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那@與物相靡
https://images.plurk.com/1NpHBEQuuINQ5i7KXElYlE.jpg https://images.plurk.com/4e9jVDJFYCpPY1nM3an7t9.jpg
昨天去看了尤瑞匹底斯.拉斯卡瑞迪斯《泰坦》(Euripides Laskaridis: TITANS)
我買的時候大概是想見識一下現代荒謬劇場到底都演些什麼,不過真的去看的時候已經把當時的企圖忘得差不多了。這就直接導致了我一整場五十分鐘都在揣測劇中人物的行為與意圖,中間一度不太耐煩。但某一剎那突然認識到劇裡面或許只有一個角色呢?!瞬間那個不耐煩就全然的消散了。
路那@與物相靡
對我來說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厭惡對立,但若這個對立是存在於同一主體之內,那麼這樣的對立似乎就無關緊要。或者說不太會引起情緒的波動。這樣的偏好是如何生成的?大概是經過一個晚上之後對自己的一個新的認識。
路那@與物相靡
本劇的映後座談蠻不錯的。無論是主持人或觀眾問的問題都很不錯。拉斯卡瑞迪斯的回應不算出奇,和很多藝術家一樣,他不(會)解釋自己,或者指出了現實的限制。但很不同的是,他不只讓人感到誠懇,而是讓人感到熨貼。經過九年的巡演,這些問題他可能回答過一百萬次了。
路那@與物相靡
雖然說是泰坦,但對神話的引用在我而言幾近於無。不如說這是個以標題訂下想像座標,讓觀眾得以擺脫當代限制與思考的道具。全劇兩角,一明一暗,明亮的是有著長鼻子、大肚子、活潑的粉紅色,暗沉的是宛若黑子與陰影化身的黑色。一開始黑色似乎致力於創造出什麼。粉紅色則自始至終致力於有趣。電話暗示了外界的存在(或者其他泰坦),但交流始終困難。這或許是戲劇裡一點都不荒謬的那部分吧。
路那@與物相靡
拉斯卡瑞迪斯提到他看到鏡中的自己時毫無表演的慾望,在特殊化妝後隨著自我的消失,調度肢體的興趣才現身。這宛如附身的說法很有趣,不過隨著主體的消失,舞動的肢體登場與掌控一切,倒是很讓人莫名其妙的心有戚戚。
話說回來,當場我最喜歡的是另一位舞者迪米崔飾演的影子的影子(?)。這個真的非常有趣,利用不斷同心圓旋轉的直條燈光製造出想逃離又飽受拘束的影子。看到這一段的時候就覺得值得了。不過回來之後,果然還是神經質粉紅色類似姑獲鳥的角色讓我印象深刻。
路那@與物相靡
在看完戲之後再回來看節目單,覺得主創確實很成功的以幽默的方式傳達出了他的理念。「試圖理解」確實是愚行,但愚昧之中卻也誕生出了這麼絢爛的花。
不過吃保麗龍這件事還是免了
https://npac-ntch.org/...
路那@與物相靡
喔對了本場口譯簡直神。主創的回答長到讓人很想跟他說你也讓翻譯先翻一下,開始擔心起翻譯之後才發現翻譯看起來什麼都沒記,不過等到真的開始翻的時候,整個一句不漏。這也過分厲害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