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MBER MAN
非洲堇這種花小巧可愛、色彩繽紛的室內植物,是許多園藝愛好者的最愛。
最常用的繁殖方式,就是從母株葉子上剪下一片葉子,插進盆栽或水裡,不久就能長出新芽。而且幾乎每次都能成功,花色也跟母株一模一樣。
卻沒想到,最近看到的論文,提到非洲堇的組培,而且他們還發現組培非洲堇開花顏色會不穩定!
看文章:
是欲速則不達嗎?為什麼植物的組織培養會引發表觀遺傳災難?
掰噗~
沒想到是這樣阿....(thinking)
*明芙*
看葉老師的文章好一陣子了,但是文章太專業了,讀懂都有點辛苦,所以一直也只能按按讚。不過今天這篇就有點意思了。
我也是從大學時跟著同學種了第一株非洲堇,然後拜網路發展之賜三十多年來陷入非洲堇泥沼至今。
老師說
最常用的繁殖方式,就是從母株葉子上剪下一片葉子,插進盆栽或水裡,不久就能長出新芽。而且幾乎每次都能成功,花色也跟母株一模一樣,非常穩定。
上面這段的說法說對也對,但是事實上非洲堇的花色是很複雜的,單色花是這樣沒錯,但他的花色還有噴點,刷紋,線條,鑲邊等等,這些雙色和三色花,雖然可以葉插,但有可能插出只剩底色,花色跑掉的花。尤其是線條花,在堇的用語日文稱做“縞花”縞在日文是線條之意,例如‘’斑馬‘’日文稱做‘’縞馬‘’,與中文的縞字意思大不同。英文稱為chimera.這種花只能芽插來保存正確的花色。
*明芙*
文中的‘Kilauea’,從圖上推測應該就是縞花。而‘Kilauea’ pink 則是由縞花葉插出來跑色的粉紅花(跑色,sport)
在當初那個年代,認為花色是由基因表現,我們一些讀過基礎傳統遺傳學的花友們也針對縞花只能芽插這個現象做了些想像。但終究沒有什麼paper可看,也沒力氣做大量研究。但日子久了,有人拿大量的縞花去做葉插,稀少的機率竟也插出正確花色,但跑色的花再插回來正確花色,在縞花即使發生過也極奇稀有。而且花色也無法穩定。
*明芙*
碎碎唸講了一堆,來欣賞一下,非洲堇縞花吧!
What is an African Violet Chimera? - Lyrical Violets
*明芙*
回到這個實驗,若是以我們當初傳統遺傳學知識下以為的,縞花是一種嵌合體,有紅色白色兩套基因,在葉插過程中跑色是掉了其中一套基因,那跑成粉紅色的花應該不再帶有白色的基因,也不會在之後又跑出白花和縞花才是。而這實驗組培證明了跑成紅花的植株組培仍可出現白花和縞花。原因是‘’轉錄選擇性‘’(是嗎?如果理解沒錯)
我的遺傳學知識從玉米跳躍基因之後就沒有了,這世界已經有點難以想像。不過,現在的我也許有點可以理解,原種的非洲堇,或者很多其他的花的原種,往往顏色只有1,2種純色,卻能在園藝的傳統育種之下,做出千奇百怪的花色出來。
*明芙*
謝謝老師讓我又多了解了一些花色的奧秘。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