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咖啤威士鷗獺
@x16151413
Sat, Oct 11, 2025 9:50 AM
Sat, Oct 11, 2025 10:03 AM
1
威士忌
觀測課題
塔木嶺雙桶單一純麥
嗅聞:
水梨、柳丁、杏桃、芒果乾、香蕉、鳳梨酥、鹹蛋黃、岩鹽
入口:
椰奶、香草、甜瓜、芭樂、香蕉、芒果、太妃糖、柑橘、青茶
鬍鬚水分子
@Xconzona
Sat, Oct 11, 2025 10:31 AM
年近三十咖啤威士鷗獺
@x16151413
Sun, Oct 12, 2025 1:00 AM
鬍鬚水分子
: 鬍鬚師,我覺得威士忌的觀測還是很有難度
不過這次喝完牙齦沒有腫起來了
鬍鬚水分子
@Xconzona
Sun, Oct 12, 2025 1:18 AM
Sun, Oct 12, 2025 1:19 AM
年近三十咖啤威士鷗獺
: 分享一個我剛起步的時候學到的重要觀念:喝酒終究是為了開心與享受,為了去鑽研而讓自己不能享受酒,這是本末倒置的行為。
所以聞香、品飲,各自抓三個味道就好,有個參考資料叫做「風味輪」,這個風味輪本身的價值「不」在「飲酒人到底要從酒裡面得到什麼味道」,而是「認識哪些味道其實是在同一個風味象限(類別)」。
例如黃色水果類,當你從酒裡面得到柳橙味道的時候,你同時可以預期杏桃、鳳梨這些也有可能出現;蜜餞類可能是椰棗、濕式蜜餞這些偏黏稠甜的味道,那麼糖漿、太妃糖就有可能伴隨而來。
最後一點就是:千萬不要急於求成。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體悟,不要看著其他人的表現與分享而覺得自己一定要馬上成為那個樣子,畢竟嗅覺、味覺都是和經歷息息相關、而且完全是主觀的,感官都是自己的,想學也學不來,所以要有自己的步調。
年近三十咖啤威士鷗獺
@x16151413
Sun, Oct 12, 2025 1:29 AM
鬍鬚水分子
: 感謝鬍鬚師的分享,確實是,我有些感到沮喪了,反而忽略品飲的樂趣
不過口感的部分我還是有些好奇,威士忌的輕重大概可以怎麼去感受?
鬍鬚水分子
@Xconzona
Sun, Oct 12, 2025 2:22 AM
年近三十咖啤威士鷗獺
: 口感取決於幾個因素:主要是單寧、油脂,其次是勾兌與調和的藝術。
單寧的主要來源是(橡)木桶,會呈現澀口、刮舌感,在葡萄酒的世界裡面稱作乾口(dry),dry的本意是「不甜」的意思,而澀口感也有不同的感受,有可能是像舔木片(或者像肉桂棒那種木質辛香料)的澀、也有可能是像茶葉的澀。
油脂的來源可能是蒸餾新酒(酒心切點偏厚段一些)、也有可能來自橡木桶,在喝進口中的時候會覺得滑滑的,有時候一些油感很強的酒體,吞嚥之後在口腔、舌頭甚至會形成像吃過焢肉飯的油脂包覆感,味道上可能是奶油(有鹽味、有甜味)、動物性油脂(帶點皮革、毛皮味)的感覺;甚至還會有油脂感強到呈現出所謂的蠟質感,像咬過沒削皮的蘋果一樣,有著更厚實的口腔感受。
鬍鬚水分子
@Xconzona
Sun, Oct 12, 2025 2:27 AM
年近三十咖啤威士鷗獺
: 勾兌與調和的藝術是指:其實不是只有調和威士忌(blended whisky)需要調和,幾乎所有的單一麥芽威士忌都有經過調和這一段,但為了不和調和威士忌名詞混淆,有的人會把單一麥芽威士忌的調和稱作勾兌(但英文其實都是blend)。
「單一麥芽威士忌」這個名詞不是指整支威士忌都用同一種麥芽的意思,而是指:(1)裡面只有麥芽蒸餾酒、(2)裡面的麥芽蒸餾酒都來自同一家蒸餾廠,所以英文應該叫做single distillery malt whisky(單一蒸餾廠麥芽威士忌),但distillery字太難唸,後來才簡稱單一麥芽(single malt)。
鬍鬚水分子
@Xconzona
Sun, Oct 12, 2025 2:46 AM
那勾兌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製作蒸餾酒也是挺看天吃飯的,最後階段、也就是在橡木桶熟成的過程當中,會因為氣溫的變冷變熱變濕變乾而呈現出不同的風味,而且橡木桶本身的來源和品質也都會對酒液造成影響。
但是呢,酒廠都會有一些核心品項(core range)對吧?所以維持住核心品項的一貫表現會是酒廠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因此酒廠的團隊——不只有首席調酒師(master blender)——的任務就是要把呈現每次些許不同風味的酒,勾兌成近乎相同的樣子,以此來維持住核心品項的單一麥芽威士忌。
有的團隊也許希望帶給飲酒人比較順口的感受,而會讓口感調得比較水一些,這也就是勾兌對於口感的影響了(簡單說是這樣)。
年近三十咖啤威士鷗獺
@x16151413
Sun, Oct 12, 2025 2:57 AM
鬍鬚水分子
: 感謝鬍鬚師關於口感的解釋
我前段時間喝到高粱的時候,有了對比才回想出威士忌的濃口,但是昨天單獨品威士忌,又覺得感受有點曖昧
鬍鬚水分子
@Xconzona
Sun, Oct 12, 2025 2:59 AM
多喝幾種就大致上能抓到方向了
鬍鬚水分子
@Xconzona
Sun, Oct 12, 2025 2:59 AM
但是「多喝」不要「喝多」
年近三十咖啤威士鷗獺
@x16151413
Sun, Oct 12, 2025 3:00 AM
Yes,sir.
