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acutemouse
覺得
Tue, Sep 30, 2025 12:22 PM
2
羅琳現在才反擊真是仁至義盡。
批踢踢實業坊 - C_Chat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12:23 PM
舊演員們發言
批踢踢實業坊 - C_Chat
有情有義史萊哲林 見風轉舵葛來分多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12:32 PM
以前「跨性別」的定義還侷限在已術跨時,我是很支持的。
生田斗真演的這部我還特地進電影院看。
《當他們認真編織時》預告
(坦白說拍得很普。明明演員表現都很好,卻只是把零碎片段放一起,講故事的能力有待加強。)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12:43 PM
Tue, Sep 30, 2025 12:44 PM
以已術跨來說:
一個人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到不惜花費大把金錢、損害健康,以圖藉由手術與藥物改變,影響終生。
我知道世界上的確有這樣的人,深表遺憾的同時也覺得既然已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轉換身分證件是合理的。
然而當倒果為因的「跨運」出現,這一切就不得不重新梳理了。
雨人★Pluviophile
@matt0911
Tue, Sep 30, 2025 1:28 PM
我也是從事件一開始就一直覺得大家對羅琳的批評太苛刻了,我對他唯一不能接受的只有攻擊奧運選手那件事... 人家根本不是變性人啊...XD"
獃( ノ˙w˙)ノ
@dadiedog
Tue, Sep 30, 2025 2:35 PM
原來葛萊芬多的勇敢是在最安全的地方最勇敢的那種勇敢嗎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2:36 PM
雨人★Pluviophile
: 你英文好,你可以直接看羅琳的推特,他其實根本沒有點名林。
是羅琳引用的衛報照片放了沒有通過IBA的兩位。
羅琳的立場一直就是男人不該參加女子運動。
有可能一開始因為沒過檢測這件事以為是跨(畢竟已經有國家可以任意無條件更改證件),但有人提醒可能是DSD性發展障礙以後,他又發文說「DSD不能改變出生方式,但可以選擇不作弊」。
是台灣媒體一直在把羅琳妖魔化,羅琳這種說話方式頂多叫暗有所指,但他標準一致沒有針對個人。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2:38 PM
獃( ノ˙w˙)ノ
: 我覺得海格還蠻勇敢的啊wwww
獃( ノ˙w˙)ノ
@dadiedog
Tue, Sep 30, 2025 2:42 PM
海格雖然說不覺得哪裡不對,但是還是加了免責聲明說自己不想惹事,嗯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3:02 PM
Tue, Sep 30, 2025 3:03 PM
洗完澡了繼續。
現在我們不得不重新定義性別。
之前我看到一個翻譯影片雖然有我討厭的簡體特效,但辯論者解釋性別不是光譜解釋得很清楚:
【解惑! 為什麼性別絕不是一種光譜!】Is Gender More Than Just Science?
我看這個辯論其實看得很火大。
醫療現場努力在開導因各種原因失去生殖能力的人,然後這些跨運份子為了私欲,不惜拿不能生的人來質疑,有夠噁心。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4:12 PM
我想了一下到底要不要講DSD,考慮到很多跨運份子同樣不惜拿並非自己選擇當DSD的人當盾牌,還是講一下好了。
找了解說比較清楚的,需要一點至少高中的生物知識。建議看醫師解釋性別機制的QA就好,提到認同跟最前面最後面訪問方意見都已經無關現實生理機制。
新生兒判定男女有多複雜?專訪劉士嶢醫師,與回顧運動賽事的性別政治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4:15 PM
幫抓重點:
【Q:意思是不管染色體是xx還是xy,胚胎一開始預設都是發展成女性嗎?
