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藍青空
下午想到先記一下。

我是一直覺得電影版的聰實和狂兒會在一起,無論要花多少時間去確認,也無論是以什麼形式。
在《去家庭餐廳吧。》裡,狂兒在不影響聰實生活的前提下,只有「可以一起吃飯就好」的願望;而聰實,則是在確認「狂兒沒有死」(一個月沒見的問候是「你去死一死啦」,四個月沒見的問候是「還活著嗎?」跟憤怒一樣,聰實最毒的話語是最深的在意)之後,只想確認狂兒會不會又消失,他的潛意識裡,是希望自己可以做點什麼,好讓自己不再被這個男人的存在牽動--或者更準確的說,他想要確認自己,是否能夠讓這個男人永遠「存在」。

去唱卡拉OK吧
海藍青空
後者聰實還沒把握的時候,煎熬和挫折使他想放棄,因為狂兒連承認自己在意聰實,都自覺沒有資格,他只能因為聰實的需要而存在。這種「看不見」的錯過使聰實提出離別,狂兒當然只能同意。但即使如此,聰實還是無法抵禦想留住狂兒的本能,再經歷第14話象徵意義的切腹後,使聰實有了說出「我想一直跟你在一起」的勇氣。
海藍青空
狂兒回答「直到聰實君不需要我為止,我都會跟你在一起」的願望,和《去家庭餐廳吧。》一開始相同:只要可以一起吃飯就好。但化暗為明的意義,讓聰實確認了:狂兒會因為他的需要而「存在」。這回應了聰實一開始的焦慮:狂兒不會消失,狂兒願意給予自己「存在」的承諾。
所以《去家庭餐廳吧。》第17話,聰實終於能夠承認對狂兒的感情,「我喜歡他,而他還活著」是基於被看見的「確認」--在三年的分離後,花了家庭餐廳的時間,確認彼此的存在,與不可替代,那回應的是當年狂兒在現身後,對聰實說「我怎麼能丟下聰實君死掉?」在電影裡,是身在地獄入口、徹底卸下防備的狂兒回應聰實唱的「紅」、奉予真心與生命的告白。當年14歲被死亡衝擊的聰實,隔了三年「我以為你已經死了」的牽掛,終於能回到那一刻,對自己承認對狂兒的感情。
海藍青空
以電影來說,《去家庭餐廳吧。》會是一場跨時空的告白。
海藍青空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信心哪裡來的,大概是電影看太多次想到家庭餐廳情緒起伏太大情節走到現在已經覺得無所謂了。聰實比我想的還早承認,這就是很大的勇氣。
海藍青空
至於動畫,我二刷得有點艱難。看到這個噗稍稍有點共鳴:

@kanoukotsu - [去唱卡拉 OK 吧!集中]

雖然我不算是原作粉,不過看動畫那些福利的心情有些許類似。動畫有些增加的情節很奇妙地解釋了我無法理解的原作的情感(我還真的無法理解,我對原作的感受比較接近看社會發生沒有變成事故的事件,真的沒有當BL看待;我也沒有把電影版當BL,跟我最初寫的一樣,是接近純愛的忘年之交,有變成愛情的潛力但還不是),變成一種接近BL的合理;但有些情節就,我不太確定是為了放送福利,還是編劇真的認為那樣是角色性格的表現(以狂兒來說是負面的),或鋪陳情感的必要性。
海藍青空
這點大概要再看第5集才比較能確定。只是我對原作的卡拉OK與家庭餐廳的狂兒是否為同一人一直抱持懷疑。動畫也是。

我可能也要確定或許自己沒有那麼喜歡BL(?)。
海藍青空
海藍-觀影筆記 (@aldrwto.vfdue) on Threads

順便貼一下這篇回文。我覺得卡拉OK裡最接近家庭餐廳的狂兒是電影版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