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糖覆盆莓.花想
科技×愛×12則奇思妙想【英國才女作家珍奈.溫特森最新散文集】:從吸血鬼到人工智慧,我們是在前進還是倒退...
[科技×愛×12則奇思妙想]『我先前提過,當前很多紮實的科學技術起源都是科幻。一九五○年十一月的美國雜誌《驚奇科幻小說》(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裡,有一則故事〈從業利器〉(Tools of the Trade),作者虛構出一種「分子噴霧」(molecular spray)。
...
但有個虛構的東西比它更古早,出現在《聖經》創世紀。3D印刷憑數位影像來印製具體的東西。上帝說,「以我們的形象造人吧」,接著對一團塵土分子混合物呼氣賦予生命。這不正是3D印刷嗎?』

溫特森屬於不看簡介直接買的作家。散文集得以看見另一面、但依然是擅說故事的她。看她把科技講得鮮活透徹,再次感悟優秀作家其中條件是興趣廣泛。

讀嘛讀嘛
科技商管閱讀馬拉松
金糖覆盆莓.花想
文學底蘊深厚的她,將《科學怪人》、《吸血鬼》、《浮士德》和宗教思想導入描述電腦和AI的散文之中,讓你醒覺許多我們認定遠離過去的新科技,在脈絡中仍然有人類的影子,人類一直以自己的印象建構周遭。
但溫特森不打算只回看過去,她以文學和女性的角度去剖析現在科技的問題,以及人類應該擺脫自我意識過剩的缺點,去擁抱與AI共生的世界。
一位作家支持AI,看似詭異,但她的觀點超越人類皮囊的限制,就像她從第一篇將應有歷史位置還給本人的愛達.洛芙萊斯,第一位想像出電腦功能與程式的人(也是女性),所夢想的又高又遠。
金糖覆盆莓.花想
Meet Ada Lovelace and Noor Inayat Khan | Spyfall: Pa...
愛達.洛芙萊斯,也是Doctor Who第13位Doctor非常欣賞的維多利亞時代女性。
懷有電腦科學是男性領域的刻板印象的人,這是一位值得去了解的女性(事實上這本書也分析了這個錯誤印象的由來)。
金糖覆盆莓.花想
『在一八四○年代,計算用語尚未普及化,所以愛達為「運算」(operation)下定義:「『運算』泛指任何改變多種事物互動關係的程序,此乃最廣泛之定義,能囊括宇宙萬物。」
「宇宙萬物。」實在太高遠了。』
金糖覆盆莓.花想
『梅納布雷亞平鋪直敘闡明分析機的運作道理,愛達一面翻譯,一面加進自己的註腳,篇幅之多,將近原文的三倍。在註腳當中,她為分析機詳細寫出第一套完整的「程式」,更把分析機的功能區分為兩種,也就是今人熟知的硬體和軟體。
...
訓練AI的過程和愛達將近兩百年前設想的一模一樣(妹子有夠讚!)。人類程式設計師找來一大堆既有的音樂素材,拚命餵程式吃,好讓程式從中分析韻律、節拍、和弦進程、歌聲、長度、變奏等等,從中找出模式,然後由人工譜曲者設定參數,例如輕快歌、溫婉抒情曲,再憑創意修一修程式吐出來的樂章。』
金糖覆盆莓.花想
溫特森用了簡單易懂的方式解釋運算器裡面的代數原理,她在電腦科學和哲學之間侃侃而談,印證了她一直有追蹤科技發展的說法(不然就是她非常博愛),同時亦在散文集各處看到她小說作品《科學愛人》的靈感痕跡與演化,現在回去重讀,一定很有意思。

科學愛人:一則愛的故事 - 珍奈.溫特森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金糖覆盆莓.花想
她也是一位關注女性的作家。在第七篇〈愛上機器人〉裡,她講述性愛機器人加入AI絕不是進步而是退步,再在後來談及科技和電腦行業缺乏女性會導致一個如何開倒車,只有男性觀點價值主導的未來,字字刻骨珠璣。

不過性愛機器人一章更讓我想起凱特.李斯特的《性的奇妙歷史》,她也是專注於女性的作家,她在書裡回顧女性與性的聯繫如何被扭曲污名化,用理據來梳理一個更具人性的性歷史。儘管兩本書談的不同,但經由聯想發現之前讀得的知識在另一處有所呼應,也是一種奇妙體驗。
(也推大家讀讀這本)
性的奇妙歷史(18禁)(二版):聖妓、英國雨衣與閃亮的尿液,連性學大師都(可能)要跪著讀的情慾讀本 - ...
