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跑四次的怪物心從去年十一月帶到現在終於結束惹。難得時間跨度這麼久玩家還能維持熱情甚至讓故事越來越精彩,覺得很開心。
在故事中,角色們各自成為心靈死去的大人了。
Alice
這團其實我本來超級沒勁:玩家本來都主要玩DND、我對民國50年代很不熟、玩家又有人是軍人所以完全不能碰白色恐怖議題、全團的時間交集又只有週日早上。

但我覺得這是個挑戰,所以還是嘗試了。

那個時候的著眼點是:有什麼青少年議題是現代不常出現但那個年代很常見的?我想到了舊時代的家庭觀。搭配上玩家創角的主軸霸凌議題(一個霸凌者狼人與被霸凌致死的食屍鬼),成為故事的主幹。

一開始覺得自己的節奏有點被玩家帶跑,因為我讓玩家打了起來,他們拚得你死我活,我當初還在自己的帶團小筆記上寫了「不要讓玩家一直打下去」XD。

第一次團務後,瓊瑤阿姨去世了。雖然這樣說很不厚道,但我當下想的是「BINGO!就是瓊瑤阿姨XD」我在那幾周內,重新讀了《窗外》和《煙雨濛濛》,也讓這些瓊瑤經典元素出現在團裡。
Alice
後來,志棋77又出了影片講竹聯幫是怎麼崛起的。我本來沒什麼興趣,但看了以後發現竹聯幫原本是讀書會,覺得這個主題超級適合團內的情況,又舉辦了一場《狂人日記》讀書會,讓這個東西加進了團裡。

再加上一些民間故事和鄉野奇談,總覺得50年代就該有點虎姑婆之類的東西,就這麼東拼西湊,一路邊玩邊東看西看組合成這次團務。可以說時間跨度長默默變成了優點。

也很感謝玩家捧場。最後一次團,看玩家都RP得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覺得很有成就感。玩家喊出「我要的家就是我們三個人!」的同時,我也想到了自己爸媽離婚時經歷了那些事;玩家對父親喊出「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的同時,我也想著我也不知道我媽把我生下來幹麻。凡此種種,其實我是很觸動的。
Alice
總之我認為跑團和帶團很像是在煮菜。大家從自己的冰箱裡面拿出各式各樣的材料,調整火侯和烹調手法,在不同的時間加入不同的食材來煮出料裡。如果沒有材料的話,好像就有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另外最近跑到團務體驗很好的主持人,我發現他們在各式各樣的玩家面前都能不急不慢地掌握自己的敘事節奏,讓我學到很多。這讓我在這次努力嘗試著按步就班地說故事,不要急、不要慌、不要被玩家的脈絡帶跑,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希望以後自己做為主持人,還能好好記得並鍛鍊自己的底氣。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