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Sun, Sep 28, 2025 10:24 AM
Sun, Sep 28, 2025 10:32 AM
43
41
[災區各階段的需求變化]「兩天前發文」
災後不同時期,居民需要的物資與協助會快速轉換。若沒有掌握節奏,反而可能造成浪費與混亂。以下分享我給一位學長的回覆,供大家參考: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Sun, Sep 28, 2025 10:24 AM
Sun, Sep 28, 2025 10:27 AM
第一階段:維生物資
災害發生後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基本生存。礦泉水、乾糧、手電筒,必須盡快送到所有家庭,這些是最直接、不可或缺的維生需求。
第二階段:清理家園
三天後,災民已經連續吃了乾糧與泡麵,最迫切的是恢復生活的基礎環境。此時需求轉向:
• 清潔用品、工具、器械
• 必要的生活用品(如衛生紙、換洗衣物),目前回報,這些也過剩了。
• 熱食供應,讓居民重新感受到溫飽
第三階段:修繕與重建
接下來會逐戶清點狀況,進入修繕與生活重建:
• 房屋修繕與床墊補給
• 針對清寒與弱勢家庭,優先提供電鍋、洗衣機、冰箱及二手家具 • 協助農民評估被淹沒農田的復耕可能,逐步恢復地方的商業活動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Sun, Sep 28, 2025 10:24 AM
Sun, Sep 28, 2025 10:32 AM
[行動原則]
1. 不要自行進入災區
若沒有在地人引導,盲目送物資容易流於「看見誰就送誰」,真正困難的家庭反而得不到協助。
2. 需求變化快,避免重複投入
例如,礦泉水與泡麵在第一時間短缺,但很快就會過剩。這和管理學上的「啤酒遊戲」一樣:產銷資訊不透明,大家一窩蜂多送,最後形成龐大庫存。
3. 超前部署,溝通調整
不要聽到「缺什麼」就立刻去買,因為等物資送到,往往全台灣同類物資已經湧進災區。必須掌握前置時間,透過與當地夥伴的密切溝通,靈活調整物資內容。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Sun, Sep 28, 2025 10:25 AM
ps. 921 的時候我看過有人用礦泉水洗澡,好幾個村長鄉長,因為變賣物資被判貪污處重刑。一位鄉長的兒子告訴我大家捐得太多了,逼著她父親只能把它賣掉換錢,他們並沒有要侵佔物資。
做好事有時候必須要全盤思考,
Facebook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Sun, Sep 28, 2025 10:48 AM
Sun, Sep 28, 2025 10:51 AM
光復鄉Fata’an部落組織行動現場速記(經驗僅供參考)
「一天前發文」
在第一日進場後的觀察,馬上與Fata’an的長輩們請教經驗,思考「應用部落既有的年齡組織系統來進行有效的任務分配」。
何謂有效?
1.即時性,各小組能同時接收下達的指令,並且能立即回報各式狀況、溝通協調,並得到立即回饋。
2.不受干擾性,不會被各種雜訊干擾(包含混亂的消息,只解決立即性需求。)
3.範圍性,能涵蓋Fata’an部落組織的跨據點通訊清晰度。
4.獨立性,採封閉系統,單一指揮權,能夠快速決斷並指揮調度
5.雙頻,分為外場和內場,而且要能內外場同時知道調度狀況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Sun, Sep 28, 2025 10:49 AM
Sun, Sep 28, 2025 10:50 AM
所以馬上得出結論:
需要一個能將光復國小總行動控制中心、馬太鞍教會(煮食系統)、大華村,甚至可以擴充到外圍光復車站等的即時通訊,必須建立一個基地台和提供依據任務需要的組別同等數量的手持對講機。
