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放月光
角角者2025百萬小說創作大賞

最近參賽的這個故事《一個小夢》,是2023年的舊文了。

故事裡的老闆娘張霞,在我心裡一直有個模糊又鮮明的形象:大概介於楊麗音、柯淑勤、呂雪鳳這三位演員在戲裡展現的樣子——堅韌、善良、有時小小潑辣,強勢中又透著溫情。

所以,最初的設定,張霞是講台語的!

只是當年我自覺並不能太好的掌握用台語寫作,最後還是把她的台詞全部都轉化寫成國語。這次重新修文,每當寫到張霞開口,腦中第一個浮現的還是她講台語的聲音與字句。所以,這一回,我想就遵從本心了。試試看吧
怒放月光
一直以來,月光的故事常被批評「太中國用語」。早些年,月光在晉江、長佩、廢文網都發過文,用字遣詞確實受到很多影響。後來把重心拉回來,也慢慢開始修正字詞。可我發現,就算不用那些詞了,寫作的「風格」「語感」仍時常被指出「太中國」了。(「用詞」太中國,這個我明白。但「風格」太中國,是什麼意思?(我是疑問,不是挑釁😅😅) )

仔細想想,也不全是那幾年中耽影響,更深層的原因,大概是我成長的年代,恰好是台語被禁說、被壓抑,而國語被大力推行、被視為「正統」的年代。

那時候,我們讀的、學的,幾乎都是「主政者」允許的、標準化的語言與文章。在該大量吸收、培養語感的年紀,我不知不覺被迫「偏食」了。
怒放月光
不是要推卸責任啊🤣只能說,我的覺醒來得太晚,也不夠勤奮。台灣本土作品讀得太少,以至於真正提筆寫作時,才驚覺「書到用時方恨少」——自己的文字風格,始終還是少了點「在地」的味道😅

這次嘗試讓角色開口說台語,更是讓問題浮上檯面。

角色講台語時,其他角色該怎麼接話?整個故事行文描寫、整體氛圍要怎麼調整?

我看著被自己改得支離破碎的稿子,有點領悟到——真的不是只要角色講台語,整篇文就能自然地帶出台味欸😭

也曾想過,要不要乾脆把台詞改回來?但每次要按下刪除鍵,就是捨不得。

我念著張霞的台詞、想著她說話時的神韻語調,就想讓讀者也看看她!

也許沒有人在意,但我在意。

在意到就算因為這樣,整篇文最後變得四不像,我還是想這樣寫。

四不像就四不像吧!但它是我開始的第一步。

第一步哪有完美的。你們說是吧?😁
怒放月光
希望看過第一版的小可愛們,也能來角角看看這個新版,看看月光這次的改變是否有堪入目🤣👉
怒放月光《一個小夢》 - BL、現代社會 - KadoKado 角角者|原創小說網站APP

而新讀者如果也好奇原版的話,可以到米國度看看次👉 米國度創作平台-一個小夢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