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沼沙🌈
@2dsatsu
Fri, Sep 5, 2025 5:24 AM
22
7
和裝隨意說說
這幾年台灣開始有和洋折衷風格的穿搭討論
也陸續有越來越多人看到可愛的穿搭
從羽織開始入手搭配
再試著穿浴衣、浴衣和洋、小紋和洋
再體驗正式的和服著裝
再進而理解和裝文化
一切都是循序漸進,從入門到
坑底
入坑
狐沼沙🌈
@2dsatsu
Fri, Sep 5, 2025 5:27 AM
正因為是看到可愛好看的穿搭,而且是「自己努力一下就可以可愛」的程度,所以會被吸引到「想穿」這一步。
存了很多時裝秀的圖但一套也不可能穿的人就是我
狐沼沙🌈
@2dsatsu
Fri, Sep 5, 2025 5:30 AM
這個「想穿」的入門門檻,是很多日本現在的著付老師、和服業者超級努力不懈的事情。
因為規則多、不好自己穿、很難適應現在的氣候,是和裝最難普及的原因。
狐沼沙🌈
@2dsatsu
Fri, Sep 5, 2025 5:34 AM
非人為的部分實在是沒有辦法,人為可控的部分、相關從事人員現在不斷在原則與友善之間掙扎著,從二件式浴衣、太鼓結造帶、和改洋服等等可見一斑,畢竟「文化」可以被傳承才是首要要點。
狐沼沙🌈
@2dsatsu
Fri, Sep 5, 2025 5:45 AM
Fri, Sep 5, 2025 10:26 AM
從鎖國傳統政策明確(委婉)的日本匠人,在這幾年也開始鬆動讓外國人也可以入門,從這也可以判斷文化有多想被傳承的程度。
至少目前我們去日本可以很容易的預約到台灣著付師、有京友禪的台灣學徒、有出身台灣的舞伎(在秋田喔!)還有歐美奶奶著付師分享每天的穿搭。
狐沼沙🌈
@2dsatsu
Fri, Sep 5, 2025 6:39 AM
「入門」這個階段,正是因為很著迷的關係,會搜集各式各樣的訊息、圖像,是「被推廣」的時間,如果能得到對新手友善的訊息,那就會成為「同好」。
而入坑(開始學習技藝)的話,正因為會接觸到正統教育,因此知道許多規則的由來和原因,就會有知識去做出各種應對。
「知識」需要被傳承,但同時也是給身為修行者的提問——然後我們就又會回到噗一開始說的,「如何讓文化被傳承」
狐沼沙🌈
@2dsatsu
Fri, Sep 5, 2025 6:46 AM
Fri, Sep 5, 2025 6:46 AM
在學習著裝前,我曾有短暫的時間見習居合。
也是在那時候的前輩告訴我:日本許多的技藝,刀、薙刀、弓,並不完全是運動;茶道、書道、花道,也並不完全是藝術活動,一切都是禮儀的鍛鍊,更或者說是心智的鍛鍊。
身心靈都有合理的禮儀和「對自己」的規矩,才能驅動自己更臻完美。
狐沼沙🌈
@2dsatsu
Fri, Sep 5, 2025 6:55 AM
Fri, Sep 5, 2025 7:01 AM
也因此在和裝上的要求,以我自己對於稱為「技藝」的文化認識而言,是一種要求自我比要求他人更多的修行。
在他人開始第一步時,的確規矩重要、但有什麼是可以在規矩內幫助別人接觸這個文化呢?
身為修行者,我們或許該探討的是「規矩」的存在原因是什麼?起源於何時?在現代合適嗎?執行的理由是否還存在?