真的非常感謝 Rush 學長接到電話立即提供支援,對接AAMA台北搖籃計畫認領此系統建構的需求。然後藉由艾杜音響的杜哥安排供貨廠商凌晨開倉,並請員工在24小時內台北直送到花蓮,由杜哥親自上陣在今日協助架設,於上午十點左右順利啟用。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Sun, Sep 28, 2025 10:49 AM
現在Fata’an部落組織已經完成區域化的即時溝通訊息整合,並由總幹事志雄哥擔任指揮官,內場為輝國哥對接,今日也開始派遣小車隊主動派送物資到幾乎以老人家為主已經三天沒有辦法主動領物資的大華村。
不得不說,當順暢的溝通系統運作起來的時候你會很想哭,想哭的原因是因為會深刻感受到傳統年齡組織的魅力。當哥哥開始佈達資訊,機內安靜無聲,聽完任務分配開始火速回應,小到車隊之間的路況溝通、內場車輛管制與物資管控的回報,運作極其順利,沒有誰要出頭當英雄,只有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每一件「重要的小事」。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Sun, Sep 28, 2025 10:49 AM
有一個小故事我一定要分享一下,當基地台架設完成通訊測試完畢後,我詢問總指揮志雄哥現在要把能夠即時通訊的對講機首先送到哪裡?哥哥毫不遲疑地說先送去大華村頭目家,這樣他們要找我們的時候才能夠找得到人,老人家才會安心。
沒錯啊,在一切混亂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我們都在這裡」的安心感,當我送到頭目手上教學的時候請他回call志雄哥,確認訊號穩定,老人家的第一句話也是感謝,然後隨即開始提出現場狀況和需求,我真的很幸運的可以在現場看著文化的具體實踐和傳統組織的力量。
「無論還有多長的路要走,我們一直都會在。」提供安心感,就是最重要的小事。
***最後,想要特別說的是,這個運作要順利,不只是來自於器材,更重要的是穩固且可以信任的指揮系統,請持續關注 Fata'an年祭
👀內有溝通影片,一定要感受一下,感人又可愛。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Sun, Sep 28, 2025 10:49 AM
蔡昇達 on Facebook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Sun, Sep 28, 2025 11:11 AM
「便當被阻」事件,對於「戰時民防演練」很有參考價值。
交通管制與民生斷鏈
1、戰時 道路優先權 很可能由軍方與官方運輸單位接管,民間車隊不一定能自由進出。
2、這次花蓮的「白飯被攔」就是縮影,即便現場員警確認物資,也因「沒有統一指令」而擋下,顯示 指揮鏈斷裂。
3、戰時若無事先建立「認證通行機制」(例如物資專用通行證、加密通訊系統),民間自救力量就會被迫停擺。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Sun, Sep 28, 2025 11:11 AM
義煮團一天可供應 2.5萬份便當,這等於小型野戰炊事部隊的規模~問題是:物流與調度誰來管?
現在的黑貓、大榮、新竹物流、酷澎車隊、郵局支援,戰時這些都可能被政府徵用。
若沒有「戰時民間配送編組表」,就會像這次一樣,前線有需求、後方有物資,卻卡在交管。
除了食物與飲水,醫療用品更是重點,戰時或大規模災害,止血、抗生素、繃帶等比便當更優先。
民間若無「醫療物資配送協調員」,也可能出現「吃得到飯卻缺藥」的情況。
賴寇蒂 on Facebook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Sun, Sep 28, 2025 11:47 AM
Sun, Sep 28, 2025 11:47 AM
@ailinhuang - 來自空軍五聯隊的張明傑、李鳳婕兩位士官長,利用休假期間結合平時越野摩托車興趣...
