禁那些被抓的動物,踩到艾法芭的底線,這才搞到勢不兩立。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Tue, Nov 25, 2025 9:42 AM
王子在第一部對艾法芭本來就有特殊情感,在葛琳達單方面立下婚約雖有不爽但仍給對方一點顏面,直到婚禮被破壞,且艾法芭現身。葛琳達成全艾法芭並退出,算是終於了解自己始終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得到這樣的結果也只是剛好。
艾法芭的妹妹跟博克的關係,基本上也是單方面的執著,以及單方面的仁慈造成的誤會,最終造成悲劇。艾法芭昧只想要博克的心,卻擅自使用魔法書法術並施法,導致博克的心被剝奪,艾法芭只好施以下一個法術變成鐵錫兵。錫樵夫博克一度有意識到錯的人是艾法芭的妹妹,但是他轉念一想,將責任跟錯誤全部都推給艾法芭。恭喜艾法芭再次背鍋,反正也不差這一個了。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Tue, Nov 25, 2025 9:42 AM
Tue, Nov 25, 2025 9:43 AM
艾法芭妹妹死於人為龍捲風,原本葛琳達不以為意,認為是天災,直到艾法芭戳破這個幻想。但最終兩人決裂的點是施法的鞋子,一方覺得要幫助桃樂絲,一方覺得那是妹妹遺物怎麼可以給別人,兩方價值觀嚴重衝突。王子本來就是站艾法芭這一邊,但在葛琳達的掩護下沒有暴露,直到跟屬下起衝突才露出破綻,艾法芭施咒讓王子成為不會因為肉體損傷而死去的稻草人(不死之身)。
有點意外,魔法壞女巫音樂劇中,稻草人好像沒有跟鐵錫兵跟膽小獅子會合,直接到最後一幕才現身,中間那一段他到底去哪裡了?看不懂。原版的綠野仙蹤跟女巫前傳,稻草人著火或壞女巫的衣袍著火,桃樂絲想要救稻草人卻用水濺到西方壞女巫,導致西方壞女巫融化死去。這邊比較像是音樂劇《魔法壞女巫》重寫了結局。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Tue, Nov 25, 2025 9:42 AM
Tue, Nov 25, 2025 10:11 AM
不得不說,只就音樂劇《魔法壞女巫》而言,說明被眾人唾棄的西方壞女巫,實際上也只是受到歧視跟命運捉弄的可憐人,雖有可恨之處但也有可憐之處,故事給他一個真心愛著他的王子作為捨棄一切隱居的報酬,葛琳達雖然沒有實質魔法但間負起責任,流放了大法師,把幕後主使莫里貝爾夫人抓起來監禁。
覺得整部戲的艾法芭也不到立場反覆,就只是個擁有超過一般人能力的魔法師,但精神層面不成熟,能力有限才順勢搞出一堆破事,順便還幫人背了幾個鍋。現身後雲層被莫里貝爾夫人篡改成殺人訊息(背鍋);讓小獅子迴避了年幼時期的戰鬥,小獅子長大後變成軟弱的獅子(呃,這只是很普通地怪罪他人而已吧軟弱獅子);錫樵夫博克自己博愛到濫情,導致艾法芭妹搞事,搞成倖存者偏差(沒死成的人亂說話)。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Tue, Nov 25, 2025 9:42 AM
某種程度而言艾法芭真的很像那種不會做人,不會討好他人,自然而然爛事推給他的衰人。有時候風頭過了就過了,但艾法芭個性就衝,沒轍。只能說,故事最後好女巫對奧茲人民宣示它會堅守成為一位好女巫,而艾法芭配給他一個稻草人王子,恰巧這王子也很哈艾法芭這個怪咖,作為捨棄一切隱居的報酬,王子跟艾法芭退場,算是音樂劇編劇的仁慈吧。
載入新的回覆
覺得這部電影真正精采的點不是那兩個主角,而是導演帶著全體歌唱演員及舞蹈演員還有特技演員,舞台美術組跟服裝製作團隊打造了一個夢幻泡泡般的奧茲世界。
整體而言,下半場故事有點跳,但仍然值得為了看舞台美術跟各種華麗演出進場看。
上半場跟下半場需要處理的主題不太一樣,上半場鋪陳故事背景、友誼誕生、分離;下半場講的是真相的另一面、角色個人掙扎(新寫的兩首曲子)、友情與愛情的抉擇。動物國民的遠走他鄉(奧茲已不再平等、不再包容多元)等都是點到為止的背景。
作品本身很紅,但不但表我必須無條件支持。預計聽個兩三天就會換坑了。
Wicked: One Wonderful Night (Live) – The Soundtrack
本書作者格萊葛利·馬奎爾在1990年代初居住於英國倫敦時,開始深入思考「邪惡」的本質。他發現,雖然許多人從不同角度探討過這個問題,但相關觀點往往缺乏綜合性。他質疑,將某人標籤為「邪惡」是否會引發自證預言效應。他曾這樣反思:
如果每個人總是給你取難聽的名字,那些評價會對你有多大影響?你會有多少次乾脆接受他們的說法,心想:『既然無法改變他們的看法,那就成為他們說的那個人吧。』那麼,究竟應該以誰的標準來過自己的生活?
