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莉莉
想像你是一個結婚20幾年的婦女。婚姻幸福,工作順利,住在有絕佳景觀的大房子,財務狀況寬裕,有一群好友和友善的鄰居,最重要的是,你有兩個令你驕傲的兒子,一個已經離家自立,另一個也快上大學。小兒子雖然之前惹過麻煩,但青少年嘛,哪個不是這樣,他知道自己錯了也承諾不會再犯。你們一起去看他將要去的大學,他和爸爸興高采烈討論宿舍要怎樣布置。人生裡最大的煩惱就是家裡的貓身體不好。

直到某個早上丈夫打電話說兒子學校出事了,你驚慌失措回家,發現警察在屋裡翻箱倒櫃,記者和鄰居擠在車道,你小兒子的臉出現在新聞上,說他在學校裡朝幾十個學生開槍。

這就是《我的孩子是兇手: 一個母親的自白》的開頭,更糟的是,這不是虛構的小說。心得下收。

https://images.plurk.com/3M2SkfEilKCFTqU7OFQ7IX.jpg

讀嘛讀嘛 非讀不可
老虎莉莉
雖然我好多年前就已經讀過,但查理柯克的刺殺案讓我想起這本書,於是我又借回來再讀一次,我這次多了一些和上一回讀時不同的感想。我依舊認為這是一本很悲傷、同時對任何一個做父母的人而言又非常恐怖的書,但我也看到這是一本充滿作者個人偏見、屬於不可信敘事者的作品。
老虎莉莉
為什麼查理柯克的刺殺案會讓我想起這本書呢?刺殺他的兇手是一個22歲的年輕人泰勒羅賓森,他的父親發現他就是兇手,儘管知道檢方和州長已經宣示會盡力將兇手求處死刑,他還是帶著兒子去自首。我無法想像泰勒的父母,一生虔誠的信徒、奉公守法勤勤懇懇生活工作的公民,在發現兒子竟然幹下滔天大罪:奪取一個人的性命、毀了他的家庭時會有什麼感覺,會是震驚、痛苦、氣憤、悲傷和愧疚的混合嗎?而這個感覺大概會伴隨他們一生。
老虎莉莉
他們感受到的,本書作者蘇.克萊伯德感受到數倍。她的兒子狄倫.克萊伯德是科倫拜校園槍擊案的兇手之一。狄倫和同學艾瑞克.哈里斯在他們的學校科倫拜高中開槍,造成13人死亡和24人受傷,隨後兩人也飲彈自盡。科倫拜校園槍擊案是美國校園槍擊案歷史裡最驚人的一起,開啟了猶如地獄之門的「大規模」校園槍擊案之始,從那之後這樣的案例在美國就沒有停過,奉科倫拜案為經典受其影響的模倣犯多不勝數。

科倫拜校園事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TigerLily555 - 看完Netflix上的《槍口彼端》,但這個噗不是要講這部韓劇的。它有個還...
老虎莉莉
泰勒的父母處境會稍微好一點點的原因,是因為這是一起政治謀殺,人們更多地在爭論政治和左右派思想帶給泰勒的影響,對於大義滅親的父親比較偏向同情。但狄倫和艾瑞克尚未成年,他們的父母自然成為眾矢之的。「你們怎麼可能不知道?」、「一定是你們沒教好」、「你們一定做錯了什麼才會養出惡魔」,這樣的指責鋪天蓋地射向他們的父母。我們不知道艾瑞克的父母有什麼想法因為他們一直保持沉默,但狄倫的母親則是更願意甚至是渴望讓世人知道她的心路歷程,還有那個在她的餘生都會不斷去問去思考的問題:「為什麼?」,於是她寫了這本書。
老虎莉莉
蘇在書中除了坦白自從案發後至今她的心情和感想,也回憶了狄倫從小到大的模樣,翻找他的一言一行,試圖找到任何蛛絲馬跡,證明自己確實做了什麼,又或者是沒做什麼。就算最後找到自己作為母親失職之處,至少也是一個解答。但她越回想,越是陷入迷霧。作為讀者,我們也讀得很困惑,其他和蘇接觸過的專家學者,他們也沒有答案。《背離親緣》的作者安德魯‧所羅門便在書中寫說,「滿心期待與這對夫妻會面有助於我理解兩人之子的行為,但我越了解克萊柏德一家人,就變得越困惑。」因為狄倫的雙親可以說是負責任又慈愛的父母,他們的家人感情融洽,狄倫從小到大衣食無缺,他在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
老虎莉莉
在蘇的回憶裡,她已經很努力去做一個母親了,給予他安全與愛、支持與鼓勵、關懷與規訓。她並不冷漠也不溺愛,她看見兒子的問題會想辦法解決,她會給他空間而不會步步緊逼。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做錯。她的家人朋友、甚至連被害者的家屬或許都不知道兩人的父母做錯什麼:他們和兩對父母都達成和解。
老虎莉莉
蘇同樣不知道的是,她甜蜜乖巧、很少讓人擔心的小兒子,在他犯下恐怖的大屠殺之前兩年,就已經有嚴重的憂鬱症,強烈地寄望死亡可以帶來平靜;當他和家人在一起說說笑笑,和一般的孩子一樣去上學打工和朋友相處的時候,他已經和艾瑞克共同計畫要如何炸死全校的人長達數月。他在日記和錄影帶裡展現憤怒與癲狂的模樣她從未見過,他甚至沒有留下隻字片語解釋自己為何這麼做。
老虎莉莉
這就是每個父母最大的噩夢。你做了所有能為孩子做的事,給他所有的愛和精力,小心翼翼去養育他,卻還是無法阻止他去殺害那麼多無辜的性命然後把子彈送進自己腦袋。孩子會說謊,會隱瞞,父母很難察覺每一個謊言,也很難意識到哪個行為無傷大雅而哪種又是大難臨頭的警示。

