𐊖.
- translation -
因為等了五年等不到波蘭海報博物館開放突然看起它們網站上寫的文章,結果發現這篇寫得超級無敵精彩。
原文大約一萬字,擷取上半部沒有深入介紹館藏的引言稍微不負責任翻譯一下。
𐊖.
圖像是自由的。──翁貝托·埃科《玫瑰的名字》
"pictura est laicorum”, Umberto Eco, II nome della rosa.
𐊖.
感知海報的存在並對其產生反應,是一種非自願的行為。儘管並非全然直覺,它仍在無意間發生。這種被視為膚淺、不完整、冷漠的媒介,往往不被賦予足夠的價值。然而,海報作為街頭的一種秩序,卻無時不以鋪張而挑釁的姿態吸引著我們的感官。

我們每日都在與持續衝擊視覺的圖像交鋒,逐漸變得麻木,而無視圖像中固有的意義。要去熟悉現代文明中的所有符號,與其說是不可能,不如說是沒有意義的。然而,倘若我們能克服冷漠,對遇見的圖像投注更多心力觀察,便能從中找到快樂與一種特殊的成就感,正如我們對圖像歷史的了解一般。
𐊖.
海報是流行的產物,也是平等的產品。與海報接觸的觀眾不需具備任何特殊素養,對於走過路過的人們來說,與它們的邂逅也不會帶來任何美學或實質上的必然結果。經驗顯示,海報的成效通常與預期相違,或是未能達到預期。至今,廣告業者依然持續地在精進這種說服的技術,以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
𐊖.
然而,當我們有意識地閱讀訊息、認真分析出版品中圖像的涵義時,這個效果就大不相同了。海報在此成為某種游離的文化資產,在它們曲折的命運中被保存下來,成為流逝時間的碎片。透過這些碎片,我們沉浸於那些被「保留」下來的符號,並透過它們重建時空,在這種穿越中獲得滿足感。符號間的共鳴,它們的親密、衝突與對話,都是讓我們想像力馳騁的燃料。海報脫離了城市景觀的語境、從數位資訊的角色被解放出來,成為自由獨立的實體與一種促使人們集中精神反思與享受審美的媒介。透過復甦過往,它們也重建、更新了被遺忘的意義與記憶。
𐊖.
這是海報私密的面向,也是它們在公共場所被坦然地觀看時,無法被觸及的一面。
𐊖.
海報是一種帶有目的性的文物:有時具有傳遞特定理念、價值觀和資訊的任務,有時是某個事件即將發生的預言,有時只是廣告的通用媒介。基於這些理由,在視覺傳達中,它們有些更嚴格的規範:它必須是易識讀、易理解、能夠激發人類集體情感的。透過藝術的形式,這種溝通方法的成效,可以超越地理、文化與時空。簡而言之,一張好的海報,無論置於何處,都會有賓至如歸的感受,任何人也都能它身上找到歸屬感。
𐊖.
要設計海報,僅有工坊的技能是不夠的。設計海報的困難之處,在於如何透過封閉的藝術格式來表達精簡的語義結構,以傳達它所需背負的訊息。圖像與意義的相互依賴和共識構成了海報的本質,它們通常必須展現的是一種難以用純語言表達或理解的互喻關係,例如不同團體、世代、傳統圖像符號等。不過,只要圖像的形式越接近概念的原型,或足夠「透明」,就能避免這種解釋的謬誤。
𐊖.
設計海報有點像魔術──魔術同樣藉著類比、說服和暗示,來創造一種與普遍感知相反的現實幻覺。「圖像的魔力」一詞並非沒有道理,儘管我們不想承認,我們每天都屈服於它的影響,無論我們願不願意開口將之供奉為某種神奇的力量,以下假設都值得我們反思:
1. 海報是以圖像形式被創造的;
2. 它被視為一種圖像;
3. 作為圖像,它受制於普遍的圖像解釋法則;
4. 作為圖像,它會被記住,並保存在我們個人的「虛擬博物館」中。
𐊖.
