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苓膏~
Facebook
看到彭振聲的太太(謝夏蕎)照顧中風的婆婆42年的新聞,其實非常心酸。因為在進入長照中,首先被預設的照顧者,都是女兒,或者,別人家的女兒(媳婦)。

我自己的姑姑、阿姨,在曾經長照公婆的經驗裡,最後都曾經被他們的親生兒女說:
「是你害死我爸/我媽的。」

這件事情造成他們很大的衝擊,也讓我印象深刻。長照工作,沒有功勞,也沒有苦勞,還落得被罵的下場。

因此,在阿公生前要進入長照前,我堅決反對媽媽被當成主要照顧者,也主張請專業的看護,或者是送入安養院。

當時阿公的親生兒女說:
「一個月給四萬生活費,這樣媽媽不就不用出去工作?」
掰噗~
蛤?
~龜苓膏~
我回他們說:
「四萬包含家庭開支,還要被大家品頭論足照顧的品質,你們都做過兒媳婦,吃過虧,知道這不是一件說起來那麼好聽的事情。」

接著,她們又想把這個工作交給我最年幼的妹妹,說:
「妹妹快畢業了,照顧阿公就有4萬塊,比出去22k還好很多,你不要擋他的財路。」

我整個氣笑,什麼22k,基本薪資都不只這個數字,而且這叫斷送我妹的前程。阿公過世後,我妹怎麼辦?早點走可能我妹還年輕,晚點走我妹還有後半輩子要怎麼辦?

我爸沈默不說話,姑姑們一直在說這是一個只賺不賠的工作,最後我說:
「不然叫你們兒女來顧好了,那麼好賺,你們自己來賺。」
~龜苓膏~
他們就沈默了。
説「這樣以後出社會可能找不到工作」、「照顧爸阿公也不知道要照顧到什麼時候」、「兒子如果現在就照顧阿公以後會很難結婚」等等,剛剛放在我妹身上就合理,放在他們身上就不合理的理由。

對啊,誰想?
只是不想當壞人、當倒霉的人,所以推到別人身上,那些他們不在乎的人身上。

後來,甚至說,如果我堅持要送安養院,那就也要幫忙出錢。

我當時還在讀研究所,而且這是他們的爸爸媽媽,我只是長內孫女,算上外孫,我甚至排名第四,也還沒出社會,沒道理輪到我。

我堅持媽媽跟妹妹誰都不能被犧牲,如果我要出錢那全部的內外孫子都出,畢竟阿公過年包紅包都一樣多,能分遺產的也落不到孫輩身上。

後來他們才同意把阿公送安養院。
~龜苓膏~
至於阿公後來被換到環境更差的安養院,並且昏迷不醒,我跟媽媽去探望時才發現,並且送醫、簽放棄急救書、被姑姑們指著鼻子罵是我害死阿公的、跪爬回老家、跪2小時履行「長孫女」的義務等等,都讓我到現在還是覺得歷歷在目。

但整件事,我從來沒有後悔。
如果當時沒有堅持讓媽媽跟妹妹脫離長照阿公這件事情,那今天我們可能都還深陷其中,而也或許,我參加的,不會只是阿公的葬禮。

而這個故事也是啟發我寫《長女病》的關鍵之一,最早完成的就是跟喪禮有關的這篇,也是唯一沒有修改的部分。

至於後來真正下筆的推動力之一,也還是長照。
因為我身邊很多女生朋友開始換工作,希望好請假。
她們不婚不生,
換工作的理由是「要帶爸媽看醫生」。
~龜苓膏~
他們不是沒有兄弟姐妹,只是因為她們是女兒,是沒有結婚的女兒,所以理所當然的「被認為」要照顧爸媽,甚至必須因此換工作。

我問他們,不能拒絕嗎?
他們多數回答我說:「大嫂、弟媳要回去照顧他們的父母。

當然,男性也有照顧,只是他們會更被寬容的覺得,可以去追尋自己的職涯,或者是照顧自己的小家庭。

而女生,無論有沒有結婚,也只是有沒有被先想到要回家照顧的順序而已,多數從來沒有辦法能夠置身事外。

而且曾有讀者分享,他住在比較遠的地方,而哥哥住在爸媽的隔壁巷子,但爸媽還是期待他每個禮拜通勤回來照顧。
~龜苓膏~
所以,是時候讓我們真的來關心,長照這個議題吧,尤其是性別平等的現在,我們還要推崇照顧婆婆很多年很孝順這件事情嗎?

應該要討論,為什麼覺得讓一個女性困守在家裡42年,而非尋求專業人士照顧,是一件合理且以此歌頌的事情吧?

希望可以藉此開始帶起討論,讓更多人可以從長照這個辛苦及壓力很大的工作中,被釋放出來,尋求專業照顧,而不是製造下一個身心俱疲的家人。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