處理該案的警察告訴蘇,雖然他們已經把艾瑞克的家翻個底朝天,但他們還是在看了艾瑞克和狄倫在地下室拍攝的錄影帶之後才發現有個藏槍的地方他們沒有找到。如果連專業人士都找不到刻意隱藏的秘密,父母又該如何在不傷害孩子的隱私和感情的狀況之下探知一切呢?要如何知道怎麼做才能改善而不是讓情況變得更糟呢?只能祈禱孩子不要捅出無法收拾的爛攤子嗎?我相信泰勒的父母花了很多時間在祈禱,希望他們的孩子能有平安順遂的一生,成為一個正直良善之人,而他沒有,等待他的很可能會是電椅。
老虎莉莉
所以我說這本書對其他父母來說非常恐怖,因為說起來只是幸運這種事沒有發生在他們身上。這本書同樣又十分悲傷,蘇同時也要承受喪子之痛。書中寫了很多她對狄倫的感覺,有氣憤,有愧疚,但更多的還是深深的愛。無論狄倫做了什麼,她還是很愛他。她痛恨他的行為,但依舊愛著他,然後為此感到羞愧,因為她的良心也在譴責自己怎能愛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她在一場訪問裡提到希望自己死後能再見到狄倫,主持人一針見血也很殘酷地說,你是有信仰的人,那麼你死後和狄倫可能會去兩個不同的地方。蘇沒有回應只能點頭。作為大屠殺兇手的母親,連死後和兒子重聚,問他到底「為什麼」或是說一句「我很抱歉」的機會都不能有。
老虎莉莉
也就是第二次讀這本書,再加上看了一些讀者的討論,我才發覺蘇的這份喪子之痛使她成為一個不可信的敘事者。她在爬梳了狄倫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再加上對他的日記的分析,逐漸建立一套理論,那就是狄倫患有嚴重的憂鬱症,想死的念頭強烈到他願意做任何事去獲得解脫。而艾瑞克在她的推測之下是個精神病態的患者,有著暴力偏執的黑暗性格,牽著軟弱無助的狄倫,一起墜入深淵。狄倫是個好孩子,他生病了又沒有人幫助他,所以才會犯下不可饒恕的罪。
老虎莉莉
在她的描述裡,艾瑞克是瘋狂的,狄倫是悲傷的;艾瑞克的言詞都是暴力和仇恨,狄倫則是充滿了對愛的渴求;屠殺進行的時候,艾瑞克很享受,狄倫則是很掙扎;她相信狄倫跟艾瑞克策畫槍擊的時候是因為狄倫認為自己到那時候已經自殺了;「艾瑞克是去學校殺人的,根本不在乎自己死活;狄倫則是自己想尋死,不管他人死活。」
老虎莉莉
