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Bottle
「🚨儘管跨性別年輕人僅佔總人口的 0.05% 左右,但他們卻日益成為暴力事件激增的中心。

跨性別荷爾蒙與結合了精神疾病是一種極其致命的組合。」
Gays Against Groomers (@againstgrmrs) on X
-
存個圖,今天又一起教會兒童被槍殺的新聞 跨運 美國
BlackBottle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zYFChKXIAAOUy-?format=jpg&name=large
BlackBottle
「突發新聞:經確認,明尼蘇達州天主教學校槍擊案的兇手是一名名叫羅賓·韋斯特曼 (Robin Westman) 的跨性別男性。

這是性別意識形態導致年輕人極端化的眾多悲劇中的另一個。

毀滅性的。」
Gays Against Groomers (@againstgrmrs) on X
BlackBottle
「“他的動機尚不清楚”」
End Wokeness (@EndWokeness) on X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zX404EXcAESpjg?format=jpg&name=small https://pbs.twimg.com/media/GzX403-WQAAKDLC?format=jpg&name=medium
BlackBottle
「明尼阿波利斯市長雅各布·弗雷很清楚誰是這座城市悲劇中的真正受害者。當最新一起兒童槍擊案的兇手羅賓·韋斯特曼被揭露自我認同為跨性別者後,他現身電視節目談論『針對跨性別群體的仇恨』。」
ripx4nutmeg (@ripx4nutmeg) on X
-
影片備存
BlackBottle
承上:
「同時,BBC 並未提及韋斯特曼是跨性別者……但仍報導了弗雷的言論」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zYoRIRWcAABiVt?format=png&name=900x900 https://pbs.twimg.com/media/GzYoSp1WsAAMhoY?format=png&name=small
BlackBottle
「我們已確認,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天使報喜天主教學校槍擊案的兇手是一名 23 歲的男子,自稱是跨性別者。

這個瘋狂的惡魔瞄準了我們最脆弱的群體:正在參加開學第一場晨間彌撒的孩子們。這個病入膏肓的兇手在步槍彈匣上潦草地寫下了“為了孩子們”、“你的上帝在哪裡?”以及“殺死唐納德·川普”等字樣。

這種程度的暴力令人難以想像。我們向世界各地的兒童、家長、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基督徒致以最深切的祈禱。我們與他們同哀,祈求他們痊癒,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Secretary Kristi Noem (@Sec_Noem) on X
BlackBottle
「惡魔附身是真實存在的。其成果包括跨性別主義、反猶太主義、恐懼、自殺念頭、抑鬱症與謀殺。本頁文字翻譯如下:

- 「Кто?」 = 「誰?」
- 「Когда это закончится?」 = 「這何時會結束?」
- 「Помоги мне!」 = 「救救我!」
- 「Я не хочу。」 = 「我不要」
- 「Помоги」 = 「救救我」
- 「Убей себя убей」 = 「去死吧 去死吧」 」
Wasson Watch Co. (@WassonWatch) on X
-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zYYIy6WEAAHZeM?format=jpg&name=large
BlackBottle
承上,一開始只是看到這個評論想存一下:

Yuri Bezmenov's Ghost
「沒有意識的容器邀請著沒有容器的意識前來佔據。」
Yuri Bezmenov's Ghost (@Ne_pas_couvrir) on X
BlackBottle
--拉線。
///先不提惡魔啥的,但不是很意外:

「【在脫跨前選擇死亡(Death Before Detransition)】是一個自殺邪教的口號,其運作模式是將脆弱的孩童誘導成醫療依賴者,並說服他們別無選擇。」
https://pbs.twimg.com/media/Gou_-uOWMAAtYTz?format=jpg&name=large https://images.plurk.com/O8wNel242tupYt9RSB2i8.jpg
@BlackBottle - 「他們大聲說出安靜的部分。 【在脫跨前選擇死亡(Death Before ...
王大人 𓁹‿𓁹 ಠ_ಠ
蓋洛普分析,LGBTQ+認同比例上升與年輕族群有關,與年長族群相比,更多年輕世代的民眾認為自己並非異性戀者,尤其Z世代自認為LGBTQ+族群的比例,更高達23.1%。
BlackBottle
說到惡魔想起這個:

