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公雪
@dhpss9501115
Sun, Oct 5, 2025 3:08 PM
7
【霹靂】劇情接近蓋棺論定,想簡單聊一聊我心目中《道劫龍戰》後半部應該要怎麼鋪展
感覺從《玄象裂變》開始我每檔都想幹類似的事,這幾年爛尾頻率是否略高
,基本上會圍繞在別參辰身上,分水嶺約在15章後。(下收)
山木公雪
@dhpss9501115
Sun, Oct 5, 2025 3:29 PM
之前曾經提過,別參辰的堅持,可能跟他抱持的信念有關:「
正因對自身所求的道有不群之傲,方有更堅強的心志,能人所不能。
」我們姑且將之視為一般意義的「正道」好了。於此同時,天心垣又讓他建立強烈的自我認同與歸屬感,使他堅信完成保護道界的神聖使命捨天心垣其誰。
是故別參辰對「道」有堅持,有自矜,更是他行動的根源。那麼在他眼中,選擇修煉魔冊,最後被魔冊反噬的慕滄俠,以及選擇犧牲眾多的太玄封羲,在別參辰的眼中,會不會是一種……對「道」的背棄、反叛?因為
選擇極端,不正是天心此道有其未竟
?
順此思路,別參辰的憂慮,或可理解成「
以偏門左道達成目標的功利主義可以被容許,那正道又以何立身正道
」的質疑,乃至「
如果太玄封羲與道劫天邪可以這樣被一筆帶過,我別參辰又為何不能為了光復天心垣而如法炮製
」的憂憤。
山木公雪
@dhpss9501115
Sun, Oct 5, 2025 3:46 PM
然而劇組似乎無意為別參辰的暴走賦予一定正當性,只有「讓天心垣再次偉大」,對一名道界先天人而言實在太薄弱、太表層——別參辰要天心垣做道界魁首,天心垣憑什麼?天心垣所求何「道」?什麼崇高價值支撐這些人運作?尤其別參辰還是道門中人,作為一名道者,何種理想讓他放棄道家守柔不爭的觀念,偏要爭鰲首之位?還有很多內容值得,也應該被挖掘,卻被省略了。
山木公雪
@dhpss9501115
Sun, Oct 5, 2025 4:03 PM
如果是接續第十五章前後的內容,我可能會這樣安排劇情:
太玄與道劫在也曾經行差踏錯的青陽子主導下被正道「寬恕」,天心垣眾人也只能接受。這件事讓別參辰有幾個不滿:
先垣主之仇難報
(所以我不傾向明寫先垣主是黑,也不必登場,而是藉由幾名天心垣要人視角,如慕滄俠、太羲、別參辰、識天樞,形塑一個模糊的垣主形象)、
天心垣理念在時勢下不得不妥協
、
視其為友的寂無初/青陽子與他在此事態度相悖
、最後變質成「為什麼他們可以我不行」的憂憤難平。
於是他化身藍衣人與陸蒼絕合作,以魔冊造出道皇製造混亂,更以丹青獄圖為脅,要求眾人讓天心垣成為道界共主。太玄封羲與道劫天邪則維持原走向(甚至可讓別參辰推波助瀾),並讓天邪與別參辰安排直接衝突:「陰謀奪物的殺父仇人傳承者」&「不知感恩的罪人之子」。
山木公雪
@dhpss9501115
Sun, Oct 5, 2025 4:06 PM
不幸的是,縱然借助無生太歲,別參辰仍敗於天邪之手。此時順水推舟拱別參辰上位的青陽子(可參拙論:
https://www.plurk.com/...
出手介入,最終九龍之力、無生太歲、十變魔冊三股不屬凡人之力同時毀滅。
正當眾人以為塵埃落定,丹青獄圖封印卻壓制不住,所幸梵天留招力剋厄禍,聖龍口眾人重啟封印,道劫至此告終。
山木公雪
@dhpss9501115
Sun, Oct 5, 2025 4:06 PM
什麼?你說天下式?天馬宗一總會有辦法吧?
