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cholar會寄信來通知相同領域學者發表了論文,已經離開學術界很久了,不知為何突然又收到這個更新。對方是一位與我同期的名校博士生,大概就是他的學校總是在搶全美前幾排名,而我們學校擠進前三十大家會開心慶祝的程度 當時和對方做同一個題目,有點把對方當假想敵,每次想到自己與對方在「血統」上的差異是蠻氣餒的 現在回想起來,那心態有點中二又有點好笑。不過能夠身在學術豪門之中,客觀來講能得到的機會與資源的確比較多。有點類似前陣子大家在吵小S女兒開畫展,在稀缺的產業之中,往往做選擇根據的是那人背後能帶進來的資源。在每年需要申請經費、執行計畫的環境之下,學術界更加保守,需要肯定能交出結果的實驗設計。
剛好有些過往認識的人的消息,有些隨想
放張舊金山灣邊的照片
當時和對方做同一個題目,有點把對方當假想敵,每次想到自己與對方在「血統」上的差異是蠻氣餒的
現在回想起來,那心態有點中二又有點好笑。不過能夠身在學術豪門之中,客觀來講能得到的機會與資源的確比較多。有點類似前陣子大家在吵小S女兒開畫展,在稀缺的產業之中,往往做選擇根據的是那人背後能帶進來的資源。在每年需要申請經費、執行計畫的環境之下,學術界更加保守,需要肯定能交出結果的實驗設計。
那時候我沒餘力想那麼多,或許是未戰先怯戰了(?),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身後的資源(欸
只是我突然意識到,或許我眼前這條路就是終其一生面對同樣的未知,然後不斷不斷重複相同的實驗
全天下最愚蠢的事就是,每天不斷地重複做相同的事,卻期待有一天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這是愛因斯坦說的,而我與這位同期的研究主題,恰巧也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有點淵源
所以我決定去做別的事情,能讓我的生活更開心多彩的選項。他是否滿意自己的生活,與我當時的掙扎無關,但如果我沿著他的軌跡前進,我想我個人會感到很挫折吧。至少我不想,過了七八年之後依然不知道自己會在哪裡安定下來,而且沒有什麼掌握權
突然想岔開話題,看到酸P在看Rick & Morty,我當初也很驚訝這兩個角色都是主創一個人配音的
不過我突然想到(藍色窗簾),會不會Rick & Morty本來就很接近一個成年人的兩個面向?
一方面想要像Rick一樣老成、看破紅塵、什麼也不在意,另一方面又像Morty,會被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突發狀況搞得相當崩潰(更精確的說,on edge?)
Nerd -> 一般人都聽過的詞
Weeb -> 混Reddit會知道的詞
Otaku -> 真的要接觸日本文化才會知道的詞
至於geek在軟體業崛起之後已經沒有什麼貶義了,工程師拿來自稱甚至帶有點優越感
傳統上的nerd真的在講花很多心力讀書、鑽研某種學問,而且是沒有取得客觀成就的狀態,不然就是位domain expert了(或者說,對於使用nerd一詞的人來說,對方的成就顯然在他眼中沒有價值)
Weeb是沉迷ACG的人,這個詞也囊括了ACG啟發的中二病範疇。強調是ACG啟發,也是因為歐美青少年有很悠久的歌德次文化(星期三那種!)
Goth放在中文語境可能會被稱中二病,在日文語境大概是地雷系(?)
還有一件事是我還不知道怎麼處理,所以我決定不要急著處理
有位認識很久的舊友,這幾年觀察下來知道是位草男。其實現實中也沒有交集,就SNS動態會看到的程度吧
某天真的對其發言感到憤怒了,也不想多表示什麼,直接刪友,後續對方想確認發生什麼事,我也沒有回應
今天突然收到簡訊,對方想跟我道歉和好
老實說我不知道他想對我道歉什麼,我覺得刪友這比較傾向於價值觀選擇
我要不要和這樣價值觀的人相處,或是我想不想看見那些價值觀的發言
所以這或許是,我與對方在看待事情的一些邏輯上,存有分歧
我也不想去改變對方的觀點,很多時候人們選擇一種觀點(就像本噗一開始對學術界的觀點),有其生存需求
但我對於要不要去理解這個人目前的底層邏輯為何,是否去接下對方釋出的善意,有些遲疑
感覺要做很大的調適才可以讓自己去做別的事情耶,可以適時轉換戰場而不是一直打不適合自己的仗真的是很難的事情ㄟ,uni好棒,妳酷!!!!
回頭看那些階段的自己把心情放到翻唱歌詞之中,大聲唱出來,也是蠻有趣的XDD
新玩具!
還要研究一下怎麼讓它不容易滑動,不過可以開始挑戰lv 7了
我好像花了一年才能完全聽懂www
今天的甜點太可愛了,忍不住去拿
同時看到諾蘭的奧德賽宣傳開始動起來了,仔細想想我在星際效應之後就不再跟他作品,用相信我之術處理硬科幻我真的不行
但前幾年還是有去看天能,因為疫情解封之後真的很想念電影院
然後就發生了美國觀眾都在抱怨的事:當主角們逆行時間戴上面罩的時候,對白超難聽懂!
這情形在海外市場比較沒影響,因為大多會上字幕,但我那時人在荷蘭,螢幕上的荷蘭文字幕之於我一點用也沒有
這兩天最紅的新聞:在Coldplay演唱會被攝影機抓到外遇的CEO。剛才發了聲明,制式道歉之後在最後一段埋怨演唱會工作人員不尊重他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