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ntia M.
閱畢《希望教育學》,大約三週時間,在三本(以上)的書之間的來回跳躍。

https://images.plurk.com/6M1PYK4lzqmOo9qjoN09CB.jpg
翻譯也好、翻譯與原文或其他語言的對照也好、兩邊歷史語境與文化背景各自延伸的也好,這一切濃縮的起頭大抵都得回到2023年10月的衝動,對於「知」與「不知」之間極度不平衡的衝動。
抵達2023年10月前面的幾個月時間,氣沖沖地醞釀了一頓,然後不容他人質疑地以言語和行動說明:沒有阻攔。不過雖然這麼說,也還是在活動開始的前面幾天,心驚膽跳了起來。
Cleantia M.
@cleantia_m - 人生第一次的文學營XD(沒有當作培訓的報名但卻成為拓展眼界的參與)
當時的畫面歷歷在目。去年也有報名,但因故沒有完整參與XD
Cleantia M.
@cleantia_m - 跨 越 語言的…… 一 代 無 根 的…… 一 代 一代, 又一代 (霧裡晴...
閱畢的感想,最貼近的濃縮,應該是這樣的吧!

21年底回臺,就一直在「等」。等什麼?等自己能更融入地理解環境的時候到來。然而環境是動態的,在其中的立足若是固有,也難以與他者蕩漾。
Tudo no mundo começou com um sim. Uma molécula disse sim a outra molécula e nasceu a vida. 那種說著同個語言,但無法觸及到對方,對方也難以真正認識自己的感受太不舒服了。可是回來讀中文書說實在也沒有多舒服,在文法上很是適應不良,語句結構、用字遣詞、blabla。

好加在過了一年多,現在是好多了。
Cleantia M.
不僅是單純的「語言」的不熟悉,而同時包含那項語言背後的種種。最近和人討論到中文是高語境語言,一開始對方不以為意,後來反饋,他在海外的經歷裡面,有些情境上的重疊之處,直到現在保有跨國連結時還是會讓他困惑。

我不懂的便是這個。我沒辦法透過語言「辨認」這個語言背後的社會與其階級去認知一份架構。太難了,我不會說臺語。
Cleantia M.
「我不會說臺語。」,這句話的重量是這樣的XD
Cleantia M.
當然,最先的還是我的中文很糟,儘管這陣子有幸認識本科出身的夥伴協助釐清那份我認知的「糟」其實是對方認知框架內的「應該要→不貼近這個框架便是不好」。
Cleantia M.
最近收到一條深藍底的點點長裙,下面綴著綠紗滾邊。寬鬆舒服、優雅也活力,當作常服穿,結果不小心染色了。

但剛好場合也沒多嚴肅,就沒換掉。發現在透明的水杯底,點點會變大耶,就像顯微鏡一樣。看到了不同的世界的感覺。
Freire的說法很有趣:閱讀世界。在閱讀其著作去認識、了解他之前,我只知道巴西的Literacy教育很重要,「地廣人多識字率難以普及」,就只有想這麼多。
Cleantia M.
但大學時學到的Literacia的概念又不太一樣,只是說不上來——可能在葡文裡可以,可是在中文裡不行的那種說不上來——說不上來是哪裡相同,又哪裡相似。還跟人討論過我認為「臺灣的識讀」跟「巴西的識讀」不一樣。
這次用中文讀巴西人寫的書,比較能理解了。原來是這樣呀。解惑了好多呀。
Cleantia M.
(吉他版)陳潔民台語詩〈無人聽的歌〉-臺灣心民歌詩走唱團
打了一些字居然被自己按不見了!熬夜看書也想不起來了!(ㄟ

總之好像可以更完整梳理與回應了。原先好煩躁的,沒想到生日的驚喜是這樣的呀。
Cleantia M.
這句話對我很有幫助,想分享給你:「如果沒辦法愛自己,跟誰在一起都是流浪。」
By~啟點文化 啟點文化 - Turn-Key Solution

對重組家庭、留學生、移居者與各式各樣的身份來說都很受用的一句。
在短暫的離開後回來看到的畫面,是伴侶側著往左邊斜躺,然後洋芋片側著往右邊斜躺。這樣莫名其妙的默契也是可愛的吧XD
Cleantia M.
好了,睡覺!Parabénsss para mimmmmm
Cleantia M.
-

超好笑,邊寫洋芋片邊睡一下叫一下,想說可能需要拍拍或者塞個奶,沒想到他居然變換各種姿勢之後滾到老爸身邊,然後翻身坐起來……靠在老爸背上仰頭望天 ??(眼睛並沒有睜開)
伴侶:(轉頭)3.3??←沒有戴眼鏡的臉

