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光🌟嗶咘嗶咘
@woufeder
Tue, Jul 1, 2025 6:04 PM
Wed, Jul 2, 2025 10:57 AM
6
【跟】
原創人極限二選一
從阿都那裏偷來的,慢慢寫,插樓隨意
群青宇宙塵
葬光🌟嗶咘嗶咘
@woufeder
Tue, Jul 1, 2025 6:10 PM
【角色題】
葬光🌟嗶咘嗶咘
@woufeder
Tue, Jul 1, 2025 6:15 PM
Tue, Jul 1, 2025 6:18 PM
1.
單養某隻或某對
|
群像
小時候比較喜歡群像,所以原創角色才會多到爆炸。越是早期的作品,角色幾乎都是基於「想要創作某個特質的角色」而誕生。但現在的主角外的角色設計都會更偏向服務故事。更傾向在某個視點上去詮釋故事。當然這也可能是我發現自己其實講不好群像故事的緣故。
雖說說故事的方式改變了,但對角色設定上的複雜度,我還是保持以前的習慣,只要生出來就會寫滿該角色的背景。有點算為了類似形象的角色不重複(?)也有一點是我覺得主角外的角色只是在這個故事不是主視角,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故事。
葬光🌟嗶咘嗶咘
@woufeder
Tue, Jul 1, 2025 6:25 PM
2.
主角一定要有缺陷
|
主角可以聖光到底
我喜歡人類的價值來自於努力拼命的光輝,聖光安排大概很方便,但會讓我覺得那不是我想謳歌的價值。一個角色的缺點與優點對我來說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的東西。剝除掉一個人類會有的缺陷,並不會讓他成為神(?)反而會降低咀嚼度跟張力。
我喜歡努力的人類,我喜歡有可能性的人類。這個價值觀在我塑造女神降生為人的原因時有所體現。「沒有缺點就是最大的缺點。」一切都是被寫死的,沒有逃離的可能性,因為無所不能,所以才什麼都不需要做。
葬光🌟嗶咘嗶咘
@woufeder
Tue, Jul 1, 2025 7:07 PM
Tue, Jul 1, 2025 7:15 PM
3.
反派是絕對惡
|
反派是帶著創傷的悲劇者
我其實沒有很明白純粹的惡是甚麼樣的概念。如果角色很堅持確定自己做的事是正確的,那應該會覺得自己是善?我想像不出無故的犯罪,即便是愉快犯也是。是甚麼讓他覺得犯行是愉快的,這點也牽扯到性格和價值觀塑造,那對我來說就有點不像是純粹的惡
但我覺得我的情況也不像帶著創傷的悲劇者,以結果來論可能是帶著創傷的,但不見得是悲劇。以DL衛宇天為例,我不認為他是悲劇,相反的我認為他的結局是很正向的結果(?)跳開以自己為先,誠心為他者的未來而帶走另一個惡,雖不會脫離他是惡人的本質,但對他而言是一件喜悅的事。
葬光🌟嗶咘嗶咘
@woufeder
Tue, Jul 1, 2025 7:22 PM
4.
主角最終自我實現
|
主角最終被世界吞噬
我覺得我的故事都有種追求或是朝著某個地方前進的意念在。自我實現與否和成敗無關,當然我寫下的故事大多是有成,畢竟創作帶有遺憾的故事會讓我很痛苦ry但即使是沒有成功,我還是會覺得這中間的過程就是一種實現的結果。
被世界吞噬的概念,我覺得很像是成也不是敗也不是,沒有辦法再努力也無法完全放棄,這種趨於中間很模糊的狀態。但我覺得只要存在就多少還是會往某個光譜靠攏,所以也不存在被吞噬的選項。無論是自證還是自滅,應該都算上一種實現。
葬光🌟嗶咘嗶咘
@woufeder
Wed, Jul 2, 2025 2:07 AM
5.
角色壞到極致但魅力爆表
|
角色好到發光但無聊至極
這個選起來也沒有什麼懸念。
我不一定會覺得角色的惡質有魅力,可即使是無法認同,對角色性格上的缺陷與行為產生極端厭惡也算是一種扣住人心,愛與恨是一樣強烈的東西。不選擇後者的原因和2.也有點類似,我覺得不經掙扎的良善是非人而且沒有什麼讓人回味的深度。
葬光🌟嗶咘嗶咘
@woufeder
Wed, Jul 2, 2025 8:30 AM
Wed, Jul 2, 2025 5:29 PM
6.
