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fredo
拖了大半年,總算讀完《失物之書》,劇情結構真的和《蒼鷺與少年》如出一轍,但內在概念其實是差滿多的,雖然精神或許有一些相通之處。我比較好奇的是宮崎駿的作品是否算是改編這本書,或者只是某種程度的引用?
alfredo
故事中的少年陷入喪母的憂鬱中,父親又取了後母,新的孩子又將誕生,時代又是世界大戰,主角一家避居鄉下,少年進入書本故事所圍繞的幻覺,一位不明的駝背人(宮崎駿版本是蒼鷺男)最終引誘少年進入幻境國度,去尋找他死去的母親。

而這幻境國度又和數十年前失蹤的小孩有關,在幻境中那位小孩己成了老人,是一國之王,意圖尋找他的繼任者,也就是我們的少年主角。而這國度既是少年的幻想,也可能是死亡後的世界。這些種種元素幾乎是一一對應。
alfredo
故事大結構之外,兩方剩下的關聯,可能還有宮崎駿所引用的伊底帕斯情結,以及關於於故事、幻想、慾望之間的寓言關係。但兩位作者所提供的故事出路開始有明顯的差別。
alfredo
一個是,《失物之書》明顯地有黑暗和血腥的元素,背後的核心是關於人內心所可能有的邪惡,而這邪惡化身為駝背人,成為主角與之對抗以及需要打倒的對象。當然這邪惡一部份是來自少年自身的邪念,同時間也是屬於整個人類文明的一部份。

宮崎駿更關注在這種邪念在主體身上灰色的多面性,所以故事到後來蒼鷺會隨著角色的狀態不斷變形,最後甚至成了同伴。而沒有設想出一個邪惡運作的規則,讓角色在選擇中找到勝利之道。或者說兩位作者形而上的幻想世界是完全不同樣貌的東西,《失物之書》是取自各種童話的變形,象徵人性內心長久以來的激烈衝突,宮崎駿比較沒有這種故事採集的取向,或者說他改採集的是自己的生命與創作。
alfredo
重寫:
終於看完小說《失物之書》,一直好奇這本書和《蒼鷺與少年》之間的關係,讀完是覺得裏面角色設置和故事結構真的是非常相似,都是類似遭遇的少年遁入幻想國度的故事。

但這個幻想之國的概念和反映出的作者精神世界是非常不一樣的,到故事的結尾主角克服困難走出幻想的方式也差了非常多。也就是兩個作品在非常相似的敘事結構裏在講完全無關的東西。這樣算不算是「改編」呢?
alfredo
但我之前會覺得宮崎駿似乎在《蒼鷺與少年》中引入了他過去比較少見的精神分析或是某和伊底帕斯情結的東西,這幾乎是《失物之書》的核心出發點,從這點看來,又好像是多少還是受到了點影響。

《失物之書》一個元素是取採自童話故事然後加入恐怖血腥的變形,所以整個故事就是不同童話故事串接而成的似曾相識的世界,一種人類共通意識的變形國度。從這角度來說,宮崎駿也像是加入這種傳奇童話採集的概念,然後扭轉成他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原型是他的進入點,最後被宮崎駿自我的世界所轉化吸納,或說是走到了可能是屬於日本式的東方式的不同版本。
alfredo
《失物之書》雖然也是刻意寫的很曖昧,但明顯感覺作者的整個設計還是很工整,有明顯的二元對立和前後對應,讓讀者覺得情緒有得到完整的釋放,故事主軸也有完整的收束。但《蒼鷺與少年》感覺就更抽象一點,變成屬於宮崎駿自己的迷宮,讓觀眾可以去自行穿鑿附會。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