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櫻
看了武術VT談到美式居合/用槍技術後,想來寫個台灣也能玩的「國際防衛手槍協會」(IDPA)的討論。IDPA是「以模擬自衛場景中使用手槍為主的射擊運動」。在台灣是用空氣軟槍(玩具槍)代替真槍練習。具體來說是射擊標靶的計時賽,用「打完關卡內所有標靶的時間和失誤次數」決定成績。比起其他射擊運動,IDPA對穿戴裝備的基本要求比較低:護目鏡+一把手槍+兩個備用彈匣+槍套+彈匣套。新手也可以租裝備,但是射擊運動基本上都是噴錢運動。玩具槍需要瓦斯+塑膠子彈,會是長期練習上的一大消耗。
底下雜談多。
沙漠之櫻
一個場景通常要發射15~20發子彈(一個靶2-3發)。0.3g BB彈3000發一包兩百多塊左右,一罐兩百塊大罐瓦斯大概能打200發。
沙漠之櫻
如果要參加比賽的話,要先上 IDPA新進射手訓練課程,上完會給你一張會員證書。如果只是想體驗簡單的射擊運動,直接到各地俱樂部嘗試就好了。我知道的中部俱樂部是平日單數日晚上開。
沙漠之櫻
(想到甚麼再寫)
沙漠之櫻
一隻台製玩具手槍大概1700-5000台幣左右,然後因為工廠在台,維修叫料也很方便。順帶一提全世界有七成的玩具槍都是台灣做的。一方面中共對仿真可發射玩具槍管理比台灣嚴,一方面精密機械也是台灣專長之一。大部分廠商也是在中部工業區。
沙漠之櫻
不過我其實有點訝異習武之人會想學槍,我感覺活動性質差蠻多的:就算是低裝備要求的IDPA,能讓一把槍照你想要的方式作動還是要花很多時間保養維護。練習時也有一半時間會花在裝子彈進彈匣跟填充瓦斯上,所以我覺得是運動量不高的活動(?)如果武術是認識自己身體的作動方式,用槍還要把槍當成自己延伸的肢體去了解。
沙漠之櫻
也因為花很多時間在裝備上,不是很「實戰」的運動。以實際自衛情況來說會是太樂觀的情況(畢竟敵人不是回合制,不會等你瞄準並射擊完前一個目標後才行動)。也許IDPA可以說是槍廠的活動式行銷(?)人數性別比感覺上是超過男男男男男女。
沙漠之櫻
說到裝備,選槍果然還是實際去店裡看跟「握」很重要。21世紀現代真槍大多是雙排彈匣(子彈在盒子狀的彈匣裡直列左右交錯排兩排),而手槍彈匣在握把裡,所以手掌小的人可能不好握。這種時候可能要選單排,像是柯特M1911外型的舊式單排彈匣槍,或是玩轉輪手槍組(不過氣體動力的玩具轉輪槍的氣室也常常裝在握把內,結果握把也會比真槍寬...)。然後不同槍型各種按鈕跟操作方式也有些微的不同,這也是要實際操作或看影片才能知道(雖然店家通常不會允許客人操作還沒賣出的槍)
沙漠之櫻
玩具槍的訓練能幫助真槍訓練嗎?一定程度可以。因為操作方式一樣,可以當作類似Dryfire(不裝子彈的射擊訓練)的訓練。而且從玩具槍入門幾乎沒有生命危險,只要戴著護目鏡,比真槍安全很多(然而,必須把玩具槍視為真槍操作;寧可把玩具槍當成真槍,也不要不小心把真槍當成玩具槍)
沙漠之櫻
不過,這樣一想射擊訓練也許對真實的平民戰場生存情節不是那麼必要:畢竟槍作為求生工具,首要應該是拿來狩獵獲得食物?自衛情況下,如果對方沒槍,你也不該用槍,如果對方有槍當然是快逃啊。
沙漠之櫻
槍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工具:像是幾週前 台灣軍隊發生的靶場傷眼事件,近來知名槍廠Sig Saucer P320手槍 多起機械性故障導致走火 (第一批p320已經出廠超過10年了,而且是美軍採用的手槍,卻近年才炎上)。槍是在最樂觀的情況下能發揮最大效用,在最壞情況下會讓狀況更糟的工具。寫到這裡好像很不推薦人練槍,不過我很想戳破很多人對槍枝的幻想,好像手上有槍任何人都傷不了他,像基努李維一樣神擋殺神。那樣的話還是玩玩電玩看看電影動畫就好。
沙漠之櫻
如果喜歡思考行動流程跟決定行動順序,流暢的完成一連串複雜動作,以及挑戰速度的話,IDPA倒是蠻有趣的。場景開始前安全官Safety Officer/SO(差不多是裁判跟MC)會先說明這個場景有多少目標,每個目標打多少發等等,射手要決定接戰順序,在哪裡裝填彈匣(IDPA通常限制一個彈匣只能裝10發),怎麼移動。把每個步驟拆解,思考怎麼行動並且熟練的讓自己的身體能照著頭腦想的作動,是在摸熟槍枝基本操作後,這類關卡式射擊運動有趣的地方。IDPA是一個人的武林(?),一個關卡可以有很多種打法,所以比賽跟練習的時候可以從別人的行動模式看到跟自己不同的思考角度。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