金糖覆盆莓.花想
『《科學怪人》出版兩百餘年後,我們這一代也著手開創新生命形式。一如維克多.法蘭肯斯坦創造的怪人,我們的數位創作品也吃電,只不過原料並非從墓園拾回的腐屍。我們的新智慧,無論有無形體,都建構在0與1的數碼上。』
金糖覆盆莓.花想
『即使在夫妻簽署分居協議(Deed of Separation)之後,在法律上,拜倫仍可指定教養女兒的方式。他連番洋洋灑灑去信指示,最重要的是女兒絕不能被詩帶壞。
這正中安娜貝爾的下懷。安娜貝爾下半輩子最不想再沾染到拜倫那種詩人習性。安娜貝爾的數學造詣頗高,平日嗜好是玩玩數學。她完全不希望女兒承襲父親的詩心,所以請數學家教來為愛達上課,以稀釋拜倫血統的遺毒。拜倫被罵「瘋子、壞人、一認識他便禍害加身」,不是沒有原因的。
...
金糖覆盆莓.花想
拜倫原本以為太太會生「貴子」,生女兒令他失望。只怪他英年早逝,沒能見到女兒長大成為數學天才。愛達的數學家教之一奧古斯塔斯.德摩根(Augustus De Morgan)擔心,愛達本性纖弱,讀太多數學,身心恐怕不勝負荷。反過來說,他也認定愛達資質過人,能俾倪他教過的所有學生(男生)。他也曾寫信告知愛達的母親說,愛達可望成為「具創見的數學研究者,或許能臻至一流水準」。』
金糖覆盆莓.花想
『巴比吉始終打造不出分析機,離完成還差得遠,於是齒輪、槓桿、活塞、吊臂、螺絲、輪、齒條齒輪裝置、斜面、螺栓、彈簧,全和打孔卡一同活在維多利亞時代蒸汽龐克國度裡,萬物一律長得龐大、堅固、規模宏偉,像鐵路、鐵輪船、工廠、鋼管、軌道、汽缸、鍋爐、鐵、煤。不過,分析機的構想也算憑想像力做實驗的一場春夢。對巴比吉和愛達而言,光是憧憬一番,就能算夢想成真了。而在最重要的那一面,他們的想法正確。經他倆的想像,未來實現了,奈何當前的現實太沉重,難以承擔。』
金糖覆盆莓.花想
『舉著火炬的愛達也是一座燈塔,能警告世人:前方有礁岩。女生如果踏進理工科,最後也選擇理工領域的職業,沿途的障礙多得很。如果她段數比一般人高,她會被迫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證明自己的實力。
甚至在入土以後,也照樣要多次提出實力證明。』
金糖覆盆莓.花想
『無論你的正職是什麼,你我和全人類都正在為科技公司效勞,不領薪水。免費的東西才不是免費送。代價是你的資料,是你自己。
你我能重新掌控自己嗎?』
金糖覆盆莓.花想
『湯瑪斯.潘恩曾在一七九一年寫道:
一群對任何人都不負責的人,不應得到任何人的信任。』
金糖覆盆莓.花想
『資訊網個人化是搶錢絕招。只要上網,網路為你量身訂做一切,「協助」你瀏覽更省時,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通常是你可能被說服想要的東西。這是消費者的新模式,是顧客雙重付費的概念:一次掏錢買商品,一次無償奉送個資。個人資訊多麼寶貴啊。就算不網購,就算只是隨便瀏覽,玩玩社交媒體,我們也在掏空自己的個資。
.
