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分享
Fri, Aug 8, 2025 2:58 PM
Fri, Aug 8, 2025 3:03 PM
9
13
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30年 勵馨曝6萬少女血淚史 - 報新聞 Mega News
從雛妓救援到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 勵馨翻轉兒少人權價值的30年行動
勵馨基金會 on Facebook
「【從雛妓救援到《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勵馨翻轉兒少人權價值的30年行動】
今年是《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立法30週年,勵馨基金會於8/8~8/10一連三天,參與衛生福利部於南港瓶蓋工廠臺北製造所舉辦的《向陽雛菊》特展,展現勵馨從成立少女中途之家、啟動反雛妓社會運動、提出民間版法條草案、推動立法遊說,到持續監督法案落實的行動歷程。」
兒少性剝削案件7年增2.2倍 影像申訴2年翻8倍 | 生活 | 中央社 CNA
兒少條例立法30年⋯性影像如同「數位人口販運」 衛福部以AI主動巡網 | 聯合新聞網
兒少性影像犯罪成長8.5倍!視訊裸聊、偷拍 男孩受害增幅大於女|知新聞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Fri, Aug 8, 2025 3:04 PM
@eunice6927 - 7/23 「民進黨立委范雲、林月琴、郭昱晴等人7/24與民團召開記者會,呼籲...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Fri, Aug 8, 2025 3:04 PM
「勵馨也將於8月12日舉辦『《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立法三十年研討會』,透過專講與跨領域對話,整合民間實務經驗與政府政策觀點,檢視過去三十年來台灣在兒少性剝削防制制度上的進展與挑戰,並思索下一個階段的防制策略與行動方向,持續為兒少人權發聲與努力。
▍她們不是自願 是社會的結構性受害者
1991年,勵馨基金會首次以流行病學研究方法進行〈雛妓問題大小之推估〉,結果顯示全台約有4.3萬至6.1萬名未成年少女捲入性交易。她們多數因家庭貧困、遭親人販賣、或陷入社會結構性的壓迫而成為受害者。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Fri, Aug 8, 2025 3:04 PM
▍社會行動與法案倡議 從萬人慢跑到民間草案立法
從1993年,勵馨發起『反雛妓華西街萬人慢跑』及多場街頭行動劇、公聽會、演唱會、下鄉宣導開始,以柔性、健康的社會行動突破社會禁忌。
勵馨更提出民間版《雛妓防治法》草案,經過兩年多的遊說與倡議,終於促成立法院在1995年通過《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成為台灣法制史上『首件由民間單獨提出草案、成功立法的案例』。
▍數位浪潮下的性剝削型態轉變,挑戰依舊存在
而三十年後的現在,兒少性剝削的樣貌早已轉變,不再是街頭拉客與坐檯的性交易,而是透過交友軟體、直播平台、匿名社群等進行兒少性影像拍攝、散佈、勒索等數位性剝削。
根據勵馨觀察,目前八成以上的兒少性剝削案件皆與數位性影像犯罪有關。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Fri, Aug 8, 2025 3:04 PM
▍下一個三十年,我們該怎麼守護孩子?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30年來屢經修法與制度擴充,包括增設中途之家、中途學校、社工陪偵、後續關懷訪視、性影像處理中心等,台灣已具備通報、救援與處罰的基礎機制。但真正的挑戰是兒少性剝削的形式、樣態不斷的轉變,但我們對兒少性剝削零容忍的態度不能改變,這部法就是對社會價值的重新校準。
『我們不曾停下腳步,勵馨的服務,也從未中斷。』從反雛妓運動、立法倡議到數位性別暴力防治,勵馨基金會持續推動以兒少為核心的保護行動,也將持續與政府、社會各界合作,從法律、政策、教育三面向共同守護孩子的身體與尊嚴,因為我們相信,孩子不是性消費的商品,國家與社會有共同的保護責任。」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Fri, Aug 8, 2025 3:04 PM
