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小鳥
@bird_2009
說
Sun, Sep 14, 2025 2:49 AM
Sun, Sep 14, 2025 3:17 AM
44
6
《神經可塑性》真的是可以推一下(注)。
以前的人認為大腦在長大後就定型,不能改變了,
現在的科學研究則推翻過去的理論,
告訴你大腦裡有上千億個神經元,
只要透過新的學習,永遠可以繼續成長跟改變
(下收)
Rewire-神經可塑性:用神經科學突破行為模式迴圈,終結焦慮、恐慌和憂鬱,實現最佳的心理健康
青小鳥
@bird_2009
Sun, Sep 14, 2025 2:50 AM
Sun, Sep 14, 2025 2:06 PM
神經元的工作就是傳達和連結訊息,讓每一個動作或想法形成一個迴路。
青小鳥
@bird_2009
Sun, Sep 14, 2025 2:51 AM
比如你早上起床,就會去上廁所、刷牙洗臉泡咖啡,
這一連串的行為和動作,是你大腦形成的「自動化迴路」,
讓你連想都不用想,
每天早上起床,你整個人自然就會這麼做。
青小鳥
@bird_2009
Sun, Sep 14, 2025 2:56 AM
Sun, Sep 14, 2025 3:15 AM
大腦的自動化迴路不只形成日常習慣,也會讓我們的想法、信念、價值觀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個自動化迴路。
對了,大腦迴路之所以會形成這麼多的自動化路線,是為了節省耗能,
青小鳥
@bird_2009
Sun, Sep 14, 2025 2:56 AM
不然大腦每天都要重新想一次「我早上起床後要先做什麼呢」?甚至每件例行公事都要重新想,那一整天都不要做事了
青小鳥
@bird_2009
Sun, Sep 14, 2025 2:58 AM
Sun, Sep 14, 2025 3:06 AM
問題來了,大腦其實無法辦別好壞,它只會按照你起心動念的指示,去把你所想的事情,走成一個自動化迴路。
青小鳥
@bird_2009
Sun, Sep 14, 2025 2:58 AM
Sun, Sep 14, 2025 3:09 AM
如果你的信念或價值觀,一開始就是走成一個負面思考、或是受害者情結的自動化迴路,
久了就很傷身傷腦,也會傷害你的人際關係啊~
青小鳥
@bird_2009
Sun, Sep 14, 2025 2:59 AM
Sun, Sep 14, 2025 3:06 AM
這本書就在告訴你,可以怎麼把對你人生無益(甚至是傷害)的行為模式迴路,重新導航一次,形成一個新的迴路
青小鳥
@bird_2009
Sun, Sep 14, 2025 3:02 AM
噗首的(注),是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前半部寫得的確不錯,後半部就有點拖台錢的意思(爆),對,作者的寫作迴路在那邊跳針
青小鳥
@bird_2009
Sun, Sep 14, 2025 3:04 AM
Sun, Sep 14, 2025 3:07 AM
還有,我上網查了譯者,原來是香港人,因為香港跟左岸有不少用語是共用的,以我學廣東話的經驗,很多詞彙其實是香港先有的。
但不知道的人,可能會以為譯者在翻譯時使用了一些支語,但他應該單純只是翻成香港用語。
青小鳥
@bird_2009
Sun, Sep 14, 2025 3:04 AM
基本上,這是一本不錯的大腦入門書,有興趣的人可以讀讀看~
♡蝦蝦♡
@Iami58
Sun, Sep 14, 2025 7:40 AM
謝謝介紹,感覺看前面就可以了(記下來😆)
青小鳥
@bird_2009
Sun, Sep 14, 2025 9:19 AM
♡蝦蝦♡
: 後面也不錯啦,不要被我影響,請堅持自己思考的腦神經迴路
載入新的回覆
以前的人認為大腦在長大後就定型,不能改變了,
現在的科學研究則推翻過去的理論,
告訴你大腦裡有上千億個神經元,
只要透過新的學習,永遠可以繼續成長跟改變
這一連串的行為和動作,是你大腦形成的「自動化迴路」,
讓你連想都不用想,
每天早上起床,你整個人自然就會這麼做。
對了,大腦迴路之所以會形成這麼多的自動化路線,是為了節省耗能,
久了就很傷身傷腦,也會傷害你的人際關係啊~
但不知道的人,可能會以為譯者在翻譯時使用了一些支語,但他應該單純只是翻成香港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