現在讀來,這些觀點對艾瑞克和他的家人很不公平。雖然蘇說她至今不願認為是艾瑞克把狄倫拖下水,但我覺得她就是這樣想的。書中處處可見她對狄倫與艾瑞克的雙重標準。她不斷強調狄倫有憂鬱症(這點我不懷疑)所以讓艾瑞克趁虛而入,但其實狄倫並沒有接受正式的診斷,只有他的筆記內容和自行去藥房買的天然抗憂鬱藥草提供線索;她不斷宣稱懷疑艾瑞克是精神病態,當艾瑞克和狄倫提早完成轉向輔導時,她認為狄倫是在好轉,而艾瑞克則是精神病態往往很會說謊和迷人能騙倒所有人;她說兩人進入學校大樓之後,艾瑞克開了來福槍47次,狄倫開3次手槍2次散彈槍,狄倫還放走4個同學;她說狄倫在艾瑞克面前和在其他人面前的表現完全不同,認為在地下室錄影帶裡是艾瑞克在鼓動狄倫的怒氣;她強調艾瑞克和狄倫是領導者和追隨者的關係。
老虎莉莉
她不願意承認但我想她就是認為,是艾瑞克帶壞她的孩子,她為沒有能提早將他們拆散而後悔不已。她為狄倫說艾瑞克「瘋了」並冷處理兩人的關係感到欣慰,但儘管他們倆在父母的介入下的確有拉開一點距離,但很快又走在一起。艾瑞克沒有強迫狄倫,狄倫自己願意回去艾瑞克身邊的。
老虎莉莉
事實上是艾瑞克是真的去看了精神科醫師而且有在服用憂鬱症藥物的(因此有人懷疑他服用的藥物會不會導致他做出殘暴的行為);艾瑞克的日記雖然有顯現精神病態的徵兆但他生前並沒有被診斷出有相關疾病;他們兩個人同樣都騙過了輔導老師;艾瑞克跟狄倫一樣也愛爸媽,否則不會在錄影帶裡強調父母和這一切都沒關係;艾瑞克殺了8個人但狄倫也殺了5個,而且艾瑞克也有放走同學,根據生還者的證詞,狄倫表現得比艾瑞克還興奮,也是他先對黑人同學口出侮辱之語,他先用NBK來代指他們的計畫(Natural Born Killers《閃靈殺手》是奧立佛史東在1994年導演的電影,艾瑞克和狄倫很愛這部,還有昆丁的《霸道橫行》Reservoir Dogs)。
老虎莉莉
他們一起策畫了這起屠殺,一起騙過所有人,他們互相滋養對方的暴力幻想直到成真。艾瑞克的父母和她一樣同樣注意到孩子的情況,送他去就醫,嚴格看管他,並沒有放任不管,她感受到的痛苦和壓力,艾瑞克的父母同樣感受到,只是他們沒有出來告訴世人,他們作證的證詞要到2027年才解密(一堆TCC的人已經在摩拳擦掌要看了)
老虎莉莉
蘇對於狄倫與艾瑞克心理的分析大多來自他們的日記和地下室錄影帶,這些外人都看不到(警方宣稱地下室錄影帶已經銷毀但很多人不信),所以我們不知道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樣,是不是蘇的愛子之心扭曲了她接收到的訊息。她提到艾瑞克因為比賽輸球當眾對狄倫發脾氣,狄倫卻忍受下來,以此加強艾瑞克操控狄倫的論點,可是她也不會知道私底下兩個男孩是怎樣的互動,她根本沒有看過。如果狄倫信任艾瑞克到願意跟他一起策畫大屠殺,跟他說了自己最不可告人的心事與想法,那她又如何能斷定他們的關係是不平等的呢?

