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苓膏~
我認為,腦袋正常的人都明顯的會偏向民進黨啊,因為民進黨努力把台灣拉向正常的民主國家運作,當然不代表要完全支持民進黨,畢竟人都會有錯誤的時候,而正常的話,人民是有選擇的權利。
今天老師會被國、民兩黨圍剿代表老師說的戳到痛點,支持老師
Facebook on Facebook
看到哲瑋開始成為藍營媒體跟網軍的圍剿對象後,我覺得有必要從個人的角度,幫他說些話。
哲瑋是我讀研究所時的學弟,我們同校不同所,我們是在修同一堂課時認識的。我一直很佩服他當時在課堂上的表現,經常能用很精闢的見解跟嚴謹的邏輯和教授對話。特別是後來我發現他居然跟我一樣是同溫層,覺得難怪我們的想法很有共鳴。
他還在念書時就經常發表對時事的看法,而且堅持為對的事情發聲。
掰噗~
(brokenheart)
~龜苓膏~
可能最近幾個月因為大罷免跟他去光復鄉救災兼實況轉播揭露花蓮縣政府失能的關係,才有比較多同溫層知道他,但我可以向大家保證,他一直都是這樣的人:深愛台灣,熱心公益,富有正義感,而且行動力超強。
可能最近幾個月因為大罷免跟他去光復鄉救災兼實況轉播揭露花蓮縣政府失能的關係,才有比較多同溫層知道他,但我可以向大家保證,他一直都是這樣的人:深愛台灣,熱心公益,富有正義感,而且行動力超強。
當我知道他在畢業後捨棄高薪工作前往花蓮偏鄉當國小代理教師時,頗感驚訝,畢竟他真的很優秀,我一直覺得他很適合繼續念博士甚至走研究路線,他絕對有足夠的能力跟學識。不過後來想想,幫助偏鄉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正符合他的個性,
~龜苓膏~
他一直很熱衷於為台灣這片土地付出,當我看到他克服重重阻力,以自己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取得長足的進步,並得到學生跟家長們由衷的感激時,我就知道他正在播下未來的種子,期待將來結成豐碩的果實,一點一滴翻轉花蓮。
~龜苓膏~
大罷免期間,他理所當然支持罷免,他跟我們一樣都非常清楚罷免傅崐萁對花蓮跟台灣的意義有多重大,為此他不惜賭上自己在花蓮的教學生涯,不僅不畏懼公開表態,還積極奔走發聲。第二階段成案後,有一次他接到邀約,為罷免傅崐萁站台講演,他有點猶豫,不知道該不該答應,詢問我的意見。我了解他的個性,就跟他說「這次是能夠罷免傅崐萁、翻轉花蓮的唯一機會,我覺得如果你沒答應,將來一定會後悔」於是他不再猶豫,接受了邀約。
大罷免失敗後他被學校約談,早已錄取並簽約的他被迫於學期開始前就解除聘約,雖然學校沒有明說原因,但我想大家應該都猜得出來,他十之八九是因為公開支持罷免傅崐萁而遭到報復了。於是他被迫離開鍾愛的花蓮,到其他縣市另謀出路。
~龜苓膏~
儘管短期內他在花蓮的教學生涯大概是不可能恢復了,他仍心繫著花蓮,這次光復鄉的災害,他自己也是受災戶之一,租屋處全毀。他回到花蓮幫忙救災,到處奔走,籌備調度各種資源,還利用自己臉書的聲量積極發聲,揭露了花蓮縣政府各種不堪的真相。
先前公開支持大罷免,這次又拆穿傅崐萁夫妻的假面,讓他開始被藍白網軍媒體盯上,遭到集火攻擊了。
我認為自己不能保持沉默,必須幫哲瑋一把,希望大家能夠一起聲援他,不要讓這位深愛台灣又充滿使命感跟行動力的優秀台派被藍白網軍污名化,讓他能持續把花蓮的真相傳遞給整個社會!
https://images.plurk.com/2zxWwtZu5galqV2bU2Fz9s.png
~龜苓膏~
Lâu Thiat Uí on Facebook
現在網路上開始針對我攻擊,尤其拿這篇報導,很好我就等這個,從現在起只要任何人對我抹黑、造謠,我全部都會採取法律行動,民事賠償部分會全部交給賑災基金會。
我要提醒媒體人,新聞不是報導一方言論,這篇TVBS報導為縣府說話,我認為沒有關係,但完全沒有平衡報導,導致產出的新聞內容只呈現部分事實,而這種部分事實正是假新聞最難消毒的。
TVBS記者到所謂前進指揮所旁的物資中心,訪問領物資的災民,我覺得這也沒問題。但我光是看採訪背景知道這是位於光復糖廠親子館,親子館紅布條掛什麼?「花蓮縣政府新聞媒體中心」,然後裡面冷氣特別涼。
~龜苓膏~
為何我會知道?因為我上週連假幫需要申請大型機具的朋友,到這裡申請機具,不相信的話,縣府人員可以翻一下申請的本子,上面絕對有我的名字。我那時候還跟縣府的公務員建議,你們應該到車站前,因為那裡可以服務更多災民。
而車站前,最精華的位置,被國民黨團霸佔,但完全閒置,也是我當時拍照指出的。為何媒體墮落至此?這種影響救災的事情,得靠災民(我也是災民)自己發現?
為何我會這樣建議?因為從光復車站走到糖廠,成年人大概要20分鐘,我自己在那擔任教職時就走過,如果要從更遠的光復國小就要半小時,如果要從更遙遠的部落過去,絕對超過1小時,當時災區滿滿的淤泥,時間都要兩倍以上。
~龜苓膏~
很多人說,幹嘛用走的?因為災民的機車、汽車都流走了,當然只能靠雙腿。結果,媒體沒有報導這些,反而在花蓮縣媒體中心採訪,你們身為媒體人是這樣做新聞?這也是為何台灣社會對媒體人的評價如此之低,你們得反省。
而出面駁斥的就是花蓮縣府新聞科長李冠霆,新聞媒體在媒體中心採訪縣府新聞科長,這不就變成縣府御用媒體、縣府傳聲筒?這種新聞你們做得出來?為何沒有深入災區去訪問,甚至去問縣府自己說「收容所需要識別證」的內幕?
~龜苓膏~
縣府都這樣承認了,不就代表收容所真的有「禁止沒有識別證」的事實?而我手機還有便當放到隔天的照片,當時也有便當被放到只能丟棄的事實,正是因為這種無效率使用物資的制度,導致我早餐、晚餐都騎車半小時到瑞穗吃飯,這也是事實。
結果,你們身為媒體做了什麼?為縣府擦脂抹粉,沒有幫助弱勢發聲,這是新聞媒體的價值?而我也有接受貴媒體採訪,但似乎沒有被播出來,貴媒體餵養了什麼消息給台灣社會?這時候還在搞這種事,真的是在吃人血饅頭。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