Fri, Aug 8, 2025 3:06 PM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更名並納入更多行為樣態的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自民國106年上路,當年兒少性剝削案件為1117件,此後逐年上升,在113年增加到3582件。其中各類案件,以拍攝、製造兒童或少年為性交或猥褻行為的物品自581件增加到3104件最多。
兒少性影像部分,今年1到6月就已有629件,散布於2102個網址,平均每個月共104.8件申訴案。與112年8到12月平均每個月12.4件相較,平均每月案件數增加了8倍多,申訴網址更成長了10倍。
衛福部進一步分析2025年1-6月兒少性影像案件629 件,扣除檢舉案件、勾選其他及不詳,案件視訊裸聊 35 件、偷拍案件共 31 件 (陌生人偷拍 18 件+熟識人偷拍 13 件)、情感詐騙 21 件、打工詐騙 17 件。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Fri, Aug 8, 2025 3:06 PM
Fri, Aug 8, 2025 3:06 PM
散布平台(2,102 個網址),常見社群平台包括Facebook、Instagram、Tiktok、META 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
值得注意的是,近 5 年兒少男性被害人比例由2020年的28.4%上升到2024年32.9%,增加幅度大於女性。男性兒少被害人被害類型,9成以上為性影像,其次為對價性交,從 7.71%降為4.4%,再其次為色情表演,從2.9%上升至 3.2%,坐檯陪酒幾乎很少。
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表示,性影像其實也是人口販運的一種,只是把實體的性交易,改成影像的交易。如今兒少性影像來源除了偷拍,還有一大來源是引誘孩子自拍,因此前端預防最重要的還是要教育孩子,不論對方用甚麼方式來交流溝通,都不可以拍攝性影像給任何人。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Fri, Aug 8, 2025 3:07 PM
因應犯罪手法不斷翻新,衛生福利部於2023年及2024年進行2次修法,除了加重刑責、增訂罪刑以嚴懲兒少性影像犯罪,並成立性影像處理中心,單一窗口受理申訴案件,加速性影像移除下架。此外也運用公私協力辦理兒少性影像轉碼比對移除計畫,透過與國際性影像資料庫之比對,預防性阻攔兒少性影像再度被上傳。
不過,現在部分外流之性影像無法成功下架之原因,大多是因為平台架設於境外,追查不易,且無通知管道之平台。對於無通知管道之平台業者,衛福部後續將積極督導地方主管機關依法限制接取。張秀鴛透露,今年下半年也會開始運用AI技術在網路主動巡查性影像犯罪,已經完成廠商招標。」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Fri, Aug 8, 2025 4:02 PM
Fri, Aug 8, 2025 4:04 PM
但是勵馨跟衛福部都支持跨性別運動、性別認同等等,容易被戀童癖性變態偷拍噁男去殘害未成年跟侵犯婦幼空間呢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Fri, Aug 8, 2025 4:06 PM
Fri, Aug 8, 2025 4:06 PM
法律系畢業竟先當社工!檢察官黃怡君救雛妓 今成辦案底氣|知新聞
黃怡君念完法律救援雛妓 任檢察官成辦案利器 | 生活 | 中央社 CNA
「黃怡君說,在婦援會工作的這3年,其實是後來作為檢察官辦性交易、性侵害和人口買賣案件的重要武器。不只讓她更能同理被害人,也因著能講出只有內行才知道的『術語』,讓她獲得這些孩子的信任;她甚至曾在辦案過程中遇到婦援會曾經救援的個案,因著這層關係讓她更容易突破,最終成功破獲人口販賣集團。
『法律其實是越訂越重,但問題是我們怎麼預防』,黃怡君說,兒少性剝削從曾經的雛妓演變成如今的性影像,站在檢察官的立場,會覺得這些一定要靠教育宣導防治,『因為等到動用法律,災害已經造成了』,只有靠教育宣導,才能從根本防制。」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Fri, Aug 8, 2025 4:10 PM