然後洋芋片彷彿確認了什麼,就這樣……倒下去,跟爸爸一起躺爸爸的枕頭了……
亜希子・Akiko
變換各種姿勢wwwww
感覺真可愛
我們家小寶寶也是各種花式翻滾,我已經陪睡都陪到放棄去哄睡他,只是躺在旁邊靜靜的陪他左翻右翻翻翻到他喜歡&自己默默睡著
Cleantia M.
亜希子・Akiko : 而且他們有自己的語言,邊翻翻邊說話好有趣呀!
彷彿有一個情境?之類的東西嗎?(想想我小時候好像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就能玩得很開心ww 偶爾再確認一下身邊的爸媽是否安好、有沒有關注自己,就很舒服了XDD

&自己睡著太棒了吧 ~~ 而且睡前的親子時光 有種一起建立起來的儀式感的感覺 ~
洋芋片在四五個月的時候,有一陣可以自己滾滾睡,我想說可以解放了,後來打針又回來黏、需要哄睡。最近邁入七八個月,反而不想要駝獸們主動地哄了……改成「瘋狂蹭臉」模式,爬到誰身上然後把臉埋到胸膛一直摩擦,示意想睡了
Cleantia M.
解讀寶寶語很好玩,不確定是不是剛好我對語言有興趣又或者他人的使用者體驗剛好對自己的專業又是相輔相成。
不過真要這樣說,倒不如說是,本來就喜歡觀察這些,湊巧選到一個可以輔助更細節地分類的科系罷了XDD

這幾天有點心理上的疲累,在確定外部刺激夠多的情況中嘗試生理上多休息了一點。
了解自己的運作模式好重要呀。之前跟人討論過這樣運作模式的樣貌,對方覺得不大合理,但我只是想說每個人的特質與狀況都不一樣,不是只有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才是「正確」的。

ㄚ就……接收到就會被納入資料庫內轉化……我也不想這樣,可是只要有與人對話就會開啟開關……但可以保證絕對會輸出什麼,形式不拘,總之一定會輸出什麼。
Cleantia M.
給這位討論得太沒勁了,對方的意見沒什麼建設性(ㄟ),回來研究後面這段的具體化,反正也是會用到。

「(目的)不是為了他人」的這個起心動念蠻重要的,在中間探索遇到的各種困難中,靜下心來回應煩躁,注意到:假若是為了自己,那麼「自己」這部機器的保養優先度便會提高。
煩躁的歸煩躁、趕進度的歸趕進度,有些是外部的投射,然後自己再接回來放到自己身上的投射。去辨認這些要花很多時間與心力練習,在其中做出選擇又是一門難事。不過當練習到一個點時,除了視野相對清明,要做到「課題分離」,也相對簡單了一些。

沒想到上半年就差不多把原先預計用一整年處理的議題處理得差不多 看來下半年可以繼續前進了 ~
Cleantia M.
看到人分享幾歲要做什麼事的目標管理清單,雖然二十後半才開始寫可能算比較晚?但感覺蠻不錯的,也更宏觀地回應了前陣子基於處理事情延伸的彙整表格的敘寫。

也發現居然有人也會像自己一樣去分很像的詞彙的定義,並且是被廣泛的他人所接受的。之前稍微彙整過,現在大概可以更新了。想做蕾的語彙字典!(嗯?
Cleantia M.
理論的實踐與接觸或接觸與實踐也可以有一個統整。這部分整理過蠻多波的,只是要如何更具體且簡單明瞭地把很多層面囊括進來,讓我很困擾。(只好做一下放一下)

然後身邊真的好多人在瑜伽,而且回饋很實際,自己體驗起來也不錯,可能也可以試試看去學了XDD(沒有在生活中養成習慣就很難持之以恆的人)
Cleantia M.
再然後,我的視力 多虧了洋芋片夜醒+白天生理上疲累的狀態,目前的作息……跟著洋芋片休息,然後凌晨再規整,做一些每日筆記……XD

需要好好保養一番,按摩什麼的。晚餐後按一些穴位好痛 (雖然不小心讓婆婆覺得選物效果神奇+公公感到選物價格實惠,這也是另一個成就就是了)
Cleantia M.
使用布尿布半年,長輩開始會唸怎麼客廳的布尿布不夠用了,我的大進步!!

