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分享
Mon, Sep 29, 2025 11:39 AM
Mon, Sep 29, 2025 11:43 AM
6
10
@eunice6927 - 「一路上看到很多志工,我要再次向全國各地來花蓮的所有朋友們,表示最高敬意與感...
@eunice6927 - 「花蓮縣光復鄉堰塞湖災後須落實風險預防,公共衛生師公會提醒,災後重建不僅是硬...
花蓮慈濟醫院 on Facebook
花蓮災區淤泥藏尖銳物 著厚底防滑鞋仍遭刺穿、外傷傷患破500例 | 生活 | 中央社 CNA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來自各地支援的志工『鏟子超人』湧入災區協助清淤。花蓮慈濟醫院今天提醒,淤泥裡什麼東西都有,像釘子、鐵片等,都會對人造成傷害。
花蓮慈濟醫院透過新聞稿指出,災區外傷傷患逐步增加,9月24至28日已經診治502名外傷傷患,破傷風疫苗是目前急需的醫藥資源,但破傷風疫苗需要保存在攝氏2至8度,第一醫療站緊急購置冰箱,並以保溫箱提供給前線的醫療團隊使用。」
幫忙也要小心保重自己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Sep 29, 2025 11:39 AM
Mon, Sep 29, 2025 11:43 AM
@eunice6927 - 「每一筆善款,都是國人支持災區的愛心 感謝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花蓮 ...
@eunice6927 - 「不只有『鏟子超人』,還有『便當超人』!花東農會夥伴們大力支援,已送出超過一...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Sep 29, 2025 11:39 AM
「有民眾被攙扶到醫療站坐下後抬起腳,醫護團隊就看到一大塊玻璃刺穿民眾穿著的厚底防滑鞋,隔著鞋子還是能看到傷口滲出血液。花蓮慈院骨科醫師劉冠麟先仔細移除傷患的鞋襪與刺傷腳底的玻璃,確認傷口狀況後迅速為傷患完成縫合。
花蓮慈濟醫院表示,花蓮慈濟醫院團隊24日進駐花蓮縣光復鄉災區,隨著重建進度發展,醫療需求也從原本內科為主,轉成外科需求增多,在目前診治的1224人中,包含了花蓮慈院醫療隊在災區現場完成的502例清創、縫合等外傷手術。
除了西醫內外科,花蓮慈院醫療站也整合了中醫科。29日上午在原有的3個醫療站外,花蓮慈院中醫部與花蓮縣中醫師公會的中醫團隊,為特搜隊及救災人員加開醫療區。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Sep 29, 2025 11:39 AM
Mon, Sep 29, 2025 9:35 PM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何宗融表示,救災人員連日投入搶救,在連續3至4天的高強度任務後,很容易會出現肌肉酸痛等症狀。中醫團隊為救災人員加開醫療區,提供針灸、推拿及藥物調理,協助救災人員舒緩不適、補充體力。」
鏟子超人注意!災區遍佈「釘子、鐵片、碎玻璃」 已刺傷502人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Sep 29, 2025 11:40 AM
花蓮慈濟醫院 on Facebook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Sep 29, 2025 11:45 AM
Mon, Sep 29, 2025 9:35 PM
許美華證實花蓮縣府「扣押慈濟醫療團隊」 衛福部:已祭出相關措施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花蓮救災醫療車遇交管受阻 衛福部發通行證解決 | 社會 | 中央社 CNA
「林靜儀今天接受媒體電訪表示,昨天也接獲花蓮慈濟醫院反映,醫療車在路上被警方攔下。民進黨立法委員陳培瑜也因接獲地方醫療單位陳情進入災區受阻,與衛福部聯繫。
為讓醫療車順利進入災區,林靜儀表示,醫療支援車輛通行證樣張及編號,已提供給在當地協助的慈濟醫院、門諾醫院、衛福部花蓮醫院及國軍花蓮醫院4間醫療院所自行列印使用,以利醫療支援業務不受阻滯。若有外地欲進入災區的醫療機構,也可與行政院前進協調所衛福部進駐人員聯絡。
林靜儀指出,經提供樣張與編號,並與內政部警政署等單位協調,根據門諾醫院今天回報,在說明是醫療車後,就都可順利通過管制路段,沒有再出現遭到阻擋的狀況。」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Sep 29, 2025 8:43 PM
小草野生工作室 on Facebook
「我從來沒想過,只是來挖泥巴的我,會在這裡救一個人
