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05 AM
Thu, Oct 2, 2025 9:02 AM
6
2
【2025 iF Design Award 獲獎&心得分享】這跟客戶合作的案子得獎了,我主要負責的部分是這次參賽的平面設計及文件設計。雖然不是第一次拿iF獎,以前得獎的時候(2015普獎、2016金獎)都跟其他設計師一起合作,這次100%的圖面都是自己製作的,這次比賽沒有掛名參與,但對我來說意義特殊。
iF Design - A Slice of Shoe
iF
Design
iFDesignAward
Shoe
台灣設計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05 AM
Thu, Oct 2, 2025 5:33 AM
因為我是一個半路出家從動畫業轉職的設計師,雖然都有在接一些大小公司案子:從小的店面菜單、大到上市櫃公司的CSR報告書設計都是我邊學習邊製作的作品。我一直都有種非本科出身的冒牌者症候群,所以這次拿到iF獎真的特別開心,畢竟iF是全球指標性的設計獎項,非常具有代表性。第一次覺得我的平面設計真的被國際設計圈認可了,很感謝我的同事&客戶們給我這次機會。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05 AM
Thu, Oct 2, 2025 6:11 AM
這次的工作流程中我也使用了AI作為輔助,我覺得AI不可避免、一定會是未來的工作流程不可取代的一部分。要怎麼運用在自己的工作,如何用在算是合理的使用範疇會將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目前也還在學習中,希望大家在這個AI引起時代巨變的情境下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05 AM
Thu, Oct 2, 2025 4:06 AM
一些參賽iF的心得與想法:
近幾年有幾個重要的趨勢,如果有想參賽的朋友可以優先閱讀網站上趨勢報告
iF Design - iF Design Trend Report 2025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06 AM
Thu, Oct 2, 2025 7:24 AM
每年的參賽規則跟重視的議題都會稍微有差異,像2025年是人機共生(也許說互動比較容易理解)這方面更強調與AI領域作結合,今年的評審所重視的項目有AR類型產品、AI決策導向的UI/UX設計過程、以及能夠"擁有"同理心的機器人(創造給予陪伴者的情感而非機器擁有的真實情感),文件中還有很多分類不一一贅述,有興趣的人可以閱讀整份報告書,我在每次參賽都會詳細閱讀每年的報告,也會再重新看過這幾年該比賽的相關領域中那些得了獎的作品是用哪個角度來切入。(特別是金獎都會挑出來看,在iF設計比賽中,金獎的比例是極低的)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06 AM
Thu, Oct 2, 2025 5:00 AM
設計領域從以前單純環保議題,到現在的演進已經變得非常複雜,必須隨時隨地關注新的議題與科技來訓練自己的思考。
舉例來說,從早期的關懷社會的無障礙設計到現在Glocaliztion(更專注於多文化的學習與推廣Cross-Cultural Learning),都是我們對現在繁榮文明社會多次元理解的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想方設法改善每個人的生活品質、集體意識與社會參與,促進社會和諧,能夠在多個層面上都能更接近永續的概念,各式各樣個深層的產品設計已經變成像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展現,所以現在的產品才能蘊含著各種豐富的體驗、感受並給予大家不同的價值。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06 AM
所以iF近幾年偏好的設計,並不是產品實用度、環保等這種能夠一言以蔽之單純的概念,而是對這個世界的關懷下所產的能夠完美具像化意識形態的成品,想改變世界並走在時代科技上最領先的拓荒者們就可以獲得這個獎項,有點像是在鼓勵思想的先行者。iF選出來的會是好產品嗎?其實不一定是,也不一定會是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產品,最重要的還是產品下的意念與設計師的想法。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07 AM
Thu, Oct 2, 2025 5:05 AM
每次參賽的時候,我們都是先拿出產品、思考項目,在其中在專研闢徑,看能不能找出一條前人沒走過的道路,不斷討論我們要參加哪個項目,競品會是誰?我們要避開還是迎戰?怎麼包裝?想給評審甚麼感受?這個過程是一個跟評審鬥智鬥力的過程,我們賭評審會不會心領神會,賭評審看不到我們的缺點,賭評審看的到我們的靈魂與意識。一個團隊要參賽,就是為期好幾個月的討論,像一般的設計師的作法可能是最後問客戶要畫甚麼,但我作為設計師的時候會希望參與最前期的討論,這樣才能看到思考的劇烈震盪,跟團隊一起思考、一起形塑最後的成品。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07 AM
Thu, Oct 2, 2025 5:35 AM
至於視覺設計我不會說iF只偏好極簡主義我也有看到有些得獎的作品圖面複雜,絕對稱不上是極簡,於是我認為能最為體現產品價值的設計就是好設計,如果你的產品想強調產品的外觀設計、想要展現產品的輪廓,很多廠商都會傾向使用一張白底/黑底的產品展示圖,最後才放入使用情境(像是空氣清新機在臥房使用)。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07 AM
像我們團隊的設計是鞋的組件,第一張是說明產品本身樣貌:鞋面的本體(產品本身並不能直接使用而是提供給其他廠商或是設計師使用的鞋面)。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08 AM
Sat, Oct 4, 2025 6:19 PM
第二張是製程,類3D列印、一體成型的過程中所帶來的好處,快速、簡化傳統鞋子的製程。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08 AM
Sat, Oct 4, 2025 6:21 PM
第三張是組件的使用說明,以及更加環保的解決方案。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09 AM
第四張是想像使用的成品及刻劃其可能性。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12 AM
這張是參賽文件製作的手冊中的最後一頁(參賽文件是只給評審看的,得獎後不會在網站上公開),文字跟圖面都是我親自撰寫設計的。
Firerei
@Firerei
Thu, Oct 2, 2025 4:13 AM
參賽的內容真的太多了,如果有機會或是有人真的有興趣再跟大家分享。
載入新的回覆
近幾年有幾個重要的趨勢,如果有想參賽的朋友可以優先閱讀網站上趨勢報告
舉例來說,從早期的關懷社會的無障礙設計到現在Glocaliztion(更專注於多文化的學習與推廣Cross-Cultural Learning),都是我們對現在繁榮文明社會多次元理解的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想方設法改善每個人的生活品質、集體意識與社會參與,促進社會和諧,能夠在多個層面上都能更接近永續的概念,各式各樣個深層的產品設計已經變成像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展現,所以現在的產品才能蘊含著各種豐富的體驗、感受並給予大家不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