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16003_miyako
@miyakowiccan
Sun, Jun 29, 2025 1:13 PM
20
4
這幾年金曲獎公佈之後有幾張專輯是我聽了10秒就買串流:
持修《房間裡的大象》
阿爆《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
珂拉琪
李竺芯《Sui 水》
我的母語除了Mandarin 就是閩東話(福州話),聽到李竺芯時我在感慨,如果万妮达也能把她的閩東話rap發展成一張完整的專輯該有多好。
小時候從英美流行音樂聽到古典,後來聽世界音樂如Ofra Haza,連日本雅樂、囃子,韓國Pansori、印尼甘美朗都沾一點,因為逼踢去聽英倫70-80的歌德後龐克。逼踢在89年《TABOO》就正式參與了對日本音樂的實驗,當時日本樂團潮就已引進非常多元的曲風⋯⋯
Vinida Weng - WAIYA! (Official Music Video)
FT16003_miyako
@miyakowiccan
Sun, Jun 29, 2025 1:17 PM
日本雖然是社會制約非常強的國家,但也容納了很多風格進入他們的流行音樂領域。包括我現在還在聽的早期工業、ambient 電子「Soft Ballet」。
我至今仍然對逼踢93年的DTD專輯情有獨鍾,其中重點是他們將各種風格與節奏融進流行搖滾包括爵士、雷鬼、ambient 等,又更進一步打開我對音樂的胃納,以及每次都要自由、要玩新花招的堅持。
FT16003_miyako
@miyakowiccan
Sun, Jun 29, 2025 1:17 PM
後來又聽到一些台灣的流行樂之後,我感到最重要的是聽音樂的人的品味跟接納程度,流行音樂是商業的、雙向的,跟技巧倒是並沒有直接絕對的關係。在我們抱怨「怎麼都是這種音樂」的同時,其實有一點很重要:我們也在形塑我們所聽到的音樂。
台灣音樂最大的問題是長久以來在別國音樂長足實驗發展的時候,我們都在聽淨化歌曲,完全沒有自由空間,以致於在聽眾品味或製作水準上都落後別人幾十年,在這種弱勢沒有辦法立刻彌補的狀況之下,台灣最大的音樂本錢或說創意本錢,其實就是自由。一種有自信的、遊戲的自由力量。
FT16003_miyako
@miyakowiccan
Sun, Jun 29, 2025 1:17 PM
而我在這些人的音樂中是可以辨識出這些東西的。我不是聽音樂的專家,但我希望能做一個辨識出有這種特質的音樂的人。我也明白這些音樂能存在是因為臺灣已經有了一群擁有自己品味與定見的聽眾。
九命嵐
@arashicat
Sun, Jun 29, 2025 2:14 PM
水真的每首都很棒
載入新的回覆
持修《房間裡的大象》
阿爆《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
珂拉琪
李竺芯《Sui 水》
我的母語除了Mandarin 就是閩東話(福州話),聽到李竺芯時我在感慨,如果万妮达也能把她的閩東話rap發展成一張完整的專輯該有多好。
小時候從英美流行音樂聽到古典,後來聽世界音樂如Ofra Haza,連日本雅樂、囃子,韓國Pansori、印尼甘美朗都沾一點,因為逼踢去聽英倫70-80的歌德後龐克。逼踢在89年《TABOO》就正式參與了對日本音樂的實驗,當時日本樂團潮就已引進非常多元的曲風⋯⋯
我至今仍然對逼踢93年的DTD專輯情有獨鍾,其中重點是他們將各種風格與節奏融進流行搖滾包括爵士、雷鬼、ambient 等,又更進一步打開我對音樂的胃納,以及每次都要自由、要玩新花招的堅持。
台灣音樂最大的問題是長久以來在別國音樂長足實驗發展的時候,我們都在聽淨化歌曲,完全沒有自由空間,以致於在聽眾品味或製作水準上都落後別人幾十年,在這種弱勢沒有辦法立刻彌補的狀況之下,台灣最大的音樂本錢或說創意本錢,其實就是自由。一種有自信的、遊戲的自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