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nca162
朱剛勇/在此顯靈的,是25位在勞動前線上奉獻生命的女性──讀《女工之死》 - 報導者 The Repor...
陪伴社區中單親母親的社工介紹起他所認識早婚又離婚的女性:「別人以為她們傻傻的、不會想,才會草率結婚生子。但其實,不少女生是在逆境中成長,她們一直的心願就是建造屬於自己的安全之家。」聽到這,協助公關爭取權益的工作者立刻回應:「我也有遇過這樣的女生!她們想多賺點錢,為的是經濟獨立或能照顧家人。」做女性無家者研究的夥伴也感慨:「許多街上的大姐就是奉獻了一生給家庭,但最後什麼都沒留下,甚至還得睡在車站。」
Blanca162
這些看似分屬不同群體的女性,其實有著驚人相似的生命縮影:成長在功能脆弱與高風險環境,年輕時便開始意識並負擔起經濟壓力,因而早早進入勞動市場;但受限於年齡、學經歷與社會資本,工作選擇十分受限。無論親密或仇視,這些女性和家庭的關係總是牽連極深,不曾絕斷。

無論如何被社會苦毒,她們彷彿都能無悔地報以愛與體諒。
Blanca162
《女工之死》的書寫從悲劇後開始。它並不試圖還原每位女性獨特的故事與樣貌,而是專注在人過世後,從墓地的興建、鬧鬼,到建立紀念公園,是關於人世
船難後,家屬一邊努力掙取公平賠償與制度改善,一方面因台灣傳統文化,未婚女性往生者在原生家庭中無法獲得正式的祖先地位和供奉,家屬用大部分賠償金共同買下一塊私人土地,合葬女性罹難者。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