也用另一個角度切入了二手物(雖然重點是便宜這塊XD 我個人還有「沒體驗過,不知道怎麼選擇,不如體驗看看別人篩選過的選擇吧」的議題),應該慢慢可以再進到整理了!YA ~~~
也希望長輩好好注重自己,無論是生活空間或者其他。釐清想要跟需要,才有辦法更 ~ 靠近自己呀
Cleantia M.
「想要的入手途徑複雜,但價格便宜,跟入手途徑簡單可是價格比較高的同個物品,就看你要選哪一個了」的判別事件計畫通(搓手手)
Cleantia M.
最近也有種可以寫東西了的感覺。也想整理世界觀的細節。
Cleantia M.
這句話對我很有幫助,想分享給你:「心懂了,是一瞬間的感悟,卻得花上一生,撐過一次次的挫折!狀態,無法固定,心態,可以溫習!」
By~啟點文化 啟點文化 - Turn-Key Solution

酷XD
Cleantia M.
原創臺語歌詩《浮動》(陳潔民詩曲彈唱)臺灣心民歌歌詩走唱團
〈無人聽的歌〉,後面想接的,或者前面延伸的,大抵是〈浮動〉吧!
Cleantia M.
-

找東西翻到這噗,更新一下:洋芋片這週!也開始自己滾滾睡了……XDD!!(久違地)
Cleantia M.
但跟之前不一樣,之前是真的滾了就睡,或者睡著在滾,這次是仰賴「滾動」這個動作,哄自己睡覺耶……他還會唱歌(發出一個很像keroro的共鳴聲)?!

有時候可能滾到睡意滿75~85%,需要一個助力再往前一點,會翻到我們身上,用腦袋輾過腦袋/肩膀/肚子,然後仰頭躺著,哭哭或者亂叫(這應該算在說話?)或者唱歌。我擔心他的脖子會不舒服,但他好像挺好的。
然後睡著之後,半夜會自己坐起來,通常哄一下或者塞個奶可以睡回去。不過今天凌晨,居然跑來親我們(把整張臉貼上來糊口水在額頭、眼睛、鼻子、臉頰,有時候是頭髮或耳朵或脖子上,大概是他認知的我們親他的方式?),叫我們起床……XD
Cleantia M.
我們也慢慢理解新的寶寶語了。阿公會坐著招手跟洋芋片說「來來來 ~」,有一個旋律感的聲音,有一天吃飯的時候洋芋片突然一直招手,我以為他在揮手練習說掰掰或者你好,問要不要再吃一口?洋芋片招手,才意識到,原來這是「還要」的意思

但有時候大人不在那個食物情境裡,也不是每次都能get到,哈哈哈XDD
Cleantia M.
之前要學寶寶手語,後來太忙沒有記完整,另外是其他人也要能有相應的認知去互動溝通,整套做起來太累了,就放洋芋片自然發展。

這幾天發現爸爸很好玩,大概是大玩具?的感覺?媽媽太無聊的時候會用抱怨的聲音說「爸爸、爸爸」或「爸爸爸 ~」。然後昨晚睡前突然跑到爸爸的位置(伴侶那時候在樓下開會),說:爸爸、抱、媽媽。
不知道這到底是一個完整的句子還是怎樣……平常是會說「爸爸抱抱」、「媽媽抱抱」,如果是完整句子,也太酷了吧?!
Cleantia M.
還有一個新進步是,洋芋片!可以!自己玩耍了!(感動)

小小時候其實也可以,但那時候很簡單,躺躺健力架,踢踢踢,就蠻快活。
這一陣子,七到九個月的期間嗎?開始分離期嘛。看到媽媽不在就會開始哭,昨晚忘記我去幹嘛,總之人不在(有跟洋芋片說),他就邊喊「媽 ~」邊哭XDDDDD
Cleantia M.
不過應該是在那個構築安全環境的狀態,我們測試了一下準備早餐/午餐的時候分兩頭,一個準備洋芋片的飯、洗奶瓶之類的,洋芋片知道我們在忙什麼後好像比較安心了。(另外是,他的領域又擴張了,現在看到誰走出客廳就會哭著追上去……XDD 有時候會爬到走廊上,剛好是銜接上樓或者到廚房的節點)

早上變成:伴侶做早餐、洋芋片坐餐椅吃早餐,然後我們交換進食,洋芋片邊聽音樂/故事邊跟玩具好友們玩耍、探索客廳。我們沒收一個原本要阻攔他卻被當成玩具的大障礙後,他無耐地自尋出路,去翻了軌道車盒出來玩。
???先生,那是您兄長的玩具,兄長大您快兩歲???
Cleantia M.
當然,洋芋片只是拿出來,然後再從袋子裡面拿出東西來,再嘗試啃袋子或盒子(他啃一個東西我們會跟他說不行然後沒收,拿替代的冰涼固齒器或者水給他,讓他確認自己的需求是哪一個),但在「裡面」和「外面」的認知上,超酷的XDD
Cleantia M.
BTW,洋芋片也不待木床了,他知道他在「裡面」……
Cleantia M.
他喜歡在木床「外面」玩……
Cleantia M.
蠻酷的啦,總之過一個月再看到之前的觀察,會發現有很多確實在前進的狀態,無論是哪個環節都是 ~
Cleantia M.
今天書到期,趕快看一看,下午活動順便出門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