他們的同學認為艾瑞克和同學布魯克起衝突是因為艾瑞克擔心布魯克會把狄倫搶走,而狄倫在他們中間當調解者,安撫兩人,如果狄倫很軟弱被牽著鼻子走那艾瑞克根本不用擔心會失去他。
老虎莉莉
by the way艾瑞克氣布魯克氣到做網站在上面貼了一堆暴力威脅的文章,被布魯克的媽媽發現後報警,但警方什麼都沒做,布魯克的媽媽或許是最先發現艾瑞克不對勁的人,但她說的話沒人當回事。艾瑞克最後放走的同學就是布魯克,或許到了那個程度他覺得自己不用再和他競爭了吧。
老虎莉莉
書裡也有一些在外人看來可以說是警訊但當事人一無所知的片段:蘇自己也知道狄倫臉皮薄、不太能夠承受丟臉、完美主義的性格,但是當她描述狄倫掉進水裡,還有騎馬的時候馬停下來尿尿讓他很難堪的這些往事,他們的反應是笑他然後覺得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儘管她有察覺狄倫的窘迫。我在想會不會狄倫從小到大發生過很多次類似的事件,他覺得很嚴重,但家人不覺得,久而久之他就不會把心裡真正的感覺告訴父母了。

然後狄倫在學校寫那篇有問題的作文,她書裡寫很擔心,但前幾年那位老師出來說,他有跟狄倫的父母說這篇作文很嚴重需要跟他們談談,但他們轉移話題顧左右而言他。書中提到那個偷開同學置物櫃的事情,蘇和他的丈夫也都覺得學校的懲處太嚴重。
老虎莉莉
同時狄倫也承認「我爸媽對我很好」,不小心在艾瑞克面前說漏嘴蘇有猶太血統時,還會為她辯護,這表示他很愛爸媽。蘇提到大兒子搬出去後也有一段不穩定的時期,再加上丈夫的健康和家裡的財務狀況,那一陣子她很不好受,而這段時期正是狄倫最憂鬱痛苦的時候。或許他不想在爸媽已經焦頭爛額的時候還增加他們的負擔所以什麼都沒有說?
老虎莉莉
但我不會怪蘇有偏頗的觀點,我不認為她是在為自己脫罪,她永遠都要背著這個枷鎖直到死去。我前幾天在推上看到一個講發生校園槍擊時學生該如何應變避難的影片底下,就有留言說「我希望艾瑞克和狄倫的爸媽永遠都睡不著覺」,不管她說什麼都改變不了的。

狄倫是她的孩子,就算他是個惡魔也一樣,我能理解她會偏心自己的孩子。或許說服自己,狄倫是憂鬱和自殺的受害者,被艾瑞克帶走,這樣的想法會讓她感覺好過一點,她一直致力於自殺防治會給她帶來某種慰藉。抓住一個可能的理由,知道自己有機會可以阻止,讓她有個方向可以努力避免同樣的悲劇再發生,總比茫然不知毫無頭緒要好。
老虎莉莉
我看到有些讀者認為蘇應該將這本書交給她的治療師而非出版它,但我認為出版也沒有不對。每個人都有他應對創傷和悲傷的方式,狄倫的爸爸哥哥和艾瑞克的父母選擇不要攪動過去的回憶以免再度經歷痛苦,狄倫的爸爸還說希望自己快點死掉這樣就可以解脫了,而蘇選擇挖出來公諸於世。有人不認同她主張要更加干涉孩子的隱私,但也很難說要管還是不要管,要管多還是管少哪種比較好,她自己也沒有答案。我認為這本書是有警示的效果,同時也告訴有類似經歷的父母,這不完全是你們的錯,但總是可以做得更多,或許因此可以避免另一樁悲劇再發生。
沃夫☆不想活的請自己搬去中國
是父母養的,但不見得會跟父母一樣、也不該將責任推給已經盡力的父母
人會走歪多半是能查出原因的
老虎莉莉
沃夫☆不想活的請自己搬去中國 : 所以站在預防的角度,我覺得那麼快就將鄭捷處決很可惜。不是說他不該死,而是我們都還沒搞清楚到底為何會變成這樣他就死了,我們無法從他學習教訓,這個社會就永遠都會處在同樣的威脅之下,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落下來。然後他的父母完全隱形也是很奇妙的事,我沒有說他們一定要出來怎樣,但查不出背景實在很不可思議。

更正:媒體還是有去查的,但沒有更多的報導。
鄭捷家住板橋地王豪宅 父母得知兒子殺人後都發抖 | ETtoday社會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老虎莉莉
沃夫☆不想活的請自己搬去中國
老虎莉莉 : 身為一個去過那間麥當勞的人,我和我同鄉的、在當年也是沒辦法做出任何結論
個人是反對打開某些開關的,但開了就是開了,會出現模仿犯罪,社會要去付出成本承擔
老虎莉莉
另外我很推薦《背離親緣》這套書,收錄了很多與眾不同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的故事。養兒育女真的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你永遠不知道會結出什麼樣的果實,這是做為父母最沉重的責任。
聶隱熊 ʕ•ᴥ•ʔ
老虎莉莉 : 鄭捷父母有出來道歉,記者怎可能沒人知道其背景,我猜是不能寫吧?
老虎莉莉
聶隱熊 ʕ•ᴥ•ʔ : 我記得他們有出來鞠躬道歉過一次就沒再出現了。