「人們將撒旦描繪成只渴求鮮血、混亂與屠殺的怪物。

但這幅諷剌畫實則掩蓋了他的真實策略。

路西法販售的並非毀滅,
而是解放

在他眼中,耶和華是將人類囚禁於血肉、桎梏與律法中的暴君。

物質世界被視作牢籠,《創世記》第三章的蛇被重新詮釋為解放者——賜予人類『智慧之鑰』的引路人,賦予人『成為神(be like God)』的契機。

這正是諾斯底主義、神秘學與新紀元運動的根基。
BlackBottle
「驕傲、自我神化,以及主張神性可被奪取而非領受的觀念。

這正是當年誘使基督捨棄十字架、就可以強取萬國的聲音。

因此當你真正審視時,路西法實為終極的諾斯底神學家。

他建構出顛倒的世界觀:驕傲是美德,反叛是覺醒,而耶和華才是反派。

其精妙之處在於:這套體系絲毫沒有撒旦的痕跡。

它看似英雄主義。
它看似光明、自由與自我賦權。

正因如此,人們才會深陷其中。

路西法的毀滅手段並非顯而易見的暴虐。

而是說服人類相信:他才是真正的救世主,而真神才是敵人。」
Donnie Discerned (@DonnieDarkened) on X
BlackBottle
王大人 𓁹‿𓁹 ಠ_ಠ : 所以一直有一說這是一種社會傳染
BlackBottle
【務要謹守,警醒。 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 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歷這樣的苦難。】
彼得前書 5:8-9 務要謹慎,要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咆哮的獅子,走來走去,尋找可吞吃的人。 ...
BlackBottle
「我在 YouTube 刪除影片的幾秒鐘前成功下載了明尼阿波利斯校園槍擊案兇手羅賓·韋斯特曼 (Robin Westman) 的日記影片(時長 20 分 37 秒 ).」
James McDaniel (@JamesMcDaniel) on X
-
影片連結備存
BlackBottle
「明尼阿波利斯槍擊案兇手羅賓·韋斯特曼的母親在天主教學校工作,兇手在那裡開槍打死兩名兒童:警方 Mom of Minneapolis mass shooter Robin Westman worked...
New York Post (@nypost) on X
加魯魯☆先回去送貨
「你的上帝在哪裡」
好哦,妥妥的(消音),這樣搞的用意到底是想怎樣,真是看不懂
BlackBottle
「『自戀(narcissism)』一詞常被濫用,但若想見識其真實面目,不妨讀讀槍手的宣言——這實質上就是自戀者的行事模式:
『不要以我的行為(此處指殺害孩童)來評判我,要以我希望你們如何看待我來評斷我。』
_s.a.m.e.m.e.m.e_ (@st_louis_stan) on X
-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zYIc17XEAA2xeY?format=jpg&name=medium https://pbs.twimg.com/media/GzYIf4-XkAAZzGr?format=jpg&name=medium
BlackBottle
「這或許是最令人惱火的自戀表現——槍手竟對「T」施以戀愛建議⋯⋯他從未意識到,有人可能不願聽取一名兒童殺手的意見。槍手對自身的認知依然停留在『值得傾聽的好人』層級。」

https://pbs.twimg.com/media/GzYJ1UlXMAABlca?format=png&name=small
BlackBottle
「從這個角度來看,你確實能將跨性別主義視為自戀型人格障礙——其核心在於個體自我認知(自認是真正的男性或真正的女性)與自然賦予的生理現實之間存在著不協調(此處雙關語非刻意為之)。
因此任何干擾此自我認知的行為,皆會引發自戀型人格的創傷。當自戀者感知到自我認知遭受威脅時,便會驅使他們摧毀干擾源——在此情境中,這股威脅很可能會被他視為是上帝本人透過教會信徒所發動的攻擊。」
BlackBottle
下面:
TaraAnnThieke「這是『愛就是愛』和『要善良』的長篇版。美好的事物變得空洞無物,披上了一層皮,讓說話者可以隨心所欲地變得邪惡、瘋狂和仇恨。美好的事物被剝奪了定義,取而代之的是感覺(feeings)。」
/
st_louis_stan「如果我告訴你要善良,我怎麼會是個壞人呢? ? ?」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請記住,跨性別主義本身是一種禮儀性的自殺形式——據稱透過摧毀天然自我,如同鳳凰從灰燼中重生,使人得以『誕生』,而天然自我最終不過淪為一個『死去的名字(dead name)』。」
Michael Knowles (@michaeljknowles) on X
-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zZF_A-WcAAoJ8W?format=jpg&name=900x900
BlackBottle
「在脫跨前選擇死亡❤️」
/
「這正是明尼阿波利斯教堂兒童槍手的信念。在其宣言中,他專門留出一頁表達對性別轉換的遺憾(當時他仍是未成年人),但聲稱為時已晚,並宣稱自己將殺戮至死。

在脫跨前選擇死亡(Death before detransition)」
Andy Ngo (@MrAndyNgo) on X
-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t3fd8BXUAA254P?format=jpg&name=large
BlackBottle
承上:
Andy 「這位跨性別激進派表示,他將購買一台紅點鏡,用在他的槍上來對付我。」
BlackBottle
承上相關:
「今日明尼阿波利斯教堂基督徒兒童遇害事件,發生在極左跨性別宣傳浪潮高漲的背景下——該浪潮鼓動『跨性別法西斯』及其他左翼分子拿起武器,殺害恐跨者與『法西斯分子』。

