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組和雷射胖達與迷惘的K拉米
推協活動的心得。
1、出版社快速產出堆屍,要錢以及職員受到信賴,屍體太多,信賴度會下降,錢也會下降,屍體就無法繼續堆。或老闆很有錢不怕燒。這個年代最適合堆屍的是輕小說比賽,因為屍體真的好多但機會和錢多很多人願意繼續創作。不過剛剛好地慢慢堆屍其實還是有不少人在做,因為做原創比較好行銷(翻譯文學已經長年堆屍了很久)

2、我覺得台灣還是有流派,可能不是在推協現場,百合歷史小說應該會長出來。恐怖小說/都市怪談寫作/台灣神怪故事/,在輕小說原創小說領域有(但也缺乏一個系統性的評論家)這我覺得是「台灣推理蓬勃起來的金黃色年代還不夠長」其實由外面看來台灣推理創作者們很緊密,也是一種抱團了(誰出書誰轉噗誰談論誰閱讀)可是好像沒有誰特別有影響力產生奇異點,我覺得是時間太短,被影響到的人還在寫作或還在慢慢長大😂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與迷惘的K拉米
而且真的很純的本土推理小說還是偏少,大家都要掛勾社會派,或其實只是懸疑小說(廣義的推理小說?)但關注發展的議題好像還沒有很廣,八尺門的議題和主角選擇對我來講很厲害了。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與迷惘的K拉米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立志做類型創作者的人,很多人都沒有在大量攝取各種推理小說,甚至其他類型小說,埋頭苦寫而已。因此不會有流派,都沒在看別人寫什麼。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與迷惘的K拉米
會上和匿名人士聊到推理首獎的選擇。比如松本清張獎選出了阿部智里,是不是廣義的推理小說?這樣會不會比較有趣?——我的想法有兩個,一個是台灣推理獎項太少且圈子太小,競爭不夠多(同類型獎的競爭以致於需要區隔化行銷方面等等要考慮的事情沒有這麼複雜);一個是我覺得因為不是那麼多元,因此獎的選擇變得需要很慎重,因為可能攸關推理投稿者的選擇或推理長怎樣的想像,踩穩基本盤是可以理解的。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與迷惘的K拉米
(就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推理有抱團的成因😂 因爲獎項少很多人都是從這邊出來關係也較為緊密;就像以前角川輕小說大獎那樣子)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與迷惘的K拉米
回頭到前面第二點,除了時間,也還有「沒有賺很多很多錢的證明」,沒有極大成功作,不過這個我覺得還好,真正立志寫類型創作的人。應該比起錢,出發點應該會是對類型的好奇心和喜愛和感動吧(我的想像)
広本~β
(可否插樓?)(可以先等你發完再搭訕)(這回應可刪)
masayoguyver
有聽聞昨天活動中出現堆屍論,看來大家討論很熱烈?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與迷惘的K拉米
広本~β : 我講完了,本來想講一句抱怨😂 就是大家只是對故事需要一個懸念這件事開始有意識了,根本不是喜歡推理(我講了)
広本~β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與迷惘的K拉米 : 其實我只想說,我同意堆屍論,問題是堆屍建立在市場上,市場夠大才有足夠誘因吸引屍體作者。日本人口1.2億,韓國五千萬,台灣連韓國一半也沒有,很多產業就卡在這兒,很難直接複製日韓的產業鏈。
masayoguyver
好像靈媒偵探城塚翡翠吐槽過這點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與迷惘的K拉米
広本~β : 但也是滿期待有日本資金注入的角川小說獎,如果他們的評審可以納入廣一點的人,有更專業的類型創作者和評論家,應該可以長出很有趣的東西🤣 但台灣輕小說獎要有這麼多錢又願意投資的還是少,殘酷一點地講,無法用力堆屍的出版者的策略就是在獎項出來的作者中尋找可能可以發展的創作者,走小而精的路線。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與迷惘的K拉米
masayoguyver : 會上主要是說類型創作發展要蓬勃需要很多失敗的嘗試;以及談到另一個我沒有寫在前面的,就是純文學作家會來騎劫類型創作者的成果(韓國和台灣都有這個現象)
広本~β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與迷惘的K拉米 : 我也認同,就是「生命會找到出路」,只是我們很容易忽略一些關鍵細節,就像某些立委老將鬼滅掛嘴邊www
我想一步一步走,在穩定中找新嘗試就好。我也常常說,華文推理現在要有穩定銷量,跑寫實風(或東野路線)是最合理的,但當作者有固定讀者群,就可以任性一下寫些非主流的故事,尋找或拓展類型的邊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