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Wed, Oct 22, 2025 10:59 AM
長時間戴降噪耳機 醫師警告:恐會造成聽力退化 | 聯合新聞網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Wed, Oct 22, 2025 11:00 AM
降噪耳機暗藏危機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田輝勣指出,無線耳機已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許多人從通勤、上班、運動到睡前放鬆都離不開耳機。尤其是「主動式降噪(ANC)」功能能讓外界聲音瞬間消失,營造出「真空安靜」的環境,雖然舒適,但也可能暗藏危機。
他說,降噪耳機是透過偵測外界噪音,並產生反向聲波加以抵銷。雖然使用者聽不到噪音,但耳內毛細胞和聽覺神經仍在持續工作、調整敏感度,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就像肌肉過度使用會疲勞受損,耳朵也可能因此受傷。
田輝勣進一步指出,當人長時間待在極度安靜環境中,大腦聽覺中樞會自動啟動「放大機制」,將微小聲音放大,以維持對環境的警覺性。這種補償作用短期內不易察覺,但拿下耳機後可能出現耳鳴、頭暈或覺得聲音刺耳等不適。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Wed, Oct 22, 2025 11:00 AM
造成更大的聽力負擔
此外,若在高噪音環境中開啟降噪功能並同時聽音樂,耳機會為了抵銷低頻自動提高音量或強化特定頻段,造成更大的聽力負擔。長期下來,比單純聽大聲音樂的傷害還嚴重。尤其對於長時間使用耳機、對聲音敏感、容易頭暈或已有耳疾(如中耳炎、梅尼爾氏症、聽力損傷)者,更容易誘發或加重症狀。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Wed, Oct 22, 2025 12:37 PM
-------------
老實說我不是很喜歡跟對方講話時,(彼此雙方)耳朵裡面有塞耳機…感覺很不尊重人。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Wed, Oct 22, 2025 12:41 PM
雖然現在自己也會用抗噪耳塞,但絕大多數都不會是在上班跟在外面的時候,頂多真的受夠了公車或特定環境周遭有人瘋狂講話稍微拿出來頂一下,最常用的時間是睡覺期間,先前被住戶破爛空壓機搞到睡眠品質很差。
頂多就是看live拿出來用(上次那一場新北ZEEP真的有很多高音爆掉的地方)
絕大多數場合,如果不能直接用耳朵聽,蠻危險的,會變得無法判斷周遭環境變化。未能察覺可能近身的危險,恐怕會造成嚴重後果。同時我也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走路寧可看手機也不願意看車,耳朵上還掛耳機,整個人置身於危險當中也絲毫不在意(覺得別人就該讓是嗎?)
收折群星-廣護薳志
@kooris
Wed, Oct 22, 2025 12:42 PM
以前有同事就這樣,每天就是這個模式,面對人的態度就是裝作我有在聽,實際上做出來的行為跟沒有在聽沒兩樣,偏偏還掛著抗噪耳機(或蘋果,年輕人愛的),給人的感覺真的很糟糕
載入新的回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田輝勣指出,無線耳機已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許多人從通勤、上班、運動到睡前放鬆都離不開耳機。尤其是「主動式降噪(ANC)」功能能讓外界聲音瞬間消失,營造出「真空安靜」的環境,雖然舒適,但也可能暗藏危機。
他說,降噪耳機是透過偵測外界噪音,並產生反向聲波加以抵銷。雖然使用者聽不到噪音,但耳內毛細胞和聽覺神經仍在持續工作、調整敏感度,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就像肌肉過度使用會疲勞受損,耳朵也可能因此受傷。
田輝勣進一步指出,當人長時間待在極度安靜環境中,大腦聽覺中樞會自動啟動「放大機制」,將微小聲音放大,以維持對環境的警覺性。這種補償作用短期內不易察覺,但拿下耳機後可能出現耳鳴、頭暈或覺得聲音刺耳等不適。
此外,若在高噪音環境中開啟降噪功能並同時聽音樂,耳機會為了抵銷低頻自動提高音量或強化特定頻段,造成更大的聽力負擔。長期下來,比單純聽大聲音樂的傷害還嚴重。尤其對於長時間使用耳機、對聲音敏感、容易頭暈或已有耳疾(如中耳炎、梅尼爾氏症、聽力損傷)者,更容易誘發或加重症狀。
老實說我不是很喜歡跟對方講話時,(彼此雙方)耳朵裡面有塞耳機…感覺很不尊重人。
頂多就是看live拿出來用(上次那一場新北ZEEP真的有很多高音爆掉的地方)
絕大多數場合,如果不能直接用耳朵聽,蠻危險的,會變得無法判斷周遭環境變化。未能察覺可能近身的危險,恐怕會造成嚴重後果。同時我也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走路寧可看手機也不願意看車,耳朵上還掛耳機,整個人置身於危險當中也絲毫不在意(覺得別人就該讓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