他們的目標:基督徒與保守派人士。

多年來我持續警告並揭露此現象,卻遭自由派媒體斥為謊言,更成為極左派死亡威脅的標靶。」
Andy Ngo (@MrAndyNgo) on X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zYTkdXW8AA4Usm?format=jpg&name=large https://pbs.twimg.com/media/GzYTkdSXYAEaMGP?format=jpg&name=large https://pbs.twimg.com/media/GzYTkdVW8AAAr-G?format=jpg&name=900x900 https://pbs.twimg.com/media/GzYTkdYW4AANUGS?format=jpg&name=large
BlackBottle
「每天都有人鼓勵跨性別極左派激進分子拿起武器,以使他們毫無根據的偏執、反社會人格和精神病併發症合法化。」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zYV8pUWsAAQr_N?format=jpg&name=medium https://pbs.twimg.com/media/GzYV8pSWwAAkSZm?format=jpg&name=large https://pbs.twimg.com/media/GzYV8pOXAAACMdP?format=jpg&name=large https://pbs.twimg.com/media/GzYV8pVW0AAVWnV?format=jpg&name=large
BlackBottle
「根據我自身的經歷,大多數最終加入跨性別群體的人打從一開始就都是圈外人:感到尷尬、受欺負、遭排斥。對他們而言,跨性別身份認同賦予他們歸屬感,卻也滋長了對主流與正統群體的怨恨。

三十年前我進行改變性別時,尚未摻雜意識形態色彩。那純粹是個人抉擇,而非政治聖戰。如今社群已浸染激進行動主義,一旦有人擁抱這種思潮,往往隨之升級:透過極端身體改造深化轉換,並藉武器與暴力符號深化政治立場。

由此來看,跨性別者發動的槍擊案並非突發事件,而是將身份轉化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所催生的暴力終點。

我希望能找到出路。但這種意識形態只會越來越根深蒂固,受到主流機構的庇護。曾經看似對個性的追求,如今卻已固化為一種激進的邪教。我不認為這股狂熱會很快消退。」
HeterodorxPodcast🍂🧑‍🦳 (@heterodorx) on X
BlackBottle
「單靠心理學無法治癒跨性別危機;它只會助長謊言。頂多是治標不治本:用藥物緩解症狀,卻不觸及根源疾病——靈魂與造物主疏離——的持續蔓延。更糟的是,心理學淪為性別意識形態的宣傳工具,將困惑混亂安裝上『身份認同(identity)』的名字,將殘害身體包裝成『醫療手段』。人無法透過切斷真理/現實(truth)尋得安寧,任何療法都無法改寫上帝創造人類為男為女的事實。沒有上帝的心理學,猶如暗房中的鏡子——映照的盡是扭曲,而非真實。傷口化膿,絕望加深,靈魂迷失。唯有屬靈真理能恢復完整。
BlackBottle
「這現象亦不限於性別領域。當心理學被奉為婚姻、家庭或生命意義的終極權威,便將生命最深層的疑問簡化為技巧與應對策略。夫妻們被教導溝通訣竅,卻遺忘了婚姻盟約的真諦。父母獲得行為追蹤表,愛與權威卻隨之消逝。靈魂渴求真理、忠誠與恩典,心理學卻以理論與潮流來做解答。它確實能協助診斷模式——我並不否認——但若無上帝,便淪為空洞的建議。人類不是待解的謎題,而是待救贖的靈魂,唯有回歸精神層面才能解答本質問題。」
Oliver (@OnlyFormHolds) on X
BlackBottle
「請舉報該帳戶,據稱該帳戶由非常令人不安的跨性別男性管理。」
Genevieve Gluck (@WomenReadWomen) on X
-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dHkDeuXQAAFLTQ?format=jpg&name=large
BlackBottle
「一名 10 歲的目擊者描述了明尼阿波利斯學校教堂槍擊案:

“我的朋友維克多——他壓在我身上,確保我的安全,結果他被擊中了。他真的很勇敢。”」
Fox News (@FoxNews) on X
-
影片備存
BlackBottle
「在明尼蘇達槍手宣言的第9頁,他聲稱後悔讓自己被跨性別主義洗腦,並稱其為一場『鬧劇(charade)』。

『我厭倦了自己的頭髮,想把它剪掉。我之所以留著,純粹是因為這是我最後一次做為跨性別者的偽裝(charade of being trans)。我受夠了跨性別身份,真希望當初自己沒被洗腦。但現在剪頭髮會是一個令人羞恥的挫敗,更可能被視為性格異常的跡象而遭舉報。」
FRANCIS AARON (@FrancisAaronUK) on X
-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zayCs-WEAARkPm?format=jpg&name=large
BlackBottle
「這兩個可愛的孩子在學校被跨性別恐怖分子殺害。

