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雪
@inn385
Sat, Oct 4, 2025 6:20 AM
Sat, Oct 4, 2025 6:35 AM
其實我覺得中文字的使用可以很自由,但有些人就喜歡限縮自己和別人的使用方式,甚至因為見識狹隘去攻擊別人的使用方式。
這樣我都還可以接受,比較討厭的人會在發現自己錯了之後,硬找一些藉口或掰扯其他的,就是不承認自己前面不該攻擊別人
夕雪
@inn385
Sat, Oct 4, 2025 6:52 AM
例如物業、粘、治癒、錯頻、撥電話、膠片、土豆、舉報、揚聲器、空調、反饋,其實很多都是早在以前就出現在台灣的詞語,只是可能沒接觸到或不知道來源,但不代表就是某些人所謂的支語好嗎(如果真的喜歡精確的詞語,先把「支語」改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常見用語」好嗎)
夕雪
@inn385
Sat, Oct 4, 2025 6:56 AM
Sat, Oct 4, 2025 6:56 AM
我都隨便,知道誰不喜歡我會避免對談時用,但不要跟我吵本來就有的詞
ian🍨Ahh sugar!
@ian21_melon
Sat, Oct 4, 2025 7:23 AM
Sat, Oct 4, 2025 7:23 AM
不過有些對岸用語會和本土用法混淆,像質量就有很大的差異,不清楚語境很容易產生誤會
(台:物理上的重量,中:品質、質感)
夕雪
@inn385
Sat, Oct 4, 2025 9:27 AM
Sat, Oct 4, 2025 9:28 AM
ian🍨Ahh sugar!
: 所以還是要看上下文來判斷語意啦!不過我如果知道誰比較在意是會調整盡量都用同一邊的用語,但如果只是出現什麼字就在跟我吵,我會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像是“歐~土豆~”這是在學米奇妙妙屋,那是從 Oh Toodles音譯過來的,結果上次用這個梗跟別人說話,被旁邊敏感的同事糾正說馬鈴薯就馬鈴薯說什麼土豆,我很無言
載入新的回覆
其實我覺得中文字的使用可以很自由,但有些人就喜歡限縮自己和別人的使用方式,甚至因為見識狹隘去攻擊別人的使用方式。
這樣我都還可以接受,比較討厭的人會在發現自己錯了之後,硬找一些藉口或掰扯其他的,就是不承認自己前面不該攻擊別人
(台:物理上的重量,中:品質、質感)
像是“歐~土豆~”這是在學米奇妙妙屋,那是從 Oh Toodles音譯過來的,結果上次用這個梗跟別人說話,被旁邊敏感的同事糾正說馬鈴薯就馬鈴薯說什麼土豆,我很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