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羽
所以3.0是Chapter Leader集體寫翻車的車禍現場嗎?
https://images.plurk.com/10vokxsoHvQNfRrh0cc2dO.png
卓羽
難怪文本那麼大又乏味,因為每個版本的劇情都是由一組人制做的。
文字量越寫越多,演出的內容卻又沒有豐富到足夠支撐起這麼多的文字量
卓羽
還要把這麼多的文本塞進演出裡,就變成了那種超級災難的廢話劇情
卓羽
不過這次聯動還是由那個假文青燒雞操刀...
蘑菇還特別修改了Saber的文本,不知道劇情會不會翻車
提恩
說到底還是總導演多鍋啊!總得親自把控成品吧!
拉格蘭
他們這個寫法去年差點翻車過了(崩三 2.0)但幸好後面圓的很好
卓羽
燒雞的語氣真的...這就是所謂的傳聲筒效應嗎
卓羽
去年的訪談也是,每次看雙方的對話紀錄都會明顯的感覺到段位差異
卓羽
資訊稀釋(information dilution)、文化電話遊戲(cultural telephone game)、再製品劣化(derivative degradation)...仔細去查了一下,還滿多對於這種現象的形容詞
卓羽
"就像有人用《紅樓夢》改編成一部動畫,只保留了寶玉和黛玉談戀愛的部分,後來又有人把這動畫改成一段5分鐘的短影音,只剩下愛情橋段和幾句金句。結果大家都以為《紅樓夢》就是一個古裝戀愛小品,完全不認識原作的深度和精華。"
...GPT好嗆喔
卓羽
https://images.plurk.com/Qfads1hb2foD8YCWHsqVr.png
拉格蘭
問問 這gpt你是怎麼發文的(想套用在其他遊戲上)超尖銳的
卓羽
拉格蘭 : “用‘影印再影印’等現象形容米哈遊旗下的作品與其在社區平臺上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卓羽
我還是備註一下生成過程好了:
"在網路時代,某人以名著為靈感,再創作出動畫作品,只保留了他認為的重要資訊,後人又把這部動畫當成靈感,再創作出更劣質、資訊量更少的作品,這種二次消化的現象該怎麼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說明?"

"以米哈遊為題材,結合「影印再影印」現象,撰寫一段通俗且略帶諷刺的說明"
(原本的那段要求不知道為什麼被吞掉了,只剩下ai開頭的總結)
拉格蘭
哇 難怪我生成的有點客觀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