亞莉安娜飾演葛琳達,實在不知道該不該說這個角色過於適合她。說得白一點,能夠把傻白甜跟綠茶(負面意義)兩個特質演得那麼出色實在是很妙。一般人也沒那麼容易把綠茶演得那麼出色,但他身上就是有這個特質,故事雖然有劇情安排但也挺綠茶,或多或少導致我沒有那麼喜歡這個角色跟這個故事。所以才說,如果沒有泡泡內女孩這首角色歌,沒辦法帶出這個角色的成長曲線。喜歡下半場的大法師自述,就算他本人出面說出實話,人們還是會深信不已,甚至更加地相信他,並不會因為他自己說出實話事情就有所改變。大法師自述這段簡直說服點滿,但拿到現實生活來看,這段陳述實在精彩。詐欺跟被詐欺的對象的確也是如此,騙子能夠騙多久是由傻子決定的。
“馬克吐溫:「讓人們相信他們被騙了,這要比騙他們還難。」”
“毛姆:「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是好人只能偷偷的議論真相, 而壞人卻明目張膽的說好人在造謠。」”
“莎士比亞:「成功的騙子不必再以說謊為生 ,因為傻子已變成他們最忠誠的擁護者。」”
剪輯有點亂,有很多畫面不錯但切來切去跳來跳去,還來不及完整瞭解就跳進下一幕,部份據說是原作的鍋。剪輯跟拍攝有處理不好的地方,一些地方呈現是近景,以觀眾的想法是近景應該要說些什麼了吧?沒有,就跳開了,反覆幾次,會變得很難進入畫面(所呈現的世界)。
看了別人的吐嘈,觀影過程腦補。
艾法芭因為太天真,以為揭穿事實民眾就會相信,但如同大法師所言,現在民眾已經深信艾法芭就是壞人,即便現在才跳出來說:不,一切都是謊言,人們也不會輕易相信,甚至會自己腦補事實不是如此。問題不在於大法師不想做,而是已經太遲了。艾法芭本質本來就不是壞得很透徹的壞人,輕易地被大法師說服,但發現大巫師所在地的地下室囚禁那些被抓的動物,踩到艾法芭的底線,這才搞到勢不兩立。
艾法芭的妹妹跟博克的關係,基本上也是單方面的執著,以及單方面的仁慈造成的誤會,最終造成悲劇。艾法芭昧只想要博克的心,卻擅自使用魔法書法術並施法,導致博克的心被剝奪,艾法芭只好施以下一個法術變成鐵錫兵。錫樵夫博克一度有意識到錯的人是艾法芭的妹妹,但是他轉念一想,將責任跟錯誤全部都推給艾法芭。恭喜艾法芭再次背鍋,反正也不差這一個了。
有點意外,魔法壞女巫音樂劇中,稻草人好像沒有跟鐵錫兵跟膽小獅子會合,直接到最後一幕才現身,中間那一段他到底去哪裡了?看不懂。原版的綠野仙蹤跟女巫前傳,稻草人著火或壞女巫的衣袍著火,桃樂絲想要救稻草人卻用水濺到西方壞女巫,導致西方壞女巫融化死去。這邊比較像是音樂劇《魔法壞女巫》重寫了結局。
覺得整部戲的艾法芭也不到立場反覆,就只是個擁有超過一般人能力的魔法師,但精神層面不成熟,能力有限才順勢搞出一堆破事,順便還幫人背了幾個鍋。現身後雲層被莫里貝爾夫人篡改成殺人訊息(背鍋);讓小獅子迴避了年幼時期的戰鬥,小獅子長大後變成軟弱的獅子(呃,這只是很普通地怪罪他人而已吧軟弱獅子);錫樵夫博克自己博愛到濫情,導致艾法芭妹搞事,搞成倖存者偏差(沒死成的人亂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