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羅賴把
〈不只是數字而已〉────為什麼監票如此重要?

「在1456票當中有3張票弄錯,這個比例很高嗎?或許你會認為也還好吧?那麼假設換成1446萬張票下去算呢?這是2020年總統大選時,有出來投票的投票人數。」

如果你身邊有朋友在猶豫要不要監票,可以在午夜十二點以前分享這個給他:
〈不只是數字而已〉────為什麼監票如此重要?

罷免 監票
阿修羅賴把
1
大家晚安大家好,我是阿修。

雖然我知道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但還是再重複一次。我是一個教國中社會科的家教老師,也是一個自發性的公民監票員。從2014年開始,我就持續參與各種公職人員選舉的監票活動,持續到現在第11年的時間。

一開始先說結論的話:無論您是726罷免案的支持方或是反對方,我都十分推薦您在投票結束以後,能留在現場看完開票流程。這不只代表您有能力可以避免開票流程出現什麼問題,也代表您也可以在終點線陪著民主,跟它一起衝刺完最後一百公尺。而這份體驗,是用螢幕觀看數字無法帶給您的。
阿修羅賴把
2
接下來我想問的是:「對你來說,一張票的重量有多重呢?」

我知道,對於某些人來說,投票不就是走過去活動中心蓋一個印章這麼簡單嗎?可對很多人來說,事情不是這樣的。對很多人來說,要投下一張票,可能代表著他需要跟公司努力爭取請假調整排班;可能代表他需要回到自己多年沒回的家鄉,還必須避開立場不合的家人。

投一張票代價有多大?可能包含一個人搭車北上南下的高鐵車錢,或是客運搭一整晚來回的時間;也可能包含一個人跟不同立場的朋友對話數十個小時的努力,甚至是跟親戚家人耗上一生冷戰的決心。

也正因為每一張票背後的價值難以估計,我才希望大家都能一起來監票,好確保每一個投票人的意志,都有好好傳達出來。
阿修羅賴把
3

十年前我還在讀大學,人生第一次去監票,地點可能是在一間國小。我還記得在投票前幾天,我把開票規則跟流程簡單拿出來複習一輪,結果當天在現場的時候,我對於「有效票如何認定」的問題比開票人員更清楚。有好幾次,我甚至必須拿出提前印好的選務規則解釋給他們看,才終於把票給救回來。

這樣的狀況在我參與監票的這十年間沒有少過,而且是發生在不同的開票所、不同的選務人員身上。因此我想強調的是,我完全不想去指責單一選務人員的素質問題,我認為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這份工作太累了。
阿修羅賴把
在台灣擔任選務人員的壓力十分巨大。以2020年總統大選為例,我待的投票所要開總統、立委及不分區,總計1456張票。我從下午4點一路看到晚上7點多。而這還不是最久的一次,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因為有十項公投,有的開票所甚至開到凌晨兩三點。

在這麼龐大的工作壓力之下,失誤的狀況幾乎難以避免。我的運氣很好,這些年來監票碰到的選務人員都沒有惡意影響選舉的行為。每一次出現失誤的時候,可能都是在那種已經開了一千張、一千兩百張的時候。在那個觀眾都看到快要恍神的當下,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就真的是不小心漏掉了。
阿修羅賴把
4
在2020年的那一次總統大選,開票我救回了2張無效票跟1張唱錯票。在1456票當中有3張票弄錯,這個比例很高嗎?或許你會認為說,好像也還好吧?那麼假設我們換成1446萬張票,以同樣的比例下去算呢?這是2020年總統大選時,有出來投票的投票人數(包含有效票及無效票)。

在我救回的這些票中,其實幾乎都不是我支持的立場,但我在監票當下根本沒心情去想這些,只是十分反射性地提出暫停、要求確認,該是投誰的就是投誰的、該是有效就是有效。無論對方的想法我支不支持,我都希望他的意見有正確地表達出來。

就如前面所說,我知道對某些人而言一張票的重量可能輕如鴻毛,但我也十分清楚很多人來說,一張票是如此得來不易。
阿修羅賴把
5、【那不只是數字而已】

幾個月前,當公民團體仍然在街頭努力拉票爭取連署的那段期間,因為國民黨幽靈連署的關係,網路也開始有人試圖帶起聲浪質疑,公民團體的罷免數字會不會也都在造假。

但如果你曾經看過影片甚至到過連署現場就會知道,那些不只是數字而已。那些都是在路人冷眼和家人不諒解的氛圍之下,由一個個公民團體志工辛辛苦苦用自己的雙手爭取來的。
阿修羅賴把
罷免從一階二階一路走到現在真的十分辛苦。我知道在這個好像也不太能再多做什麼的時刻,大家想要直接快轉到7/26開票結束的心情;也知道比起待在家中吹冷氣,看著螢幕中的數字往上跳一定是更舒服的選擇。但是在投完票以後,民主其實還沒有把整個賽道給跑完,直到開票結束送到中選會以前,它都還在衝刺那最後一百公尺。

我希望呼籲有辦法留在現場的朋友,能夠一起陪它一起,走完這最後一段。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