民主黨不希望你為他們和他們的家人祈禱。

為他們的家人祈禱🙏🏻💔 」
Libs of TikTok (@libsoftiktok) on X
-
截圖: https://pbs.twimg.com/media/GzelHO9WYAAKIBc?format=jpg&name=large https://pbs.twimg.com/media/GzelHO7WcAAFQWP?format=jpg&name=small
BlackBottle
「這些是跨性別暴力受害者的無辜面容:

10歲的哈珀·莫伊斯基(Harper Moyski)遭謀殺。

8歲的弗萊徹·梅克爾(Fletcher Merkel)遭謀殺。

13歲的恩德雷·岡特爾(Endre Gunter)手術後正在康復。

12歲的索菲亞·福查斯(Sophia Forchas)在加護病房為生命奮戰。

還有更多受害者正在康復中。

僅僅因為他們參與了彌撒、向我們的主與救主耶穌基督獻上感恩與讚美。此乃惡魔勢力所為。請為他們祈禱。

『主啊,求祢醫治傷者,安慰哀慟者,賜予力量給予受苦之人。保護無辜者,以祢的光驅散黑暗。阿們。』」
Benny Johnson (@bennyjohnson) on X
-
https://pbs.twimg.com/media/Gzevh5_XcAARelZ?format=jpg&name=medium
BlackBottle
「在明尼蘇達州發生跨性別學校槍擊案的前一天,馬薩諸塞州也發生了槍擊案、一名跨性別活動人士開槍打死一名在送孩子上學後的父親而被捕:新聞連結 :【Massachusetts trans activist arrested in fatal shooting of father after school drop-off just one day after Minneapolis trans massacre】 」
Jack Poso 🇺🇸 (@JackPosobiec) on X
BlackBottle
「Powerful 」
Jack Poso 🇺🇸 (@JackPosobiec) on X
-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zeTk9nXoAA4qEt?format=jpg&name=large
【「我永遠不會變成女孩!」 / 「但你可以成為大屠殺的兇手!」 】
王大人 𓁹‿𓁹 ಠ_ಠ
COVID-19 or video games': Expert explains Robin West...

雖然他在日記裡頭寫是因為跨跨運動,但這絕不是事實,而是因為打太多電動導致
BlackBottle
「各位請暫停手邊工作,看看這段影片。
CNN主持人試圖淡化針對基督徒的攻擊激增現象,並散布跨性別槍擊事件的虛假數據,但塞巴斯蒂安·戈爾卡(Sebastian Gorka)當場揭穿她並徹底駁倒。
『您採用的數據源自主流槍枝暴力事件——即毫無意識形態內容的幫派衝突。若剔除芝加哥、洛杉磯、底特律街頭的幫派暴力,數據量將大幅縮減。』

『因此聚焦校園大規模槍擊案,特別是基督教或天主教學校,數據樣本將截然不同。請勿混淆不同數據統計來達成政治目的。這起攻擊具有意識形態內容,這正是恐怖主義的本質。它並非源於某人未能達成毒品交易。』
BlackBottle
『恕我無法採信CNN的統計數據。明白嗎?過去十年CNN在各類報導中屢屢失準,無論是散播俄羅斯干預選舉的謊言,還是聲稱我國邊境開放等謬誤。所以請原諒我不輕信你們的數據。』

幹的好,@ SebGorka 」
Benny Johnson (@bennyjohnson) on X
-
影片備存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我剛離開明尼阿波利斯,有幸與多位悲痛的家庭會面,聆聽他們對逝去孩子的追憶——特別是哈珀(10歲)和弗萊徹(8歲),他們在聖母領報學校槍擊案中不幸離世。我還見到了另一位美麗的女孩,感謝上帝,她正在康復中。我們深入交談,但所有家庭都提出兩項迫切的請求:

首先,為索菲亞祈禱。她至今仍每日為生命奮戰,祈求她康復無虞,祈求腫脹傷口能得到控制,也祈求她的父母、醫護人員能獲得力量。

其次,請勿聚焦槍手,而要銘記那些被奪走的寶貴生命。我得知哈珀的笑容能照亮整個房間,她熱愛與父母同遊國家公園,初領聖體禮服下的她格外美麗;弗萊徹則活潑好動,熱衷美式足球與籃球,更擁有一頭令人驚嘆的濃密秀髮。

是的,他們被過早地從家人身邊奪走。但這短暫的生命,已在無數愛他們的人心中刻下深刻印記。讓我們將應有的關注,給予這些孩子們。」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想像一下,因為你想捍衛兇手的跨性別意識形態,孩子們在教堂外被謀殺,而你卻在教堂外抗議。

噁心。真的噁心。」
Bonchie (@bonchieredstate) on X
-
雖然不太想存但也算是一個續…影片備存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