真的記者怎麼可能挖不到,我不信他們是為了「保護」家屬而不寫的。
miro
以台灣霉體的劣根性早就把祖宗十八代都刨出來了 唯獨鄭捷靜悄悄?
沃夫☆不想活的請自己搬去中國
所以才被説到底後面多硬
songyunsings
正在讀《童年情感忽視》,裡面有一章談自殺,列舉的自殺案例跟高自殺風險的案例,都「擁有慈愛、為孩子著想的父母,他們都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在成長過程中受到良好的照顧。沒有人受到家暴,他們都擁有幸福童年的記憶。對於這些人來說,只有一件事情嚴重地錯誤,而這件錯誤的事情是看不見的,是某種無法察覺的東西,是某種不管是這個家庭之內或是之外的親朋好友都錯過的線索。」這本書在很開頭的地方就說:愛孩子跟感受孩子的感受,是兩件不同的事情。書裡寫了很多案例甚至都認為自己童年幸福,但是他們的成年生活都有嚴重的問題。

看了這噗覺得這位母親或許應該去看一下這本書吧。
老虎莉莉
songyunsings : 看起來這挺符合迪倫家庭的狀況,明明看起來很幸福健康的家庭,迪倫的感受可能全然不同。他的家人從來都沒感覺到有另一面的存在。
老虎莉莉
另外我看到外國網友說艾瑞克會因為自己的狗狗死掉而哭泣,蘇在書中有提到狗狗這件事,但她沒有寫艾瑞克的反應。她說因為狗狗病重艾瑞克無法去打工,所以狄倫去披薩店幫他代班,狄倫出門前她告訴他說,「他工作如此盡責,為朋友兩肋插刀解圍,實在令我引以為傲」。她講這件事的重點是狄倫是個講義氣又負責的孩子,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也顯示艾瑞克依舊是個有感情的人,會為了狗狗生病憂心忡忡到沒辦法工作嗎?

她前面也說她認為和其他朋友相比,「狄倫和艾瑞克的友誼似乎並沒有比較濃厚」,她認為奈特才是狄倫最好的朋友。奈特和狄倫的友誼肯定也很深厚,案發之後人人對克萊柏德一家避之唯恐不及,但同樣受波及和懷疑的奈特依舊去探望他們。我想蘇就是很抗拒狄倫和艾瑞克親近的事實,儘管他們熟到連她都認識而且喜歡艾瑞克的狗狗。
聶隱熊 ʕ•ᴥ•ʔ
突然想到,會不會是這些青少年犯都沒女人緣?

國外也有一個在做案前錄影片,自認他應該要受女人歡迎,求偶焦慮讓他們覺得世界對他們不公。

這種挫敗,不是父母慈愛就能彌補的。
聶隱熊 ʕ•ᴥ•ʔ
所以中共政府才會放任鎖鏈女的存在,不然幾千萬的光棍很難控制,當然不是說有對象或結婚者就不會犯罪,而是能減低不安定的機率。
老虎莉莉
聶隱熊 ʕ•ᴥ•ʔ : 你說的那是incel,在網路上這的確是一個日漸激進而危險的族群,也已經有incel犯罪了,但艾瑞克和狄倫不是。雖然狄倫在日記裡寫過對女孩子的單相思之情,但他們倆都不是沒女人緣的那種。
聶隱熊 ʕ•ᴥ•ʔ
老虎莉莉 : 可是我看些報導說狄倫在筆記中寫到他沒有女友,沒人對他青睞欸.....

而且兩個人喜歡穿怪怪的黑色風衣,這樣會被視爲怪人吧⋯⋯
聶隱熊 ʕ•ᴥ•ʔ
查了一下,居然還有他媽上節目演講的中翻影片

我的兒子是科倫拜高中槍擊案兇手,這是我的故事(Ted演講 中文字幕)
老虎莉莉
聶隱熊 ʕ•ᴥ•ʔ : 對的,他媽媽接受很多訪問,這倒是唯一有中文翻譯的。
老虎莉莉
聶隱熊 ʕ•ᴥ•ʔ : 他們的朋友有男有女,狄倫也約得到女生去舞會,艾瑞克據說還頗受女孩歡迎。他們也有自己的朋友群,被霸凌也霸凌別人,科倫拜高中的校風似乎很強悍粗獷。

我看了一些他們的資料,我是覺得「感情或性受挫」不大像是主要原因。可能會是一部分,但更可能的還是他們的精神和心理問題。迪倫媽媽說他有的日記根本雜亂到看不懂在寫什麼,他的內心世界和大腦健康大概已經崩壞了吧。
老虎莉莉
艾瑞克和迪倫生前和死後都有被傳說是一對,但從他們的筆記看來他們應該還是比較想要女生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