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果🫐藍莓口味
拾骨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我之前是有聽過這種土葬幾年後撿骨放到靈骨塔的習俗,但不知道是哪一個族群的習俗

維基百科寫說福州人、客家人會這樣做,各位客家人家裡有在撿骨的嗎?
貝果🫐藍莓口味
我祖母是有撿骨遷去靈骨塔,但那是因為公墓的地要收回了,所以一定期限內得遷葬。我家族算拖很久的 (家族習性),所以去撿骨的時候公墓只剩下一個一個的坑,坑裡留著吊掛用的繩子事後燒掉留下的灰

我弟就唬我說那是墳墓裡面的居民自己破墓出來走掉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不記得棺材本身是怎麼處理的?留在原地嗎?墓碑印象中是當場砸破之後留在原地,但我實在不確定記憶對不對。也才大約十年前的事
貝果🫐藍莓口味
我爸爸那邊因為只能追溯到曾祖父,沒人知道曾祖父是從哪裡跑來的,只知道大概是彰化另一個鄉。但也說不定是亞特蘭提斯來的

總之我爸大概是閩南人,只是不知道算泉州還是漳州,也說不定是被同化而講閩南語的客家人,誰知道。然後連這短到不行的族譜都能遺失,說是借人之後就沒還 (族譜還能借人?) 所以我家是沒有族譜的

我媽那邊就有完整的族譜了,應該在舅舅手上
回歸的蒼藍星★污
我記得有專門職業叫撿骨師,yt有介紹的影片
弦上鶯
我家以前有
貝果🫐藍莓口味
弦上鶯 : 我記得妳家是閩南人對嗎?
弦上鶯
貝果🫐藍莓口味
回歸的蒼藍星★污 : 有的,撿骨那時有請撿骨師和地理師來
漢堡薯條
泉州三邑 家族廟往前2代到開台就是金斗甕
那邊其他的公墓也看得出來很長的就是棺材還在裡面,還能土葬的時候撿完看原地重蓋或是另外找新的,現在看到幾乎都是撿去塔裡面然後把墓碑敲破
貝果🫐藍莓口味
啊忘了講,會發這噗是因為看到悠喵轉這篇,同一個墓輪流土葬
吃唇膏就飽了💄 (@heyeeeee_itsme) on Threads
貝果🫐藍莓口味
漢堡薯條 : 喔喔還有原地重蓋、把甕再埋進去這種作法,我以前有聽過但一時忘記了
ㄌㄐ@高雄羅馬人
我父輩家族是漳州人,之前不知道為什麼掃墓都沒去掃阿公的墓,只會去拜曾祖父母跟阿嬤的,因為阿公是在我爸爸還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當時是土葬,而我曾祖父母跟阿嬤是近二十年才去世的,當時就直接火葬進高雄的金寶山了,比較知道葬在哪裡,阿公的墓可能在我爸爸他們小時候會去拜,但長大之後就沒人會大老遠跑到台南鄉下拜他。結果高中三年級還是大學的時候,有天突然想到掃墓都沒拜阿公,就想說那去看看好了(很突然)還跟親戚確認了一下位置在哪裡,結果到了台南的公墓後,發現阿公的墓好像發生過水災之類的,上面的土丘有一部分掏空了,因此有一個大洞可以看得到一點點裡面箱狀的結構,因為這樣不得不處理
ㄌㄐ@高雄羅馬人
後來就有請所謂的撿骨師來處理,印象中聽我爸爸講挖開來之後,因為我阿公的屍體好像有一部分泡在水裡面,所以腐敗不完全,是直接在現場燒掉然後撿進骨灰罐裡面,後來就也遷到金寶山裡面了,本來的土葬墓就是敲碎墓碑。
不過這種情況好像跟貝果提的不太一樣,那種土葬一陣子之後,將骨骸重新收拾到骨甕的,好像客家人的墓很常見,他們會有個家族墓地,形狀像個小房子,墓碑後方的後門打開之後裡面放著一罐一罐家族的人的骨甕。我們家真的要不是真的因為發生蔭屍事件,基本上土葬的人就是一直葬在原地的,不會特別拾墓
貝果🫐藍莓口味
ㄌㄐ@高雄羅馬人 : 照這樣說起來,還是放在靈骨塔比較不怕淹水等天然災害
弦上鶯
其實兩邊會互相影響,隨著時代改變,衛生觀念也有改變。
大家發現客家人這個方式土地肥沃(肥料)以外,祭拜祖先的家祭可以到衛生環境,也不會有寄生蟲等等問題。
星泠
聽說以前有白髮人不能送黑髮人的習慣,所以年輕一輩的過世時是由法師(?)帶著小朋友送過世的黑髮人土葬,墓碑是簡單用磚頭之類的刻上名字。
等到能撿骨的時候,那些墓碑早就被颱風各種摧毀了,誰敢撿骨?可能會撿到別人家的欸w

貝果住的天龍國鄉下附近就有這樣的沒人撿骨區,我貪圖涼快走在旁邊小路遇到靈異事件就是另一回事了,那應該是我求生本能最強、人生百米跑最快的時候。喔,還有從來沒那麼喜歡太陽過。

也有傳聞說以前挖土機上去三次翻車三次,因此就沒動那附近了。
星泠
我應該只能確定父母兩邊都沒客家血統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