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偷偷說
Sun, Sep 28, 2025 3:55 AM
Sun, Sep 28, 2025 4:01 AM
3
#替代性創傷
是指,「雖然並沒有親身經歷災難/疾病,也非受難者者的重要他人,但透過聆聽事件經過、觀看事件相關畫面、陪伴受難者或親友,對受難者產生高度同理心,使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彷彿感到身歷其境一般,經驗到自己本來不會出現的創傷反應。」
請照顧自己,適當遠離過多的災難訊息。
ಠ_ಠ
Sun, Sep 28, 2025 3:56 AM
Sun, Sep 28, 2025 3:58 AM
後續摘錄:「
而在認知方面,則可注意看看自己的心態或想法是否讓自己難以放鬆休息,比如說以下這些想法-
「其他人都還在工作,我也該繼續工作」
「民眾的需要比我的需要更重要」
「唯有一直工作,我才有貢獻」
「只有我能做這些事」
如果發現自己有類似以上這些想法,不妨幫助自己轉個念頭吧。
ಠ_ಠ
Sun, Sep 28, 2025 3:57 AM
「專家建議,要為自己設立健康的界線。
不健康的界線是,從不對人說不、總將別人的需要放在自己需求之前、覺得要對別人的健康快樂負責等等,這會使得耗竭提早出現。
而健康的界線是,在能力範圍盡力完成你的責任,而不被界線外的情緒和議論影響,進而得到心靈的自由。健康的界線可以幫助你避免耗竭!
ಠ_ಠ
Sun, Sep 28, 2025 3:59 AM
(從自殺防治協會在疫情期間的文章摘錄,所以把確診相關詞拿掉了。)
載入新的回覆
請照顧自己,適當遠離過多的災難訊息。
而在認知方面,則可注意看看自己的心態或想法是否讓自己難以放鬆休息,比如說以下這些想法-
「其他人都還在工作,我也該繼續工作」
「民眾的需要比我的需要更重要」
「唯有一直工作,我才有貢獻」
「只有我能做這些事」
如果發現自己有類似以上這些想法,不妨幫助自己轉個念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