其實這個禮拜在災區最大的威脅,不是再度溢流,而是熱傷害。災區近中午的溫度高達38,吹東風,太平洋高壓,天空一朵雲都沒有,熱傷害絕對有機會出現。
熱傷害有兩種,一種叫熱衰竭,一種叫中暑,其實我們通常口裡說的『中暑』,其實是熱衰竭,真正的中暑不是這樣的
熱衰竭很好辨識,頭暈、想吐、吃不下東西,因為好辨識所以很好處理,你就是知道身體不舒服
但中暑常常突然發生,你會突然體溫飆高到40度,而且無法排汗,如果這時候緊急處理體溫降下來了,又可能會升不回來,導致失溫,然後不管飆高的時候控制不住,或是失溫的時候控制不住,都會休克,然後就掰了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Sep 29, 2025 8:43 PM
那是你身體的中控體溫調節機制突然失靈,中暑相當致命,是真的有生命威脅的狀況
1. 這種天氣下,一天至少要喝掉2000cc的水,並且你喝的水越多,就越需要補充電解質
2. 海水裡有各種人體所需要的電解質,包括鎂、鈣和鉀,不用買一堆寶礦力,只需要帶一小包海鹽,偶爾沾一點
3. 請理解身體的限制,該做好防護就做好防護
4. 該喝水就喝水,請不要覺得才幾天撐一下就過去了,照顧好自己比你的任務更重要
5. 請你規定自己要喝水,並設定水量,不要懶,不由嫌麻煩,不要嫌水比飲料難喝
6. 請具備對天氣及對熱的安全意識
7. 我知道不少具備醫護專業的夥伴很希望能進入特殊編制以發揮所長,但往往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就在我們咫尺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Sep 29, 2025 8:43 PM
你不會知道會不會有人突然倒下的時候整個工作小組只有你能夠處理,然後你剛好在現場
或是某個曾經經歷災難經驗(比如說88水災)的夥伴突然PTSD發作,需要助人工作專業的夥伴介入,然後你剛好在現場
So具備醫護急救背景的夥伴,我建議你直接進入工作現場,那裡真的比你以為的更需要你」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Oct 1, 2025 7:18 AM
Wed, Oct 1, 2025 7:19 AM
傳救災志工橫紋肌溶解 羅一鈞提醒多喝水休息 | 生活 | 中央社 CNA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羅一鈞今天對媒體說明,橫紋肌溶解症,最常見的原因是『肌肉過度的使用』或太激烈的運動,如行軍、跑馬拉松,以小腿肌肉較容易受損,會有嚴重肌肉疼痛、難以行走甚至站立蹲下都受影響。
對於現在全國正流行的流感病毒、以及災後須提防的鉤端螺旋體病,羅一鈞指出,雖然都有很少數機率引起肌肉發炎甚至橫紋肌溶解症,但會先有感染症狀(如發燒)數日後才出現肌肉發炎相關症狀。他研判,救災工作後1、2天就直接因橫紋肌溶解症嚴重到去住ICU,最可能還是肌肉過度使用造成。
如何預防橫紋肌溶解症,羅一鈞提醒,平常不太運動的人,不宜一時興起從事過度激烈的運動或勞動。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Oct 1, 2025 7:19 AM
此外,在激烈運動、勞動後記得多喝開水,以利肌球蛋白的排除,減少腎功能受損的機會;尤其夏天是橫紋肌溶解症的好發季節,運動、勞動時要量力而行,並特別補充水分,不要讓身體處於缺水的狀態。
若出現肌肉疲勞、疼痛、僵硬時,羅一鈞表示,就要趕快休息。如果休息後未能正常恢復,要及早檢查、盡快到附近醫療站尋求醫師專業協助。
防範流感在災區傳播,羅一鈞表示,今天起以擴大流感抗病毒藥用藥條件,有類流感症狀的高傳播高風險者皆可使用,災區收容所民眾亦已列入使用對象;並提供花蓮縣光復鄉全體居民、衛生所工作人員及救災人員擴大接種流感及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冠疫苗。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Oct 1, 2025 7:19 AM
疾管署並提醒,救災過程務必穿戴『防水手套、口罩、防水長靴』防疫三保,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Oct 1, 2025 8:36 AM
石崇良籲鏟子超人勿逞強 未見集體腹瀉、醫療量能足 | 生活 | 中央社 CNA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Thu, Oct 2, 2025 10:56 AM
鏟子超人湧入花蓮救災 醫呼籲戴口罩防呼吸道疾病 | 生活 | 中央社 CNA
「全台各地志工赴花蓮支援災後重建,鏟子超人工作時常因悶熱未佩戴口罩。醫師提醒,在滿是塵土的環境中工作,長期累積恐引起呼吸道疾病,建議戴上口罩,若出現症狀應儘速就醫。」
