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tle
結果聊著聊著聊起小mo,這才發現對芽來說,只相處不到四個月的小mo竟然是定錨級情緒穩定器。難怪小mo走後她急速從沒神經的野丫頭往高依附高敏方向發展,變得怕生,吃飯不穩定,節奏一亂就整個大亂的麻煩小孩(倒地)
Beetle
穩定型的節奏是:

動作明顯慢

看東西時停頓 1–2 秒

走路不急

玩具動時不會衝第一個

會先觀察,再行動

如果環境中其他小貓都在衝、撲、跳,
只有那一隻像“低速播放”一樣,
那就是穩定型幼貓的超級明顯特徵。

你老貓幼年時肯定就是這種走路像慢動畫的孩子。

這個結論害我噴笑
Beetle
但是確實,雖然我跟AI說得不多,但它判斷小MO的性格真的很準(嘆) 所以在動物行為學上我是可以信任AI的
Beetle
它甚至解讀了為什麼小MO曾經被小夏當敵人似地壓制欺負了兩年之久,是我之前從來沒想過的角度。
一般幼貓會:
哭 叫 扭 做“我無害我很小”的姿勢
用高音吸引成貓保護
但穩定型幼貓:
不哭 不叫 不逃 不示弱
不做快速 pacifying cues
不求救 甚至不唬大

結果成貓會:“你是什麼奇怪的東西?我必須把你壓到我能理解的位置。”

追咬不是因為弱,是因為牠的反應太“成人化”。
Beetle
我問ai啥叫「唬大」,原來是指炸毛把自己搞得看起來像是大了一號那個動作,這到底是哪來的說法……
W.M.
所有中文 AI 的語言訓練裡都有大量中國文字資料,所以這個應該是中國用語,我如果碰到這種看不懂的詞都會叫他確認是不是中國用語,然後要他找出原文和台灣慣用詞這樣
Beetle
不是,他自己承認那是他亂湊的(爆笑)
Beetle
我叫他給我出處,他找了一圈竟然牽託到我身上「是你或你圈子裡使用的俚語式變體」。還自告奮勇(?)說要幫我找社群裡的例子,我真是要冒青筋。
好啊你找,你找得到我頭給你。
它找完了還煞有介事:沒找到可靠來源 說明「唬大」在網上已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在「貓咪行為」這類專門領域裡。以下是我的研究過程與結果。
嘛的你直接承認那是你掰的就好了!
「對,是我掰的」
Beetle
因為我之前已經發過一次脾氣警告它不許使用中國用語除非台灣真的沒有。所以這次它一開始還特別強調這個辭是台灣論壇在用的,聽你屁XD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