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鴉
【短記。】
比較兩部電影的差異,在前三十分鐘對於觀影者的吸引力以及渲染力。
【10號艙房的女人】/【沼澤謀殺案】
華鴉
角色登場的介紹以及主角心境的鋪陳並不清楚,在看完之後才知盪其實開頭絕大部分講話的人都不重要,甚至是主角本身的創傷跟故事本體的關聯性不強烈。沒有看過原著不太清楚原作者對於情節的安排以及把控,但是電影真的不優。
在前些時間相當出名的DEI,這部片給我同樣強烈的感覺。
真的是——————
華鴉
在故事開頭便直接以破題法的方式帶入故事,而在約莫十到二十分鐘左右開始描述故事主角的過往以及各個角色之間的糾葛。
實際在這個時候我明顯感覺到自己在大約一個半小時之前的狀態截然不同。
至少我是很認真的沉浸在故事角色的心境中。
雖然以懸疑片來說老弟給予張力可以再強一點的評價,但我覺得以故事時代背景以及主角的出身經歷來說,我覺得這樣的安排挺恰當的。
它是一部用懸疑謀殺案來包裝的電影,但其中包含著1950年代美國的社會氛圍、遺棄孩童、價值觀的衝突與抉擇這些要素。但當在劇末你覺得其實真像什麼的也不重要了的時候,突然殺一個回馬槍讓你某然想起「喔對,這是一部關於謀殺的電影。」
整體來說,是部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華鴉
同樣以懸疑片來說,兩片的結構上其實很適合借鑒以及比較出【怎麼樣來營造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
本來我以為我是因為先入為主的觀念太強烈所以才會有這麼大落差的評價,但在看完另一部之後...嗯,我覺得問題應該不是出在我身上
華鴉
在開頭試著以主觀視角的方式來鋪陳角色的出身經歷以及塑造觀眾對於主角人格的印象是一種提升沉浸感的手法。但對於釋出資訊的篩選以及安排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接受訊息者對於後續故事的興致。尤其當一部電影開頭二十分鐘幾乎都是講著角色刻板印象的無聊垃圾話時,真的拿手機起來看你想看的東西會有趣許多...
華鴉
但要怎麼找出故事是否有趣,好像還是只能以自己是否覺得有趣來做評斷,這個沒有量化的標準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