山木公雪
@dhpss9501115
Sun, Oct 5, 2025 4:25 PM
說到底,我不認為別參辰不能暴走,甚至天心垣作為「道劫」最大受災戶,縱然天心垣曾多對不起慕滄俠,他們仍有足夠理由對楚滄二人發難。此外青陽子也曾因理想害死不少人命,更作為權謀家在武林活躍很長一段時間,他對太玄等人的微妙態度,因此與別參辰的可能衝突,一一疊加之下,已足夠構成暴走理由。
但是實際演出劇情,支撐這份暴走的理由實在太薄弱,縱使不能說全無跡象,但鋪陳與描述不夠細緻又太突然,導致既沒說服力,也沒足夠時間鋪墊,上下部觀影體驗極為割裂。因此我就會傾向從這方面去著手。
順便把書老大痛扁厄禍的彩蛋移到檔末
山木公雪
@dhpss9501115
Sun, Oct 5, 2025 4:34 PM
——————
山木公雪
@dhpss9501115
Sun, Oct 5, 2025 4:41 PM
考量到《老》《莊》思想內涵,道門中人喊「三教原本道為首」對我來說多少有點奇妙,雖然如果是道教的話好像也不奇怪就是,我看青陽子以前大概很愛《老子化胡經》一類的書。
\\但如果是儒門中人就沒關係//
山木公雪
@dhpss9501115
Sun, Oct 5, 2025 4:46 PM
這麼說起來還真想看太史侯跟老劇青陽子同台吵架啊
山木公雪
@dhpss9501115
Sun, Oct 5, 2025 4:54 PM
此外青陽與別參辰爭道界魁首,除了劇情上各種問題,還有一件事我覺得很可惜:
場面不夠大啊
撇除絃首是道境玄宗,當前苦境道門重要人物,
道門頂峰缺席、道真雙秀缺席、道教傳人缺席、正一天道缺席……甚至連這檔有戲份的十三道、登道岸、獨行道也是通通缺席捏。
載入新的回覆
感覺從《玄象裂變》開始我每檔都想幹類似的事,這幾年爛尾頻率是否略高,基本上會圍繞在別參辰身上,分水嶺約在15章後。(下收)是故別參辰對「道」有堅持,有自矜,更是他行動的根源。那麼在他眼中,選擇修煉魔冊,最後被魔冊反噬的慕滄俠,以及選擇犧牲眾多的太玄封羲,在別參辰的眼中,會不會是一種……對「道」的背棄、反叛?因為選擇極端,不正是天心此道有其未竟?
順此思路,別參辰的憂慮,或可理解成「以偏門左道達成目標的功利主義可以被容許,那正道又以何立身正道」的質疑,乃至「如果太玄封羲與道劫天邪可以這樣被一筆帶過,我別參辰又為何不能為了光復天心垣而如法炮製」的憂憤。
太玄與道劫在也曾經行差踏錯的青陽子主導下被正道「寬恕」,天心垣眾人也只能接受。這件事讓別參辰有幾個不滿:先垣主之仇難報(所以我不傾向明寫先垣主是黑,也不必登場,而是藉由幾名天心垣要人視角,如慕滄俠、太羲、別參辰、識天樞,形塑一個模糊的垣主形象)、天心垣理念在時勢下不得不妥協、視其為友的寂無初/青陽子與他在此事態度相悖、最後變質成「為什麼他們可以我不行」的憂憤難平。
於是他化身藍衣人與陸蒼絕合作,以魔冊造出道皇製造混亂,更以丹青獄圖為脅,要求眾人讓天心垣成為道界共主。太玄封羲與道劫天邪則維持原走向(甚至可讓別參辰推波助瀾),並讓天邪與別參辰安排直接衝突:「陰謀奪物的殺父仇人傳承者」&「不知感恩的罪人之子」。
出手介入,最終九龍之力、無生太歲、十變魔冊三股不屬凡人之力同時毀滅。
正當眾人以為塵埃落定,丹青獄圖封印卻壓制不住,所幸梵天留招力剋厄禍,聖龍口眾人重啟封印,道劫至此告終。
什麼?你說天下式?天馬宗一總會有辦法吧?但是實際演出劇情,支撐這份暴走的理由實在太薄弱,縱使不能說全無跡象,但鋪陳與描述不夠細緻又太突然,導致既沒說服力,也沒足夠時間鋪墊,上下部觀影體驗極為割裂。因此我就會傾向從這方面去著手。
順便把書老大痛扁厄禍的彩蛋移到檔末\\但如果是儒門中人就沒關係//
撇除絃首是道境玄宗,當前苦境道門重要人物,
道門頂峰缺席、道真雙秀缺席、道教傳人缺席、正一天道缺席……甚至連這檔有戲份的十三道、登道岸、獨行道也是通通缺席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