以及是否會阻礙文化的發展與延續(好沈重)
我就是那個曾經好恨為什麼神衣刺繡、男裝打版傳男不傳女的人
狐沼沙🌈
@2dsatsu
Fri, Sep 5, 2025 7:17 AM
Fri, Sep 5, 2025 9:13 AM
例如「補正」(把身形以毛巾或補正工具調整至適合和服的需求。)
其實是在1960年左右,因應日本舉辦奧運、希望能將和服文化表現給世界,做出符合當代審美的新需求。在明治大正時期的照片,市井間大家穿著和服的模樣很明確是沒有補正的。
又例如被視為大忌的左衽(死裝束)
在日本的服裝史上,於古墳時期的時間點左右衽是不明確的,是由於漢文化傳來的關係,而後才都是右衽。
所以說服裝的規矩不可破這點,會希望自己永遠抱持適人適地、作為自己的修煉而不是去強迫他人,就什麼都好說
狐沼沙🌈
@2dsatsu
Fri, Sep 5, 2025 7:22 AM
但我自己也是有女性和服不希望要我用
女性著裝的方式
給生理男性穿的毛
好特定的毛
因為我個人審美和心情上無法接受
我不會把男生穿成可愛的美少女是最大的重點(待修煉但目前沒有規劃)
狐沼沙🌈
@2dsatsu
Fri, Sep 5, 2025 7:25 AM
Fri, Sep 5, 2025 10:29 AM
就,希望大家覺得和裝坑超有趣、一起來入沼!真的可以很簡單就讓自己有儀式感又可可愛愛漂漂釀釀
不要覺得我們毛很多很難相處就好
我的毛會努力針對我自己的!
載入新的回覆
這幾年台灣開始有和洋折衷風格的穿搭討論
也陸續有越來越多人看到可愛的穿搭
從羽織開始入手搭配
再試著穿浴衣、浴衣和洋、小紋和洋
再體驗正式的和服著裝
再進而理解和裝文化
一切都是循序漸進,從入門到
坑底入坑存了很多時裝秀的圖但一套也不可能穿的人就是我因為規則多、不好自己穿、很難適應現在的氣候,是和裝最難普及的原因。
至少目前我們去日本可以很容易的預約到台灣著付師、有京友禪的台灣學徒、有出身台灣的舞伎(在秋田喔!)還有歐美奶奶著付師分享每天的穿搭。
而入坑(開始學習技藝)的話,正因為會接觸到正統教育,因此知道許多規則的由來和原因,就會有知識去做出各種應對。
「知識」需要被傳承,但同時也是給身為修行者的提問——然後我們就又會回到噗一開始說的,「如何讓文化被傳承」
也是在那時候的前輩告訴我:日本許多的技藝,刀、薙刀、弓,並不完全是運動;茶道、書道、花道,也並不完全是藝術活動,一切都是禮儀的鍛鍊,更或者說是心智的鍛鍊。
身心靈都有合理的禮儀和「對自己」的規矩,才能驅動自己更臻完美。
在他人開始第一步時,的確規矩重要、但有什麼是可以在規矩內幫助別人接觸這個文化呢?
身為修行者,我們或許該探討的是「規矩」的存在原因是什麼?起源於何時?在現代合適嗎?執行的理由是否還存在?
以及是否會阻礙文化的發展與延續(好沈重)
我就是那個曾經好恨為什麼神衣刺繡、男裝打版傳男不傳女的人其實是在1960年左右,因應日本舉辦奧運、希望能將和服文化表現給世界,做出符合當代審美的新需求。在明治大正時期的照片,市井間大家穿著和服的模樣很明確是沒有補正的。
又例如被視為大忌的左衽(死裝束)
在日本的服裝史上,於古墳時期的時間點左右衽是不明確的,是由於漢文化傳來的關係,而後才都是右衽。
所以說服裝的規矩不可破這點,會希望自己永遠抱持適人適地、作為自己的修煉而不是去強迫他人,就什麼都好說
好特定的毛因為我個人審美和心情上無法接受我不會把男生穿成可愛的美少女是最大的重點(待修煉但目前沒有規劃)
不要覺得我們毛很多很難相處就好
我的毛會努力針對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