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茶匙的愜意
@afternooncake
分享
Thu, Jul 31, 2025 10:54 PM
3
凡事能衝出原生家庭的人 都不是一般人 #心理學 #原生家庭 #缺愛
雖然影片最後引用的是榮格,但主題很阿德勒~
我也不曉得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創傷有多少,不過在逃家那幾年確實思考了很多,內在調整也有越來越好的趨勢。雖然還有可以進步的空間,但已經覺得自己很幸運了
品一茶匙的愜意
@afternooncake
Thu, Jul 31, 2025 10:59 PM
在網路上蠻常看到對原生家庭的抱怨,看起來還蠻多人受到家庭因素困擾的,我個人會覺得能跑就快跑
真的沒有必要去當任何人的垃圾桶....
品一茶匙的愜意
@afternooncake
Thu, Jul 31, 2025 11:07 PM
然後阿德勒的書幾乎都在探討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如果有這方面問題的話可以多找找他的書來看,或許能找到一點啟發
(我個人是蠻喜歡他的觀念啦~
這句他說的話我覺得也很不錯:「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
品一茶匙的愜意
@afternooncake
Thu, Jul 31, 2025 11:13 PM
喔對,我想個人幸運的地方在於沒有缺愛吧
雖然過去很常從家人那邊接收到很多負面的東西,但從來沒懷疑過他們的愛算是我童年最幸運的一點吧
umbra-肌肉增值中
@Aurora01608
Fri, Aug 1, 2025 12:57 AM
品一茶匙的愜意
:
想...想聽逃家那段
品一茶匙的愜意
@afternooncake
Fri, Aug 1, 2025 11:43 AM
Fri, Aug 1, 2025 1:34 PM
umbra-肌肉增值中
: 嗯...就那時從小到大的積怨在高三、剛上大學時爆發,導致我跟我爸爸非常不合,有次被罵完之後就默默收拾行李一去不回了~
一開始是住我媽媽的朋友家,不過沒什麼積蓄加上在資工系讀得很痛苦就乾脆不讀出去工作了(其實讀資工這件事也是我爸爸的意願,並不是我的,所以後來也變成怨念爆發的導火線吧
品一茶匙的愜意
@afternooncake
Fri, Aug 1, 2025 11:50 AM
簡單來說,我爸爸以前是一個既強勢脾氣又不太好的人,所以我一方面怕他發脾氣,一方面不太能有自己的意見,嗯....可能就像沒那麼極端的子翠吧
(不知道你藥師少女看到哪邊就是了
品一茶匙的愜意
@afternooncake
Fri, Aug 1, 2025 11:53 AM
現在在學習的大概就是多了解、遵從自己的想法,避免只依照別人貼的標籤做決定吧
umbra-肌肉增值中
@Aurora01608
Fri, Aug 1, 2025 12:33 PM
品一茶匙的愜意
:
還沒補貓貓進度
哇時間上算起來真的也蠻勇的...
且能迅速找到後援真的很幸運
有一點點好奇後來有沒有誰先主動道歉或示軟來改善關係~
umbra-肌肉增值中
@Aurora01608
Fri, Aug 1, 2025 12:51 PM
我的情況最後是請律師寄存證信函提醒再下一步就是申請保護令,最後信中提議雙方都去諮商。
後來我有去做但不知道對方有沒有就是了
對自己比較明顯的改善是之後對方生氣時,會先反射的想「這真的是我的錯嗎?」而不會馬上被引起愧疚感
umbra-肌肉增值中
@Aurora01608
Fri, Aug 1, 2025 1:08 PM
Fri, Aug 1, 2025 2:36 PM
還有以前當遇到對方在密閉空間說要跟我談談時,我的情緒變得很容易失控
是因為情境很像回到小時候被斥責前,會先關門和關窗(避免鄰居聽到)
關門關窗的聲音大概已經形成某種古典制約?
我會立刻產生「我又要被罵了」的羞恥感
而當時小時候不會講道理只能哭或生氣,因此一旦處於密閉空間談我就會被拉回去以前那種無助的情緒。
所以後來就絕對不接受密室協商
品一茶匙的愜意
@afternooncake
Fri, Aug 1, 2025 1:57 PM
Fri, Aug 1, 2025 2:00 PM
umbra-肌肉增值中
: 好有法律知識的處理方式
我覺得這個反射想法的確蠻不錯的,雖然聽起來跟我遇到的課題不盡相同,但蠻能理解這種補償機制
品一茶匙的愜意
@afternooncake
Fri, Aug 1, 2025 1:59 PM
現在回想起當時的確是蠻好運的,不過我對誰先示軟沒有印象了耶
總之後來就是陸陸續續的"分分合合",慢慢找到彼此的平衡點直到最近幾年才慢慢的算是相處融洽~
簡單來說我的作法大概是先在其他地方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切斷對對方的依賴,再慢慢重新找自己能接受的相處之道吧
品一茶匙的愜意
@afternooncake
Fri, Aug 1, 2025 2:07 PM
然後那種創傷回憶被喚起的感覺真的超級能理解的.....雖然這些對我來說通常只會一閃而過,理性上也會告訴自己「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但還是會覺得有點討厭
載入新的回覆
我也不曉得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創傷有多少,不過在逃家那幾年確實思考了很多,內在調整也有越來越好的趨勢。雖然還有可以進步的空間,但已經覺得自己很幸運了
這句他說的話我覺得也很不錯:「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雖然過去很常從家人那邊接收到很多負面的東西,但從來沒懷疑過他們的愛算是我童年最幸運的一點吧
想...想聽逃家那段
一開始是住我媽媽的朋友家,不過沒什麼積蓄加上在資工系讀得很痛苦就乾脆不讀出去工作了(其實讀資工這件事也是我爸爸的意願,並不是我的,所以後來也變成怨念爆發的導火線吧
(不知道你藥師少女看到哪邊就是了
還沒補貓貓進度
哇時間上算起來真的也蠻勇的...
且能迅速找到後援真的很幸運
有一點點好奇後來有沒有誰先主動道歉或示軟來改善關係~
後來我有去做但不知道對方有沒有就是了
對自己比較明顯的改善是之後對方生氣時,會先反射的想「這真的是我的錯嗎?」而不會馬上被引起愧疚感
是因為情境很像回到小時候被斥責前,會先關門和關窗(避免鄰居聽到)
關門關窗的聲音大概已經形成某種古典制約?
我會立刻產生「我又要被罵了」的羞恥感
而當時小時候不會講道理只能哭或生氣,因此一旦處於密閉空間談我就會被拉回去以前那種無助的情緒。
所以後來就絕對不接受密室協商我覺得這個反射想法的確蠻不錯的,雖然聽起來跟我遇到的課題不盡相同,但蠻能理解這種補償機制
總之後來就是陸陸續續的"分分合合",慢慢找到彼此的平衡點直到最近幾年才慢慢的算是相處融洽~
簡單來說我的作法大概是先在其他地方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切斷對對方的依賴,再慢慢重新找自己能接受的相處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