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
@FrxvMino - 想了很久,還是覺得想聊一下。 從小開始經常就會被長輩、環境灌輸政治很髒balab...
拉過來講好了

我自己其實連同溫層都不太敢聊
的原因是我可以感覺到其實有些同溫層也是被(迫)情緒動員的。在同溫層跟異溫層都陷入正當性危機的恐慌之下,其實很難靜下心來去盤點各方的利弊得失,或者去fact check各方的論證。(well 我承認怎麼盤點利弊得失也是我一個蠻大的功課要做)

其他雜想下收:
:: shu
有一個我覺得是這個世間本來就有的原罪就是「非有即無」的二元狀態。以選舉罷免來說,你不能讓一個人做70%的立法委員,就如同你不能投70%給一個候選人。甚至很多時候連百分比都有種一刀切的矛盾,因為一個人的適任與否可能是看一個人對特定議題的處理能力而不是光看一個人的誠信跟執行力。這個一刀切使得很多事情只能選擇站一邊,就像是一種比較極端的說法:「大罷免就是選擇被車撞死還是選擇被共軍打死。」然後就會發現我們的視野很容易被限縮在大罷免的選擇題格局裡。(利申:現況來說我支持大罷免)
:: shu
不過我也承認相對於二元的選擇題,共識決也有他的侷限性在,因為它相對貴而且沒效率(因為需要很多開會討論,請專業人士開很多會要錢),而面對極權國家的統一意志與高效率決策(高效率不代表高品質),如何讓共識快速凝聚是個很迫切的難題。

講到凝聚共識,我想到當今資訊戰的嚴重程度應該是只會更變本加厲而很難有緩和的一天。各種虛假資訊(藍綠白其他顏色都有可能有)漫天飛,然後各自的小泡泡裡很有可能對這些虛假資訊失去韌性。因為在二元選擇題的框架下,評鑑的指標就是很單一的票多者贏,那麼小泡泡們的最佳賽局就是壯大自己打壓敵人,而這有可能會讓 fact check 變成不划算的操作,因為自我fact check可能會失去自己小泡泡的正當性。
:: shu
另外目前的網路環境其實是不鼓勵fact check的,因為謠言才有爭議,爭議才有注意力,注意力才能變現;而fact check不能變現。誰想用腦看長文啊哈哈

我目前不相信靠公民的集體自我意志可以讓fact check成為比賺錢還更崇高的價值觀。我沒這麼樂觀。如果要試著去抵禦或者翻轉目前的網路環境,我感覺會需要一代人的時間去撥亂反正並且建立讚賞大家上網帶腦的環境與氛圍。

But time is not on our side.
:: shu
讚賞大家上網帶腦的具體實現方式之一,
就是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隨喜贊助喔~
:: shu
btw 歡迎針對我的論述進行評論或者質疑。

btw2 你知道我們最近有個關於 fact check的節目嗎?
查核登陸黃金時段!TFC參與公視新節目《哈!真相大白了》 探員接力上場! -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Well, now you know.

----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