載入新的回覆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來自各地支援的志工『鏟子超人』湧入災區協助清淤。花蓮慈濟醫院今天提醒,淤泥裡什麼東西都有,像釘子、鐵片等,都會對人造成傷害。
花蓮慈濟醫院透過新聞稿指出,災區外傷傷患逐步增加,9月24至28日已經診治502名外傷傷患,破傷風疫苗是目前急需的醫藥資源,但破傷風疫苗需要保存在攝氏2至8度,第一醫療站緊急購置冰箱,並以保溫箱提供給前線的醫療團隊使用。」
幫忙也要小心保重自己
花蓮慈濟醫院表示,花蓮慈濟醫院團隊24日進駐花蓮縣光復鄉災區,隨著重建進度發展,醫療需求也從原本內科為主,轉成外科需求增多,在目前診治的1224人中,包含了花蓮慈院醫療隊在災區現場完成的502例清創、縫合等外傷手術。
除了西醫內外科,花蓮慈院醫療站也整合了中醫科。29日上午在原有的3個醫療站外,花蓮慈院中醫部與花蓮縣中醫師公會的中醫團隊,為特搜隊及救災人員加開醫療區。
「林靜儀今天接受媒體電訪表示,昨天也接獲花蓮慈濟醫院反映,醫療車在路上被警方攔下。民進黨立法委員陳培瑜也因接獲地方醫療單位陳情進入災區受阻,與衛福部聯繫。
為讓醫療車順利進入災區,林靜儀表示,醫療支援車輛通行證樣張及編號,已提供給在當地協助的慈濟醫院、門諾醫院、衛福部花蓮醫院及國軍花蓮醫院4間醫療院所自行列印使用,以利醫療支援業務不受阻滯。若有外地欲進入災區的醫療機構,也可與行政院前進協調所衛福部進駐人員聯絡。
林靜儀指出,經提供樣張與編號,並與內政部警政署等單位協調,根據門諾醫院今天回報,在說明是醫療車後,就都可順利通過管制路段,沒有再出現遭到阻擋的狀況。」
「我從來沒想過,只是來挖泥巴的我,會在這裡救一個人
其實這個禮拜在災區最大的威脅,不是再度溢流,而是熱傷害。災區近中午的溫度高達38,吹東風,太平洋高壓,天空一朵雲都沒有,熱傷害絕對有機會出現。
熱傷害有兩種,一種叫熱衰竭,一種叫中暑,其實我們通常口裡說的『中暑』,其實是熱衰竭,真正的中暑不是這樣的
熱衰竭很好辨識,頭暈、想吐、吃不下東西,因為好辨識所以很好處理,你就是知道身體不舒服
但中暑常常突然發生,你會突然體溫飆高到40度,而且無法排汗,如果這時候緊急處理體溫降下來了,又可能會升不回來,導致失溫,然後不管飆高的時候控制不住,或是失溫的時候控制不住,都會休克,然後就掰了
1. 這種天氣下,一天至少要喝掉2000cc的水,並且你喝的水越多,就越需要補充電解質
2. 海水裡有各種人體所需要的電解質,包括鎂、鈣和鉀,不用買一堆寶礦力,只需要帶一小包海鹽,偶爾沾一點
3. 請理解身體的限制,該做好防護就做好防護
4. 該喝水就喝水,請不要覺得才幾天撐一下就過去了,照顧好自己比你的任務更重要
5. 請你規定自己要喝水,並設定水量,不要懶,不由嫌麻煩,不要嫌水比飲料難喝
6. 請具備對天氣及對熱的安全意識
7. 我知道不少具備醫護專業的夥伴很希望能進入特殊編制以發揮所長,但往往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就在我們咫尺
或是某個曾經經歷災難經驗(比如說88水災)的夥伴突然PTSD發作,需要助人工作專業的夥伴介入,然後你剛好在現場
So具備醫護急救背景的夥伴,我建議你直接進入工作現場,那裡真的比你以為的更需要你」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羅一鈞今天對媒體說明,橫紋肌溶解症,最常見的原因是『肌肉過度的使用』或太激烈的運動,如行軍、跑馬拉松,以小腿肌肉較容易受損,會有嚴重肌肉疼痛、難以行走甚至站立蹲下都受影響。
對於現在全國正流行的流感病毒、以及災後須提防的鉤端螺旋體病,羅一鈞指出,雖然都有很少數機率引起肌肉發炎甚至橫紋肌溶解症,但會先有感染症狀(如發燒)數日後才出現肌肉發炎相關症狀。他研判,救災工作後1、2天就直接因橫紋肌溶解症嚴重到去住ICU,最可能還是肌肉過度使用造成。
如何預防橫紋肌溶解症,羅一鈞提醒,平常不太運動的人,不宜一時興起從事過度激烈的運動或勞動。
若出現肌肉疲勞、疼痛、僵硬時,羅一鈞表示,就要趕快休息。如果休息後未能正常恢復,要及早檢查、盡快到附近醫療站尋求醫師專業協助。
防範流感在災區傳播,羅一鈞表示,今天起以擴大流感抗病毒藥用藥條件,有類流感症狀的高傳播高風險者皆可使用,災區收容所民眾亦已列入使用對象;並提供花蓮縣光復鄉全體居民、衛生所工作人員及救災人員擴大接種流感及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冠疫苗。
「全台各地志工赴花蓮支援災後重建,鏟子超人工作時常因悶熱未佩戴口罩。醫師提醒,在滿是塵土的環境中工作,長期累積恐引起呼吸道疾病,建議戴上口罩,若出現症狀應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