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lan
【閱讀隨記】《藝術大盜》.Michael Finkel.時報出版

https://images.plurk.com/6RmHvfWsoorSulkCOppohN.jpg

六月鎌倉之旅隨身書。難得行中所讀不是小說,然那精彩入勝高潮迭起的十足戲劇性卻絕對遠遠過之。

說的是藝術史上赫赫有名大盜 Stéphane Breitwieser 的故事。年僅 22 歲的他,8 年來共行竊 300 多件畫作、雕塑、古董銀器等總價超過 20 億美元的藝術品,足跡遍及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丹麥各地—— 最玄奇是,和其他藝術竊盜截然不同,他一件都不曾轉賣,全數收藏滿堆在所蝸居的小小閣樓裡,日日親暱相伴賞玩……(續下)
Yilan
....

此段傳奇事,吸引作者 Michael Finkel 投入漫漫十多年時間,透過地毯式搜獵資料、無數書信往還以及親身訪談,綿綿密密抽絲剝繭刻畫書寫呈現你我眼前。

此作之動我心處,除了讓人讀之摒息的緊張刺激偷盜情節和瑰麗氛圍場景,還在於栩栩生動描繪出,藝術之所以引人沉醉痴狂的美與境:

Breitwieser 所著迷的油畫類型,年代大約集中在文藝復興末期到巴洛克初期,是「能夠沉澱出夢想與詩意的畫作」,「為新興中產階級住宅量身打造,這些作品往往喚起一種世間善的感覺,而這種情感在踵事增華、巨大浮誇的貴族畫中是不存在的」。
Yilan
同樣讓他一往情深,還有 19 世紀初期的美器:「機器接管之前的時代標誌著人類文明的顛峰、美麗與技巧的極致……時間無情地向前推進,他衷心希望,他的郊區小閣樓是個例外」—— 讓長年每每旅歐、便常在此類博物館美術館流連駐足如我深有共鳴。

然同時發人深省是,人性之複雜與惡, 這般對藝與美的傾情炙熱之愛,卻非得透過掠奪與獨佔的方式表現,「他獎勵自己,卻剝奪了其他人的權益」;且隨著所得所擁越多,欲望越熾,更免不了終究一步步沉淪成貪婪無止盡的無謂囤積,進而造成無可挽回彌補的破壞和失去,讀之低迴再三、撫卷嘆息。
Yilan
※ 更多閱讀筆記 書房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