先當社工很支持、不然有的法官真的不知民間疾苦、何不食肉糜
載入新的回覆
「【從雛妓救援到《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勵馨翻轉兒少人權價值的30年行動】
今年是《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立法30週年,勵馨基金會於8/8~8/10一連三天,參與衛生福利部於南港瓶蓋工廠臺北製造所舉辦的《向陽雛菊》特展,展現勵馨從成立少女中途之家、啟動反雛妓社會運動、提出民間版法條草案、推動立法遊說,到持續監督法案落實的行動歷程。」
▍她們不是自願 是社會的結構性受害者
1991年,勵馨基金會首次以流行病學研究方法進行〈雛妓問題大小之推估〉,結果顯示全台約有4.3萬至6.1萬名未成年少女捲入性交易。她們多數因家庭貧困、遭親人販賣、或陷入社會結構性的壓迫而成為受害者。
從1993年,勵馨發起『反雛妓華西街萬人慢跑』及多場街頭行動劇、公聽會、演唱會、下鄉宣導開始,以柔性、健康的社會行動突破社會禁忌。
勵馨更提出民間版《雛妓防治法》草案,經過兩年多的遊說與倡議,終於促成立法院在1995年通過《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成為台灣法制史上『首件由民間單獨提出草案、成功立法的案例』。
▍數位浪潮下的性剝削型態轉變,挑戰依舊存在
而三十年後的現在,兒少性剝削的樣貌早已轉變,不再是街頭拉客與坐檯的性交易,而是透過交友軟體、直播平台、匿名社群等進行兒少性影像拍攝、散佈、勒索等數位性剝削。
根據勵馨觀察,目前八成以上的兒少性剝削案件皆與數位性影像犯罪有關。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30年來屢經修法與制度擴充,包括增設中途之家、中途學校、社工陪偵、後續關懷訪視、性影像處理中心等,台灣已具備通報、救援與處罰的基礎機制。但真正的挑戰是兒少性剝削的形式、樣態不斷的轉變,但我們對兒少性剝削零容忍的態度不能改變,這部法就是對社會價值的重新校準。
『我們不曾停下腳步,勵馨的服務,也從未中斷。』從反雛妓運動、立法倡議到數位性別暴力防治,勵馨基金會持續推動以兒少為核心的保護行動,也將持續與政府、社會各界合作,從法律、政策、教育三面向共同守護孩子的身體與尊嚴,因為我們相信,孩子不是性消費的商品,國家與社會有共同的保護責任。」
兒少性影像部分,今年1到6月就已有629件,散布於2102個網址,平均每個月共104.8件申訴案。與112年8到12月平均每個月12.4件相較,平均每月案件數增加了8倍多,申訴網址更成長了10倍。
衛福部進一步分析2025年1-6月兒少性影像案件629 件,扣除檢舉案件、勾選其他及不詳,案件視訊裸聊 35 件、偷拍案件共 31 件 (陌生人偷拍 18 件+熟識人偷拍 13 件)、情感詐騙 21 件、打工詐騙 17 件。
值得注意的是,近 5 年兒少男性被害人比例由2020年的28.4%上升到2024年32.9%,增加幅度大於女性。男性兒少被害人被害類型,9成以上為性影像,其次為對價性交,從 7.71%降為4.4%,再其次為色情表演,從2.9%上升至 3.2%,坐檯陪酒幾乎很少。
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表示,性影像其實也是人口販運的一種,只是把實體的性交易,改成影像的交易。如今兒少性影像來源除了偷拍,還有一大來源是引誘孩子自拍,因此前端預防最重要的還是要教育孩子,不論對方用甚麼方式來交流溝通,都不可以拍攝性影像給任何人。
不過,現在部分外流之性影像無法成功下架之原因,大多是因為平台架設於境外,追查不易,且無通知管道之平台。對於無通知管道之平台業者,衛福部後續將積極督導地方主管機關依法限制接取。張秀鴛透露,今年下半年也會開始運用AI技術在網路主動巡查性影像犯罪,已經完成廠商招標。」
「黃怡君說,在婦援會工作的這3年,其實是後來作為檢察官辦性交易、性侵害和人口買賣案件的重要武器。不只讓她更能同理被害人,也因著能講出只有內行才知道的『術語』,讓她獲得這些孩子的信任;她甚至曾在辦案過程中遇到婦援會曾經救援的個案,因著這層關係讓她更容易突破,最終成功破獲人口販賣集團。
『法律其實是越訂越重,但問題是我們怎麼預防』,黃怡君說,兒少性剝削從曾經的雛妓演變成如今的性影像,站在檢察官的立場,會覺得這些一定要靠教育宣導防治,『因為等到動用法律,災害已經造成了』,只有靠教育宣導,才能從根本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