載入新的回覆
塔木嶺雙桶單一純麥
嗅聞:
水梨、柳丁、杏桃、芒果乾、香蕉、鳳梨酥、鹹蛋黃、岩鹽
入口:
椰奶、香草、甜瓜、芭樂、香蕉、芒果、太妃糖、柑橘、青茶
不過這次喝完牙齦沒有腫起來了
所以聞香、品飲,各自抓三個味道就好,有個參考資料叫做「風味輪」,這個風味輪本身的價值「不」在「飲酒人到底要從酒裡面得到什麼味道」,而是「認識哪些味道其實是在同一個風味象限(類別)」。
例如黃色水果類,當你從酒裡面得到柳橙味道的時候,你同時可以預期杏桃、鳳梨這些也有可能出現;蜜餞類可能是椰棗、濕式蜜餞這些偏黏稠甜的味道,那麼糖漿、太妃糖就有可能伴隨而來。
最後一點就是:千萬不要急於求成。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體悟,不要看著其他人的表現與分享而覺得自己一定要馬上成為那個樣子,畢竟嗅覺、味覺都是和經歷息息相關、而且完全是主觀的,感官都是自己的,想學也學不來,所以要有自己的步調。
不過口感的部分我還是有些好奇,威士忌的輕重大概可以怎麼去感受?
單寧的主要來源是(橡)木桶,會呈現澀口、刮舌感,在葡萄酒的世界裡面稱作乾口(dry),dry的本意是「不甜」的意思,而澀口感也有不同的感受,有可能是像舔木片(或者像肉桂棒那種木質辛香料)的澀、也有可能是像茶葉的澀。
油脂的來源可能是蒸餾新酒(酒心切點偏厚段一些)、也有可能來自橡木桶,在喝進口中的時候會覺得滑滑的,有時候一些油感很強的酒體,吞嚥之後在口腔、舌頭甚至會形成像吃過焢肉飯的油脂包覆感,味道上可能是奶油(有鹽味、有甜味)、動物性油脂(帶點皮革、毛皮味)的感覺;甚至還會有油脂感強到呈現出所謂的蠟質感,像咬過沒削皮的蘋果一樣,有著更厚實的口腔感受。
「單一麥芽威士忌」這個名詞不是指整支威士忌都用同一種麥芽的意思,而是指:(1)裡面只有麥芽蒸餾酒、(2)裡面的麥芽蒸餾酒都來自同一家蒸餾廠,所以英文應該叫做single distillery malt whisky(單一蒸餾廠麥芽威士忌),但distillery字太難唸,後來才簡稱單一麥芽(single malt)。
但是呢,酒廠都會有一些核心品項(core range)對吧?所以維持住核心品項的一貫表現會是酒廠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因此酒廠的團隊——不只有首席調酒師(master blender)——的任務就是要把呈現每次些許不同風味的酒,勾兌成近乎相同的樣子,以此來維持住核心品項的單一麥芽威士忌。
有的團隊也許希望帶給飲酒人比較順口的感受,而會讓口感調得比較水一些,這也就是勾兌對於口感的影響了(簡單說是這樣)。
我前段時間喝到高粱的時候,有了對比才回想出威士忌的濃口,但是昨天單獨品威士忌,又覺得感受有點曖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