海報一個與生俱來的特性是,它並不是因被看見而產生(如記錄事件或模仿)而是一幅被構思出來的圖像。這意謂著從頭到尾,它都是一種個人的投射──一種受格式嚴格規範、受智慧約束的意象所淬鍊出來的濃縮藝術型態,反過來強化了文本原有的意涵。海報的構成具有很強烈的「向心力」,乃至於我們將其視為一個「封閉的世界」,一個與外部現實世界隔離的場域。
𐊖.
海報亦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形上學的藝術,即用藝術來談論藝術的作品,用分享對於另一件作品的個人體驗來獲得關注。在海報中,原作品被重新詮釋,成為出現在公共場合的圖像;儘管它的壽命極為短暫,由於海報能夠被大量複製的特性,它的存在感將會顯得十分強烈。通常在曇花一現之後,它所承載的資訊也會隨之消失,難逃被遺忘的命運,但當這張海報作為主體的價值增加了真實體驗的價值時,它就能夠生存下來。除此之外,藝術的形式,也會確保它存在於歷史的文明閣樓中。
𐊖.
海報作為一種文化的重要文本,也是可靠的見證人,在談論藝術家時,也會觸及觀眾與他們的年代。海報不僅反映著歷史,它還必須按計畫參與其中,創造它的「圖畫」編年史。無論在陳述與圖像學方面,它都是一種歷史的考證來源,甚至更出乎意料的是,它在倖存的副本創造了自己的歷史,證明了它在歷史洪流中的存在。通過這種方式,歷史被轉化成博物館中的現實。
𐊖.
波蘭海報的歷史,與其他國家海報的歷史發展並不相同,他們所歷經的滄桑,是參與本國歷史的結果。但波蘭海報的故事,仍然是圖像通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開始介紹波蘭的歷史與館藏)
𐊖.
讀到魔術那段有種終於能解氣的感覺。之前聽朋友說藝論書常常就是把大家能看到的寫成大家能理解的,但是這件事情其實一點都不簡單。我沒有辦法把所有圖像工作都當成一般的工作,因為對我來說有些魔術是施展給大眾的,有些不是。
𐊖.
"pictura est laicorum" 想了一下要怎麼翻譯,laicorum一詞的原意其實是「平信的」,也就是不帶教會位階的,出現在玫瑰的名字中,是在說圖像是一種去階級化,大家都能看見並享有的存在...
潺☂
覺得這很類似我前陣子和你提到的概念!
圖像本質的在於傳遞訊息,包括價值觀、理念、分享你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同時也是一種人的投射。至於接受到的觀眾是誰觀看角度也就不同,受眾者是完全平等的(去階級化)去欣賞,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並去傳遞人類的歷史文明,建立起一種非言語溝通的橋樑。

看了一下Ryszard Kaja的海報有種沉靜ㄉ美,將波蘭或歐洲地理的美透過精簡但有力的圖像與符號勾勒出來,有些明明只是一種元素,卻足以體現出當地特色,而就讓人對這些地方產生好奇心和連結(比如Sněžka、Wieliczka或是Warmia)。看完介紹以後是真的會想要去參觀博物館(好
𐊖.
潺☂ : 這邊作者在討論圖像的時候只有討論到海報的圖像,並沒有說其他圖像也有完全一樣的性質。去階級化指的是他有別於只有少數特權階級的人可以看到的藝術,是針對大眾投放的。
𐊖.
玫瑰的名字的引用之所以巧妙就是因為討論到知識與訊息應該是自由平等的但往往不是,以及書名引用莎士比亞那句「玫瑰不稱玫瑰,依然芬芳如故」,說萬物的本質不會因為被賦予了意義而改變。用在這邊我覺得是在說海報的圖像有一種想要打破本質與定義、拉近事物本身存在與被賦予意義距離的意圖。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