塑造角色是為了理解自己
|
塑造角色是為了逃避自己
這兩個我都不是很想選,因為我塑造角色的取向很明確,是「投射自己的一部分。」
之前和譁語小小聊到,他覺得林意嫻的性格很能看得出作者的,所以當我說出自己過去的遭遇,他馬上就聯想到加拉太的門徒的內容。
之所以也不是理解自己,是因為我對自己的理解很透徹。這不是膨脹而是我真的很知道自己的狀態。就算渾沌的情緒我也知道自己為何陷入。無關乎理解或逃避
葬光🌟嗶咘嗶咘
@woufeder
Thu, Jul 3, 2025 6:09 AM
7.
凸顯角色內在
|
凸顯角色外觀
對我來說兩個有點持平,但那大概是因為與其說凸顯,不如說在塑造角色時我大概就有他們的形象,我只是描繪出來。尤其是後面的角色有很多是我夢到的ry一開始外觀就存在。所以我會花更多的時間會去細探他們的性格。
葬光🌟嗶咘嗶咘
@woufeder
Thu, Jul 3, 2025 6:30 AM
Thu, Jul 3, 2025 6:46 AM
8.
寵角色
|
虐角色
雖然不到為虐而虐,但我在設定上的確偏好一些沒那麼平穩的背景。也不是說與喜好無關,而是我有點沒有辦法想像一帆風順,機遇信手拈來的故事有甚麼好寫的。
9.
角色正面特質居多
|
角色負面特質居多
10.
凸顯神性
|
凸顯劣根性
11.
天生惡質的角色
|
後天黑化的角色
題9我覺得要先定義特質指的是性格還是背景。
承題8,我的角色背景一般不會設定的太平順,但性格上我會盡可能讓他們優缺點同樣突出。由於我喜歡看改變的故事,無論是前進後退都是一種改變。我喜歡不懂愛的角色習得愛後自願放棄愛,也喜歡充滿恨意的角色因恨而求不得安穩。我還是喜歡向善則有善報,往惡則有惡果的故事。也因此,我家很少天生惡質的角色,角色終點為何,全看他的選擇。
葬光🌟嗶咘嗶咘
@woufeder
Thu, Jul 3, 2025 6:47 AM
【世界觀或風格題】
葬光🌟嗶咘嗶咘
@woufeder
Thu, Jul 3, 2025 7:55 AM
Thu, Jul 3, 2025 7:56 AM
12.
寫實
|
奇幻
13.
近代或現代
|
古代
14.
東方風格
|
西方風格
15.
人類
|
各種種族
16.
龐大的世界觀
|
小巧的世界觀
這幾個合併寫是因為,不管是世界觀還是故事架構,都有一個很明確的時間點做區分。
從流轉大地(約莫2015)開始為分水嶺,後面的故事大多都沒有明顯的奇幻元素,或奇幻元素不是世界觀的主要構成。尤其雨後朝陽後我的故事規模開始內縮,場景也從全架空西幻(我個人認為也沒有很典型西幻,但跟東幻是一點關係也沒有),變成現代台灣日常(雖然可能不怎麼台吧我不知道)
而種族構成也會因為故事架構而有變化,最多元構成的應該是流轉大地。但以比例來說,人類還是佔絕對多數。
載入新的回覆
從阿都那裏偷來的,慢慢寫,插樓隨意
群青宇宙塵
群像小時候比較喜歡群像,所以原創角色才會多到爆炸。越是早期的作品,角色幾乎都是基於「想要創作某個特質的角色」而誕生。但現在的主角外的角色設計都會更偏向服務故事。更傾向在某個視點上去詮釋故事。當然這也可能是我發現自己其實講不好群像故事的緣故。
雖說說故事的方式改變了,但對角色設定上的複雜度,我還是保持以前的習慣,只要生出來就會寫滿該角色的背景。有點算為了類似形象的角色不重複(?)也有一點是我覺得主角外的角色只是在這個故事不是主視角,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故事。
主角可以聖光到底我喜歡人類的價值來自於努力拼命的光輝,聖光安排大概很方便,但會讓我覺得那不是我想謳歌的價值。一個角色的缺點與優點對我來說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的東西。剝除掉一個人類會有的缺陷,並不會讓他成為神(?)反而會降低咀嚼度跟張力。