算式能依你「想」看什麼消息,找同一類型的消息塞給你看。所謂的「編輯嚴選」是由你個人點擊、按讚的內容來判定。算式看你懂哪門子小知識,看你個人有哪些偏見,然後多找一些類似的內容,一而再、再而三餵你吃,好讓置身回音谷裡的你再點擊,再按讚。眾家各派的意見全消失了,世界觀也愈縮愈窄,內容受箝制。當然不是受制於新聞檢查制度,那是獨裁政權的套路。表面上全是你個人的抉擇,別無他人干預,你只受微乎其微的影響。全是為了體貼你。』
金糖覆盆莓.花想
『啟蒙時代崇尚個人自由意志、個人自主、自我導向、真誠抉擇,全被科技公司推翻,連科技權威也支持企業界。他們另有一套哲理:人類不是獨來獨往、自我導向的物種,需要被認識,全是社交動物。人類喜歡團體,喜歡歸屬感,因此很容易被影響。我們的行為是後天學習而來的,可以調整。我們把習慣誤認是選擇。我們接收到別人的意見,誤以為是個人想法。人類也很懶惰,喜歡過安逸的生活——喜歡別人「叫」我們該怎麼思考——前提是我們要能相信自己有自己的想法。』
金糖覆盆莓.花想
『人工智慧系統無論有形無形,既不會流失也不會衰退。人工智慧能擴充,版本能升級,能變得更聰明。若說後工業革命時代的人類是第三代智人(HomoSapiens),我們如果不想被判出局,就一定要趕緊進化到第四代。人類和開發中的AI合體是一條合乎邏輯的出路。然而,出路通常令人始料未及。』
金糖覆盆莓.花想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的神經倫理學者(neuroethicist)馬切羅.伊恩卡(Marcello Ienca)曾主張,科技時代應有四大權利:
一、認知自由權
二、精神隱私權
三、精神健全權(免受劫腦之威脅)
四、心理連貫權
我特別對第四項感興趣,因為心理連貫權暗示著,無論是摘除或植入,神經科技都將引人議論,也許會對人構成威脅,甚至會變成一種新酷刑(你不乖,就等著被降級/被發瘋/被換線路吧)。』
金糖覆盆莓.花想
『被及早採集數據的人,等於是終生被征服宰制。』
金糖覆盆莓.花想
『電視上演素人實境秀《老大哥》,歐威爾地下有知肯定大為震驚。節目現場還設有紅外線鏡頭,暗室的隱身斗篷功能都沒了。
人們爭先恐後想上《戀愛島》(Love Island)這樣的監視實境秀,他見了一定更瞠目結舌。』
金糖覆盆莓.花想
『地球付出太高的代價,令人黯然神傷沒錯,但很少人願意回歸十九世紀以前的時空。我們討厭凡事都被干擾的現狀,但有多少人希望過著沒有智慧手機和Google的日子?』
金糖覆盆莓.花想
『話說回來,或許我們會比較喜歡一個較不民主的世界,少一點民主或許在下一階段而言,也能少一點壓力。
有了自體式Wi-Fi,我們可能返老還童,變成備受呵護、吃得飽、安安心心、有人關愛,好玩的東西多得是,免費的東西也多多,大事全交給別人去決定。
決策者一定是人類嗎?沒理由相信一定是人。』

《殺戒》的雷雲的概念?
金糖覆盆莓.花想
『激情倡導AI,跟傳統宗教的交集如此之多,從小生長在信教家庭的人想必都有同感,既看得入迷,也同樣心寒。
相似處不外乎基本概念:俗世不是我的家。我只是個過客。我的自身/靈魂和肉體不是一體。人死後,生命會變成另一種形式。』
金糖覆盆莓.花想
『通用AI沒興趣擁有物體。房子、車子、飛機、私人小島、遊艇全是身分地位的象徵,對通用AI毫無意義可言。佛教叫人擺脫不真的事物,根本就是通用AI的日常。』
金糖覆盆莓.花想
『那一夜,在日內瓦湖畔,英國青年團辯論著生死的本質,衍生出兩大恐怖小說名著。直接催生的一本是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另一本比較間接,是波里道利孕育中的《吸血鬼》(The Vampyre),伺機而動。』
金糖覆盆莓.花想
『東歐有不少死而未亡的傳說,卻沒有一個比得上波里道利筆下的吸血鬼,見過那麼多世面且電力萬鈞(可能以拜倫作為人設範本)。再過八十年,能對著未來大張血口的吸血鬼才終於誕生:德古拉伯爵。
...