以作戰區規劃民團機車車隊的橫向連結是台灣地形可以思考的事情(思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ailinhuang
Mon, Sep 29, 2025 11:50 AM
段慧琳 Windy - 背肌和臀肌都很痠痛,... on Facebook
載入新的回覆
災後不同時期,居民需要的物資與協助會快速轉換。若沒有掌握節奏,反而可能造成浪費與混亂。以下分享我給一位學長的回覆,供大家參考:
災害發生後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基本生存。礦泉水、乾糧、手電筒,必須盡快送到所有家庭,這些是最直接、不可或缺的維生需求。
第二階段:清理家園
三天後,災民已經連續吃了乾糧與泡麵,最迫切的是恢復生活的基礎環境。此時需求轉向:
• 清潔用品、工具、器械
• 必要的生活用品(如衛生紙、換洗衣物),目前回報,這些也過剩了。
• 熱食供應,讓居民重新感受到溫飽
第三階段:修繕與重建
接下來會逐戶清點狀況,進入修繕與生活重建:
• 房屋修繕與床墊補給
• 針對清寒與弱勢家庭,優先提供電鍋、洗衣機、冰箱及二手家具 • 協助農民評估被淹沒農田的復耕可能,逐步恢復地方的商業活動
1. 不要自行進入災區
若沒有在地人引導,盲目送物資容易流於「看見誰就送誰」,真正困難的家庭反而得不到協助。
2. 需求變化快,避免重複投入
例如,礦泉水與泡麵在第一時間短缺,但很快就會過剩。這和管理學上的「啤酒遊戲」一樣:產銷資訊不透明,大家一窩蜂多送,最後形成龐大庫存。
3. 超前部署,溝通調整
不要聽到「缺什麼」就立刻去買,因為等物資送到,往往全台灣同類物資已經湧進災區。必須掌握前置時間,透過與當地夥伴的密切溝通,靈活調整物資內容。
做好事有時候必須要全盤思考,
「一天前發文」
在第一日進場後的觀察,馬上與Fata’an的長輩們請教經驗,思考「應用部落既有的年齡組織系統來進行有效的任務分配」。
何謂有效?
1.即時性,各小組能同時接收下達的指令,並且能立即回報各式狀況、溝通協調,並得到立即回饋。
2.不受干擾性,不會被各種雜訊干擾(包含混亂的消息,只解決立即性需求。)
3.範圍性,能涵蓋Fata’an部落組織的跨據點通訊清晰度。
4.獨立性,採封閉系統,單一指揮權,能夠快速決斷並指揮調度
5.雙頻,分為外場和內場,而且要能內外場同時知道調度狀況
真的非常感謝 Rush 學長接到電話立即提供支援,對接AAMA台北搖籃計畫認領此系統建構的需求。然後藉由艾杜音響的杜哥安排供貨廠商凌晨開倉,並請員工在24小時內台北直送到花蓮,由杜哥親自上陣在今日協助架設,於上午十點左右順利啟用。
不得不說,當順暢的溝通系統運作起來的時候你會很想哭,想哭的原因是因為會深刻感受到傳統年齡組織的魅力。當哥哥開始佈達資訊,機內安靜無聲,聽完任務分配開始火速回應,小到車隊之間的路況溝通、內場車輛管制與物資管控的回報,運作極其順利,沒有誰要出頭當英雄,只有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每一件「重要的小事」。
沒錯啊,在一切混亂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我們都在這裡」的安心感,當我送到頭目手上教學的時候請他回call志雄哥,確認訊號穩定,老人家的第一句話也是感謝,然後隨即開始提出現場狀況和需求,我真的很幸運的可以在現場看著文化的具體實踐和傳統組織的力量。
「無論還有多長的路要走,我們一直都會在。」提供安心感,就是最重要的小事。
***最後,想要特別說的是,這個運作要順利,不只是來自於器材,更重要的是穩固且可以信任的指揮系統,請持續關注 Fata'an年祭
👀內有溝通影片,一定要感受一下,感人又可愛。
交通管制與民生斷鏈
1、戰時 道路優先權 很可能由軍方與官方運輸單位接管,民間車隊不一定能自由進出。
2、這次花蓮的「白飯被攔」就是縮影,即便現場員警確認物資,也因「沒有統一指令」而擋下,顯示 指揮鏈斷裂。
3、戰時若無事先建立「認證通行機制」(例如物資專用通行證、加密通訊系統),民間自救力量就會被迫停擺。
現在的黑貓、大榮、新竹物流、酷澎車隊、郵局支援,戰時這些都可能被政府徵用。
若沒有「戰時民間配送編組表」,就會像這次一樣,前線有需求、後方有物資,卻卡在交管。
除了食物與飲水,醫療用品更是重點,戰時或大規模災害,止血、抗生素、繃帶等比便當更優先。
民間若無「醫療物資配送協調員」,也可能出現「吃得到飯卻缺藥」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