我喜歡努力的人類,我喜歡有可能性的人類。這個價值觀在我塑造女神降生為人的原因時有所體現。「沒有缺點就是最大的缺點。」一切都是被寫死的,沒有逃離的可能性,因為無所不能,所以才什麼都不需要做。
反派是絕對惡|反派是帶著創傷的悲劇者我其實沒有很明白純粹的惡是甚麼樣的概念。如果角色很堅持確定自己做的事是正確的,那應該會覺得自己是善?我想像不出無故的犯罪,即便是愉快犯也是。是甚麼讓他覺得犯行是愉快的,這點也牽扯到性格和價值觀塑造,那對我來說就有點不像是純粹的惡
但我覺得我的情況也不像帶著創傷的悲劇者,以結果來論可能是帶著創傷的,但不見得是悲劇。以DL衛宇天為例,我不認為他是悲劇,相反的我認為他的結局是很正向的結果(?)跳開以自己為先,誠心為他者的未來而帶走另一個惡,雖不會脫離他是惡人的本質,但對他而言是一件喜悅的事。
主角最終被世界吞噬我覺得我的故事都有種追求或是朝著某個地方前進的意念在。自我實現與否和成敗無關,當然我寫下的故事大多是有成,畢竟創作帶有遺憾的故事會讓我很痛苦ry但即使是沒有成功,我還是會覺得這中間的過程就是一種實現的結果。
被世界吞噬的概念,我覺得很像是成也不是敗也不是,沒有辦法再努力也無法完全放棄,這種趨於中間很模糊的狀態。但我覺得只要存在就多少還是會往某個光譜靠攏,所以也不存在被吞噬的選項。無論是自證還是自滅,應該都算上一種實現。
角色好到發光但無聊至極這個選起來也沒有什麼懸念。
我不一定會覺得角色的惡質有魅力,可即使是無法認同,對角色性格上的缺陷與行為產生極端厭惡也算是一種扣住人心,愛與恨是一樣強烈的東西。不選擇後者的原因和2.也有點類似,我覺得不經掙扎的良善是非人而且沒有什麼讓人回味的深度。
塑造角色是為了逃避自己這兩個我都不是很想選,因為我塑造角色的取向很明確,是「投射自己的一部分。」
之前和譁語小小聊到,他覺得林意嫻的性格很能看得出作者的,所以當我說出自己過去的遭遇,他馬上就聯想到加拉太的門徒的內容。
之所以也不是理解自己,是因為我對自己的理解很透徹。這不是膨脹而是我真的很知道自己的狀態。就算渾沌的情緒我也知道自己為何陷入。無關乎理解或逃避
凸顯角色外觀對我來說兩個有點持平,但那大概是因為與其說凸顯,不如說在塑造角色時我大概就有他們的形象,我只是描繪出來。尤其是後面的角色有很多是我夢到的ry一開始外觀就存在。所以我會花更多的時間會去細探他們的性格。
寵角色|虐角色雖然不到為虐而虐,但我在設定上的確偏好一些沒那麼平穩的背景。也不是說與喜好無關,而是我有點沒有辦法想像一帆風順,機遇信手拈來的故事有甚麼好寫的。
9.角色正面特質居多|
角色負面特質居多10.凸顯神性|
凸顯劣根性11.
天生惡質的角色|後天黑化的角色題9我覺得要先定義特質指的是性格還是背景。
承題8,我的角色背景一般不會設定的太平順,但性格上我會盡可能讓他們優缺點同樣突出。由於我喜歡看改變的故事,無論是前進後退都是一種改變。我喜歡不懂愛的角色習得愛後自願放棄愛,也喜歡充滿恨意的角色因恨而求不得安穩。我還是喜歡向善則有善報,往惡則有惡果的故事。也因此,我家很少天生惡質的角色,角色終點為何,全看他的選擇。
寫實|奇幻13.近代或現代|
古代14.
東方風格|西方風格15.人類|
各種種族16.龐大的世界觀|
小巧的世界觀這幾個合併寫是因為,不管是世界觀還是故事架構,都有一個很明確的時間點做區分。
從流轉大地(約莫2015)開始為分水嶺,後面的故事大多都沒有明顯的奇幻元素,或奇幻元素不是世界觀的主要構成。尤其雨後朝陽後我的故事規模開始內縮,場景也從全架空西幻(我個人認為也沒有很典型西幻,但跟東幻是一點關係也沒有),變成現代台灣日常(雖然可能不怎麼台吧我不知道)
而種族構成也會因為故事架構而有變化,最多元構成的應該是流轉大地。但以比例來說,人類還是佔絕對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