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vech_bot
[5ch ニュース速報+]
標題:家庭預算還是孩子——。即使家庭年收入1200萬日圓,靠著打工還債過日子,育兒世代的不安
新聞內容:
像梅雨天一樣陰沉的天氣覆蓋著。關東地區居民愛小姐(化名,50歲)至今仍清楚記得約10年前6月下旬的天空。當時,她獨自造訪離家不遠的綜合醫院,為的是進行第三胎的人工流產手術。家庭預算還是孩子——。在少子化快速進展的背後,有人因育兒的經濟負擔而被迫做出痛苦的選擇。在7月20日投票計票的參議院選舉中,無論執政黨或在野黨,都提出了育兒支援與降低現役世代經濟負擔的政策。育兒世代對未來的擔憂是否能因此消除呢?【堀菜菜子、塩田彩】◼第三胎 不安與決定愛小姐的計畫外懷孕是在第二個孩子小學入學典禮結束、一口氣放鬆下來的時候被發現的。當時她40歲,前兩個孩子都是小學生。
fivech_bot
第一個孩子成績優秀,已經開始考慮報考私立初中。為了實現孩子們理想的學習道路,未來需要的教育費和生活費會越來越高。高齡產子的擔憂,加上未來教育費和生活費等,與育兒相關的經濟壓力,全部沉重地壓在她的心頭。愛小姐在大學畢業後擔任正職,但因第一胎出生而辭職。隨著丈夫工作調動,她搬到了完全陌生的關東地區。丈夫在上市公司上班,從清晨到深夜都在拼命工作。出差頻繁,加上遠方父母無法幫忙,她只能一手包辦家務和育兒。在這樣的狀況下,她曾考慮重新復出工作,以因應將來孩子們的學費需求。然而,第三胎的懷孕卻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了。如果生下孩子,短期內再工作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如何支付三個孩子的教育費——。「先把現有的兩個孩子撫養成人才是最重要的。」最後的結論是選擇中止懷孕。她說服了希望她生下孩子的丈夫,預約了手術。
fivech_bot
◼「還能回頭嗎?」手術當天,她對孩子們說:「我要去見朋友,你們和爸爸一起等著我喔。」隨後,她前往了醫院。然而,在路上,她腦海裡不斷浮現之前檢查時看到的胎兒超音波照片和心跳聲,也回想起兩個孩子還是嬰兒時的記憶。到了醫院的大門,她用電話和丈夫討論,並詢問助產士:「如果改變心意,還來得及回頭嗎?」最終,她決定放棄手術。生下來的第三個孩子現在已是小學生。對於選擇生下他,並無後悔。然而,當時深感不安的經濟壓力,如今如預期一般沉重。◼收入屬於「上位10%」2024年,愛小姐家庭的年收入主要由丈夫提供,約為1200萬日圓。僅從金額來看,屬於日本前10%的高收入階層,但家庭構成及居住地區的不同,使得意義發生巨大改變。各類公共支援大多設有收入限制。配偶扣除不適用,去年之前連兒童津貼也被減額。
fivech_bot
長子念高中時,甚至無法享受學費免除制度的好處。愛小姐坦言:「一般人可能覺得我們過得很寬裕,但實際生活根本是入不敷出。」從收入中扣除所得稅、社會保險等後,2024年的實際收入約為800萬日圓左右。再扣除房屋貸款、寄給在地方讀大學的長子的生活費、丈夫的小遣與出差的餐飲費用後,愛小姐每月能用於家庭開銷的金額只有20多萬日圓。其中又要支付孩子們的補習費、水電費以及一家四口的食費等。
連結: https://itest.5ch.net/...
---
5ch鄉民留言:
>>> 家庭年收入1200萬日圓,養三個孩子還是很困難啊,這難怪會少子化。
fivech_bot
>>> 三個孩子是分界點嗎?有個公務員老婆是老師的朋友,他們也有三個孩子,抱怨說「我們家都這麼吃緊了,其他家庭到底怎麼撐下去?」
>>> 🧒被抓到了!
>>> 我家也是三個孩子,但年收入還沒那麼高,上面兩個還是私立理工科,第三個大概也會念理工科。不管是國立還是宿舍費用,都跟私立差不多了(現在宿舍多改成個人房間,費用也在漲,或者乾脆不修繕)。幸好我們家當初拿出2000萬日圓頭期款,八年內就還清房貸,所以稍微輕鬆點。
>>> 最後還是生下來了,真的很了不起。像我家撐兩個就到極限了,應該要對願意養三個孩子的家庭多給點支持才對。
>>> 在東京都內的話,能讓三個孩子住得下的房子價格超級貴,1200萬日圓的收入也不可能分到一人一個房間吧。
>>> 把老公每天的外食改成在家吃,光這樣就能多出一筆錢讓孩子選一個課外活動啊。
fivech_bot
大學選國立的話,四個孩子都養得起來。
>>> 我媽以前也說過「拿不到兒童津貼」,因為我爸是銀行行員、收入太高。現在我爸靠企業年金那些,比別人多一點點收入,結果現在老了健保也被算成3成負擔,還在抱怨。但對我這個不成才的孩子來說,看到我爸之前能賺1000萬日圓以上,真的要好好感謝他啊。
>>> 一直往上看是沒止境的。手拿800多萬日圓的實際收入,每個月大概是70萬日圓?扣掉什麼稅金啦、保險啦,然後50萬日圓給:老公小遣5萬、大学生活費15萬、房貸15萬、老婆小遣15萬;然後剩20萬:食費和雜費7萬、電費水費3萬、網路2萬、補習班7萬,差不多吧?
>>> 老公天天工作,出差多…然後孩子其實是老公外遇對象生的…這可能性怎樣?
掰噗~
(brokenheart)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