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 不過幸好,海嘯災害是可以提前得知的!海嘯的傳播有其方向性(說來話長,如果是考生請詳惠更斯原理,了解一下),透過建立海嘯數值模型,就能知道災害發生的地點及嚴重程度,且因為海嘯的物理機制相當單純,所以各國的模型結果幾乎都能吻合實際情況! 圖源:Deterministic study on the potential large tsunami hazard in Taiwan. TR Wu (2012)
[圖3] 先來看南海海槽發生破裂的話(這篇文就不探討日本會有多慘),可以看到台灣並不在能量衝擊的範圍之內,所以不會有直接的衝擊,但可能會有繞射、折射或反射而造成的大浪,不過難以造成災害就是了,2011年的東日本大海嘯就是這樣的情況(海水上升20公分)。 圖源:Deterministic study on the potential large tsunami hazard in Taiwan. TR Wu (2012)
這禮拜六就是預言之日(2025.07.05)了,除了龍樹諒的預言外,最近日本地震頻傳,日本氣象廳也警告南海海槽發生災難型海嘯的機率激增,那如果這兩處發生海嘯,對台灣會有什麼影響呢? (說明下收)
[圖1] 南海海槽是日本科學家多年來一直關注的構造,不論其歷史曾發生過的地震海嘯災難、地質調查及GPS觀測到的能量累積,都證明了它的潛在爆發力。龍樹諒所預言的區域則是一個範圍,奇怪的是,那個範圍好像沒有包到孕震構造,所以可以假設大概就是周圍的馬里亞納海溝之類的,總之我把可能的嫌疑犯都列了進來。
[圖2] 不過幸好,海嘯災害是可以提前得知的!海嘯的傳播有其方向性(說來話長,如果是考生請詳惠更斯原理,了解一下),透過建立海嘯數值模型,就能知道災害發生的地點及嚴重程度,且因為海嘯的物理機制相當單純,所以各國的模型結果幾乎都能吻合實際情況!
圖源:Deterministic study on the potential large tsunami hazard in Taiwan. TR Wu (2012)
[圖3] 先來看南海海槽發生破裂的話(這篇文就不探討日本會有多慘),可以看到台灣並不在能量衝擊的範圍之內,所以不會有直接的衝擊,但可能會有繞射、折射或反射而造成的大浪,不過難以造成災害就是了,2011年的東日本大海嘯就是這樣的情況(海水上升20公分)。
圖源:Deterministic study on the potential large tsunami hazard in Taiwan. TR Wu (2012)
[圖4] 南海海槽以外的可能性,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都幫大家整理好了!點開右邊的圖層並勾選「海嘯溢淹潛勢圖」,就可以知道在所有可能的海嘯災害組合中,如果海嘯來臨力,自己的周遭哪裡是危險的,以及哪裡是安全的。
來源: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3D災害潛勢地圖
[圖5] 我也整理了我國各縣市政府提供的避難地圖,如果真的發生了極端情況,才知道要往哪裡去。如果災害來得太快太急,也可以朝地勢較高或結構堅固的建築物內避難!
宜蘭
花蓮
臺東
臺北
新北
基隆
桃園: (分別發布於各區公所官網)
竹縣 (網站6/30測試維修中)
苗栗
臺中
彰化
雲林
嘉市
嘉縣
高雄
屏東
南投
澎湖
金門
連江
不過是亞普海溝(第35頁)的話就有點影響,但幸好亞普海溝地震能量累積不算大
https://conf.ncree.org.tw/...
就像便當盒上的橡皮筋,可能會因為有人撥弄或便當合塗油,導致它更容易滑落射出,但它的威力已經被便當盒的長寬限制住了,不會提升或減少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