劉:應該是說,受精卵著床到胚胎開始發育的前兩三個月,還分不出是偏男或偏女,它的性腺就是擁有兩種潛力,給予y染色體來源的刺激就可以變成睪丸,沒有給予y來源的刺激就可以發育成卵巢。
決定這顆性腺要往睪丸還是卵巢發育,是在胚胎發育7到13週,大約是第一孕期、前三個月。此過程如果有y染色體作用,就會促使這顆性腺往睪丸發育,睪丸就會逐漸分泌雄性素,然後讓外陰部產生變化】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4:26 PM
Tue, Sep 30, 2025 7:56 PM
懶人包式結論現行兩種判定性別的觀點:
從染色體觀點→
染色體上基因相當於身體設計圖,DSD是發育過程沒有照正常設計圖發展,應該要發育成男性卻沒有。
從外陰觀點→
用陰道陰莖區分,在這種區分法的邏輯下,已術跨會被視為手術後的類別。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4:31 PM
兩種結論的結論:
已術跨能不能被視為性別轉換有討論空間。
沒手術的沒有討論空間。
因為
人類醫學以及科學至今沒有有效方法能控制染色體改變,只能整形改變外陰部,這是個事實
。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4:42 PM
我個人想法是基因派啦。
我覺得每個人生下來都有難以改變的事實,包括但不限於種族、才智、外觀、天賦等,後天能夠努力的範圍有限。
性別不過是這些難以改變的其中之一。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4:43 PM
人如果永遠在追求那個求不得,以佛家的觀點來說就是執著、是一種苦。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4:54 PM
對自己的任何一處不滿是人之常情,但要看清楚
現實
到底能夠改變的範圍到哪裡。
我對跨運不滿的其中一點,就是他們無視於人類至今無法令肉體裡外都完全變成另一個性別這件事,然後鼓吹人們相信虛無縹緲的「自我認同」。(並且否定不認同他們的人,這是邪教手法)
雨人★Pluviophile
@matt0911
Tue, Sep 30, 2025 4:55 PM
柏🌟
: 他沒有針對林,但他的說法就是明顯攻擊到林了,而且他也沒有想要澄清的意思,因為那不是他關心的事。😅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5:03 PM
我尤其不能接受跨運鼓勵未成年人用藥及手術。
要我說,門檻放在成年都還太早,因為控制衝動與做決策的前額葉一般在二十五歲左右成熟,一些像是ADHD還成熟得更晚。
讓無法深遠評估後果的人們輕易施行會影響終身健康的決策,跟醫學史上惡名昭彰把人變廢人的前額葉腦白質切除術一樣惡劣。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5:19 PM
Tue, Sep 30, 2025 5:20 PM
雨人★Pluviophile
: IBA檢測不過的只有兩人,我必須說任何人看到這個結果都會質疑,可以質疑驗錯或針對,也可以質疑他們不清白。
要是你認為質疑就是攻擊那ok,但我不認為。
巴黎奧運的資格寬鬆到「就算是100%生理男只要能壓睪固酮」都可以參加,所以他們兩人當時奪冠沒有問題,問題是資格審查為何寬鬆到不顧女性選手權益。
另一個現在體檢資訊外流(這不道德但發生了)有內睪丸,是DSD。
林當然可以選擇像現在一樣不證明,只要不證明就是薛丁格狀態。但國家隊是拿全國人民稅金的,他巴黎奧運以後現在要驗染色體跟SRY基因後,六次還七次沒參賽了,與此同時台灣其他女選手照常參賽還奪冠,他只會越來越被國民質疑而已。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5:28 PM
我認為要不要參賽隨便,不要卡位。
之前卡住一個量級害別人要調整換量級,如果他早知道自己不會過檢測,就不要演了,直接退休還比較體面。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6:04 PM
Tue, Sep 30, 2025 6:44 PM
還是要提醒一下DSD(天生無法選擇)跟跨運是兩個議題,但不先釐清「性別的定義」就都很難討論。
而台灣風向之前膝反射愛國護選手,所以出了噗浪很多人都在說羅琳反跨。
但羅琳自始至終都是堅持女性要有純女空間、純女運動,他的女性定義不包括男跨女與DSD。
可以不認同他,但不要把他沒說過的話塞他嘴裡。
(說的就是一大堆為流量不擇手段的無恥媒體
)
柏🌟
@acutemouse
Tue, Sep 30, 2025 6:18 PM
我就知道有人整理懶人包
ಠ_ಠ - 昨天有一噗匿名噗的噗主沒有跟上林郁婷事件的進度所以有一些疑惑,我寫了一個簡單的懶人包回覆。不...
