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對蘋果糖標籤貼紙設計的一些自言自語
已貼至回報串分享
ಠ_ಠ
今年我去買的時候,似乎有稍微覺得不切的蘋果糖品項比去年買的時候難確認,明明去年也是貼在蘋果糖底下為什麼感覺比較好確認呢,我目前想到的原因有
1. 去年品項巧克力、抹茶、肉桂等較容易用顏色分別,客人在確認品項的時候容易發現拿錯
(這樣的話如果從棍子或頂部包裝上有其他顏色標示,不知道有沒有可能增加辨識度?)
2. 去年的標籤貼紙雖然簡單,卻一目瞭然
3. 不切的蘋果糖包裝紙樣式改變(由深變淺)也有細微影響的可能
ಠ_ಠ
三種標籤貼紙分別為
【日文版】、【2024中文版】、【2025中文版】
https://images.plurk.com/7ChOFKJYklRHhYgXXRXtOp.jpg https://images.plurk.com/6LZOMGZ0jafSVDOIwOyvqa.jpg https://images.plurk.com/2ar3tRNIv2QmUai3Z8Ikwd.jpg

從不切蘋果糖的底部看【2025中文版】標籤貼紙,其實它還不算和包裝紙底色融入在一起,是顯眼的,接下來來看看標籤貼紙上的文字
ಠ_ಠ
【日文版】和【2024中文版】的共同點是把pomme damour標示在欄位外面,版面佔比較小,優點是能更專注於框框中的內容,視覺中心偏上更容易注意到口味的名稱

LOGO在欄位內外的差別
https://images.plurk.com/7ChOFKJYklRHhYgXXRXtOp.jpg https://images.plurk.com/3XAsVi2Lzmun0uzYEhkgXX.jpg
ಠ_ಠ
可以看到【2025中文版】的格式是貼近【日文版】的標籤貼紙,由於日文字的特性空間較多,能放下比較多資訊,如地址和保存方法細節,窄長或細小的字也不會不好讀
ಠ_ಠ
三個版本的口味標示上,【日文版】的欄位和口味名字都較小,兩個中文版都放大了口味名字,對中文閱讀者來說這是很好的一點

【2024中文版】與【2025中文版】細節比對
字級和貼紙大小尺寸是一樣的
https://images.plurk.com/3iZYg3U8rV9M654O0mUwY0.jpg https://images.plurk.com/1P9kax7Ju9Mvuc3GXWib26.jpg https://images.plurk.com/6IaXWsI9LIWAe1TEJDcUnR.jpg https://images.plurk.com/bPckYSJWz9J6ukq0HplcN.jpg

我認為最大的差異是在口味名字上的留白空間,【2024中文版】口味名字距離上一行文字有0.3或0.4mm的空間,而【2025中文版】口味名字的頂部空間只有0.2mm,而且頂部還有兩格小欄位。
其次是底部的製造者欄位LOGO很好看,但會有點把視線搶走的感覺。版面重心也略高
ಠ_ಠ
就先分析到這邊吧

我很喜歡【2025中文版】標籤貼紙試圖貼近【日文版】格式,看起來更專業也更有一致性了

個人意見覺得【2025中文版】貼紙版面如果要進行調整,保存方法那行是最可以先拿掉的了,因為字是日文而且非常細窄,就算用中文寫常溫下保存一天,還是會有要不要帶保冷劑、冰冷藏還是冷凍的問題,客人並沒有因此瞭解到保存方法,我覺得詳細的保存方法不太可能在這個貼紙上解釋完,在另外附上的切法小紙上說明可能比較恰當

貼紙標籤照片有借用其他旅人分享的照片示意,如需要撤下請和我說
ಠ_ಠ
gpt日文翻譯 (可能有誤
https://images.plurk.com/3RWeD9RfVSHtyoNWascZI2.jpg https://images.plurk.com/wxWQpFUfAXhL4hxM4EP3Y.jpg https://images.plurk.com/5glaGhtVi3jyhsbPHjSOR4.jpg https://images.plurk.com/65sUhmGlk3S9mcm80BAIVI.jpg
pitaya7100
2025中文版最上面的兩行對一般消費者來說差異可能不大;而第二行的內容,與最下面的公司正式名稱又有點重疊,感覺可以拿掉?

此外,第一行的「東京林檎飴」看來是直接用日文漢字,給人一種異國印象,同時也是品牌名稱,但如果用來解釋「這是什麼」不太夠力,對台灣人來說沒辦法直觀理解是「蘋果糖」。當然,如果目的就只是直接呈現名稱,挪用日文漢字也是可以的。而第二行的種類別名名稱,目前為止在台灣販售的產品就只有蘋果糖,那樣的說明,但又加上品牌名稱,不知道目的是什麼呢?

而第三格稱「種類」也是與我們一般的認知不太一致,理論上應該是「品名」或「名稱」?甚至直接稱「口味」更清楚?

就一眼看過去的印象, 2025中文版最明顯抓到的兩個重點是:一,口味名稱;二,最底下的品牌名字。因為有Logo,有加深品牌印象的作用,感覺是不錯的。
ಠ_ಠ
是的,對中文母語者來說,【2025中文版】最上面的兩行,和Logo的東京林檎製飴所也是有點重複到了。不過我想池田老闆可能有他想表達的東西,或是為了對齊和【日文版】格式的一致性,所以我沒有在分析中寫出來
那兩欄在【日文版】上用日文來看是合理自然的,通常感覺日本商品的標示分類會區分的比較細節
pitaya7100
如果是以日文版的邏輯,中文版或許可以是:
1)品名:蘋果糖
2)種類:水果加工品
3)名稱(口味):櫻花之香
這樣對中文使用者來說應該比較一目了然?
(不過也有可能是要符合食品標示的規範,這個就涉及專業了)
ಠ_ಠ
我覺得細節還是交由店家判斷,如要貼近日文版格式品名/名稱/種類先維持原樣也沒有不好

另外想再補充說明一下,這篇只是我個人的紀錄分析(不知道怎麼發不公開),並沒有要提出希望他們怎麼樣修改的建議,不過還是謝謝pitaya旅人的留言討論
toro5967
蘋果糖系是你?
ham3825
pitaya7100: 散裝的規定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ham3825
ಠ_ಠ: 搜尋「小房間教學」
ಠ_ಠ
ham3825: 謝謝 果然要打表符才行 不過既然已經發出來了那就這樣吧沒關係
pitaya7100
ham3825: 謝謝資訊
pitaya7100
ಠ_ಠ: 不好意思亂入了
整理資訊、找到妥切的表達方式很有趣
ಠ_ಠ
pitaya7100: 不會,謝謝你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