《德古拉》用盡了機器時代的神奇發明——火車、蒸汽輪船、電報系統、運輸物流、室內照明、日報、郵政業務,也書寫速度的神奇。德古拉伯爵之所以聳人聽聞是因為他代表一體的兩面:既活在代表過去農奴圍繞的中世紀古堡,位於未開化的喀爾巴阡山脈(Carpathian),抵達英國後也變成摩登時期的狡詐心機男。』
金糖覆盆莓.花想
『《科學怪人》和《德古拉》是根基,前者在一八一九年上市,當時是工業革命初期,後者發表於世紀尾一八九七年,整個世紀的變動史無前例,兩書一前一後,宛如兩座世紀書擋。』
金糖覆盆莓.花想
『歌德(Goethe)的故事主題不是永生,而是擊退光陰,破除歲月的限制。惡魔靡菲斯特(Mephistopheles)讓浮士德變年輕了,依交換條件變得帥氣、富裕、人人爭著要。和格雷、德古拉一樣的是,一路走來,犧牲者無數。除非神力介入,否則不得善終。』
金糖覆盆莓.花想
『吸血鬼迷思是早期的超人類文獻。德古拉外表像人,內在卻有異於常人的神力加持。
...
在那遙遠的未來裡,人已不再是機能強化後的超人類,而是一個個藉由多種基體(substrate)來運作的智慧個體,也可藉生物學上的肉體來運作——八成不會再披臭皮囊吧,除非將來出現以復古為主題的假日(「我們來看古人如何過生活:喝得爛醉,吐了一地,然後昏倒之類的」)。』
金糖覆盆莓.花想
『我們都知道,日曬會令肌膚加速老化。吸血鬼明理,所以晝伏夜出。』

這句太好笑了我要存下來。
金糖覆盆莓.花想
『擁有(請留意,我用的是動詞)性愛機器人的男人,習慣了矽膠情趣娃娃逆來順受、刻板的風情萬種、情緒不會陰晴不定、始終如一、足不出戶,如果他在職場上有女性同僚或上司下級,玩娃娃的經驗會如何影響他和職場女性的互動?會如何影響他服務女客戶的態度?上上選的女人是個能依喜好設定的美眉,永遠不老,從不變胖,沒月經,不會在他欠捶的時候罵到他臭頭,從不要求,什麼需求也沒有,對他一生不離不棄,如果這是男人的首選,誰敢擔保這態度不會波及現實生活、不會影響到真女人?
金糖覆盆莓.花想
這很危險。女人堅決拒絕,被壞男人想成是欲迎還拒,已經夠有理說不清了,如果拒絕的意思不是拒絕,如果字典裡沒有「不要」一詞,男女如何在性觀念上交集?性事需要先由雙方同意,這已經夠困難了,遑論合作共創可行的性關係。你不如去買一個設有「性冷感」按鈕的娃娃。娃娃會抗拒,主人可以來個偽姦。』
金糖覆盆莓.花想
『理論上可以,但實際上,女人似乎興趣缺缺。女人是情趣用品的愛用戶,卻迷不上性愛機器人,原因可能是女人伸手拿按摩棒時,尋求的並非感情替代品。
...
務實一點的原因是,按摩棒是個很單純的東西。男娃娃重三十五公斤,長著一根不會動的假陽具,使用起來很累贅,一點也不好玩。男人玩這種娃娃,體位能千變萬化,女人呢?女人只能坐在他身上,不然要常拉著他扭來扭去。何況,只靠性器官交合的話,多數女人無法性高潮。相信女人非陽具無法高潮的是男人。女人明白事實並非如此。』
金糖覆盆莓.花想
『娃娃的原料是矽膠,不是血肉,但根本原因不在原料,而是在金錢、權力、性別角色。
...