可以只看噗主就好,噗主整理的經過是客觀事實。
底下一些聽說,我個人是不會信這種匿名噗裡不知道誰、不知道什麼心思講的話。
載入新的回覆
生田斗真演的這部我還特地進電影院看。
一個人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到不惜花費大把金錢、損害健康,以圖藉由手術與藥物改變,影響終生。
我知道世界上的確有這樣的人,深表遺憾的同時也覺得既然已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轉換身分證件是合理的。
然而當倒果為因的「跨運」出現,這一切就不得不重新梳理了。
是羅琳引用的衛報照片放了沒有通過IBA的兩位。
羅琳的立場一直就是男人不該參加女子運動。
有可能一開始因為沒過檢測這件事以為是跨(畢竟已經有國家可以任意無條件更改證件),但有人提醒可能是DSD性發展障礙以後,他又發文說「DSD不能改變出生方式,但可以選擇不作弊」。
是台灣媒體一直在把羅琳妖魔化,羅琳這種說話方式頂多叫暗有所指,但他標準一致沒有針對個人。
現在我們不得不重新定義性別。
之前我看到一個翻譯影片雖然有我討厭的簡體特效,但辯論者解釋性別不是光譜解釋得很清楚:
醫療現場努力在開導因各種原因失去生殖能力的人,然後這些跨運份子為了私欲,不惜拿不能生的人來質疑,有夠噁心。
找了解說比較清楚的,需要一點至少高中的生物知識。建議看醫師解釋性別機制的QA就好,提到認同跟最前面最後面訪問方意見都已經無關現實生理機制。
【Q:意思是不管染色體是xx還是xy,胚胎一開始預設都是發展成女性嗎?
劉:應該是說,受精卵著床到胚胎開始發育的前兩三個月,還分不出是偏男或偏女,它的性腺就是擁有兩種潛力,給予y染色體來源的刺激就可以變成睪丸,沒有給予y來源的刺激就可以發育成卵巢。
決定這顆性腺要往睪丸還是卵巢發育,是在胚胎發育7到13週,大約是第一孕期、前三個月。此過程如果有y染色體作用,就會促使這顆性腺往睪丸發育,睪丸就會逐漸分泌雄性素,然後讓外陰部產生變化】
從染色體觀點→染色體上基因相當於身體設計圖,DSD是發育過程沒有照正常設計圖發展,應該要發育成男性卻沒有。
從外陰觀點→用陰道陰莖區分,在這種區分法的邏輯下,已術跨會被視為手術後的類別。
已術跨能不能被視為性別轉換有討論空間。
沒手術的沒有討論空間。
因為人類醫學以及科學至今沒有有效方法能控制染色體改變,只能整形改變外陰部,這是個事實。
我覺得每個人生下來都有難以改變的事實,包括但不限於種族、才智、外觀、天賦等,後天能夠努力的範圍有限。
性別不過是這些難以改變的其中之一。
我對跨運不滿的其中一點,就是他們無視於人類至今無法令肉體裡外都完全變成另一個性別這件事,然後鼓吹人們相信虛無縹緲的「自我認同」。(並且否定不認同他們的人,這是邪教手法)
要我說,門檻放在成年都還太早,因為控制衝動與做決策的前額葉一般在二十五歲左右成熟,一些像是ADHD還成熟得更晚。
讓無法深遠評估後果的人們輕易施行會影響終身健康的決策,跟醫學史上惡名昭彰把人變廢人的前額葉腦白質切除術一樣惡劣。
要是你認為質疑就是攻擊那ok,但我不認為。
巴黎奧運的資格寬鬆到「就算是100%生理男只要能壓睪固酮」都可以參加,所以他們兩人當時奪冠沒有問題,問題是資格審查為何寬鬆到不顧女性選手權益。
另一個現在體檢資訊外流(這不道德但發生了)有內睪丸,是DSD。
林當然可以選擇像現在一樣不證明,只要不證明就是薛丁格狀態。但國家隊是拿全國人民稅金的,他巴黎奧運以後現在要驗染色體跟SRY基因後,六次還七次沒參賽了,與此同時台灣其他女選手照常參賽還奪冠,他只會越來越被國民質疑而已。
之前卡住一個量級害別人要調整換量級,如果他早知道自己不會過檢測,就不要演了,直接退休還比較體面。
而台灣風向之前膝反射愛國護選手,所以出了噗浪很多人都在說羅琳反跨。
但羅琳自始至終都是堅持女性要有純女空間、純女運動,他的女性定義不包括男跨女與DSD。
可以不認同他,但不要把他沒說過的話塞他嘴裡。
(說的就是一大堆為流量不擇手段的無恥媒體
底下一些聽說,我個人是不會信這種匿名噗裡不知道誰、不知道什麼心思講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