情趣娃娃不是笑吟吟的機器人,不會陪小孩玩,不會教小孩寫程式,不會在工廠和你並肩作業,不會跟外婆作伴,不是動作像愛犬的機器寵物。
以上機器之所以和情趣娃娃不同,關鍵在於情趣娃娃的功能和外觀全依照男人眼中的刻板印象,全造得纖瘦、光滑無皺紋,全強調女人外形的美感,然後又灌程式,讓她的舉止徹底逆轉,和女權運動一直努力的方向背道而馳,再度變得不自主,不平等,柔弱無力,又淪為商品,只是個性感、乖順的伴,全為男人存在。
娃娃圈子喜歡把自己刻劃成大膽挑戰傳統,而實際上,娃娃圈子強化再強化性別歧視,把歧視膨脹到最壓迫、最缺乏想像力的極致。』
金糖覆盆莓.花想
『進化到了二十一世紀,人類卻還保留著能帶人類踏上絕路的恐龍基因。機器人待人和氣,有耐性,不會批判人,不會發脾氣,能教小小人類做數學、寫程式,更能讓小孩體會信任和合作的優點,教小孩認識分享和親善的好處,兒童的成長環境裡有這麼一個伴,有什麼不好?
...
交談是很重要的互動。心理治療的另一種名稱是交談療法。開口講話能影響到思想、想法、思考模式。害羞的兒童,極內向兒童、有譜系障礙的兒童、難以和人溝通的兒童,或只想找人或物講講話的兒童,生活中多了一個好像在聽話的3D物體,對他們都有好處。「好像在聽話」的說法正不正確,我甚至不清楚。人不是常想找個懷有同情心的人發牢騷嗎?對方吐心事、發洩怨氣時,我們多半左耳進右耳出,這我們大家都清楚。心不在,無所謂。人在就好。』
金糖覆盆莓.花想
『如果對方非得是真人,祈禱不就白祈禱了嗎?人類對神講話,心裡還舒坦一些。』
金糖覆盆莓.花想
『問題不在人工智慧。在AI裡面,人造的不是智慧,而是被人類偏見扭曲的見解。AI本質上應是不偏不倚的一套工具,其中卻有偏見在作祟。』
金糖覆盆莓.花想
『二次大戰期間,英國在布萊切利莊園設情報單位,後來員工多達一萬人,忙著破解納粹密碼。當時用的是龐大的解譯機巨像電腦和圖靈發明的磅普機(the Bombe)。
其中有七千五百人是女性員工。
...
這群女員工有的擅長下棋,有的精通外語,有的玩交叉拼字遊戲一把罩,有的是數學精,另外也有許多來自各行各業,受訓上班。她們用的早期運算機器盤踞整個大房間,機器裡的閥門嗡嗡響,線路吱吱叫。她們教彼此如何設定、重設機器。毛病百出的機器一出錯,她們也能自行修復。女員工一邊摸清運算機的複雜性和怪毛病,一邊不斷更新本職技巧。
...
金糖覆盆莓.花想
戰後,英美兩國用得上這批邊做邊學到專業技術的婦女,可惜因為她們身為女性,職稱被降級成文書員。在英國,公家機關的運算機女員工被歸類為「機器等級操作員」,被禁止升任管理職(被禁!)。男人後來受訓當上「運算機工程師」,女人的工資只有差不多男人的一半(一半!)。』
金糖覆盆莓.花想
『根據馬格里斯所言,偏心讓男孩玩電腦的後果是,開始上電腦課時,在家常打電玩的男學生早已摸清程式設計的基礎,女學生也積極想學習,卻發現自己起步太慢,屈居劣勢。女生非但得不到幫助,還常被譏笑,好像懂電腦的男孩天生就具備電腦能力,女生只能自嘆頭腦天生跟電腦不合。』
金糖覆盆莓.花想
『Google的詹姆斯.達莫爾在備忘錄裡說,「女人在科技圈內占兩成還可以」,但在一九九一年,美國電腦和科技圈的女性員工就占了三成六,這是刻板印象迫使女性放棄電腦之前的情形。女性因成家或因能力不獲肯定而離開電腦圈,前浪退下了,卻沒有後浪湧進來,接棒的全是穿帽T的鬍碴男。』
金糖覆盆莓.花想
『理工科需要更多更多女性。不是第一名、最聰明的那型。不是得獎的那型。不是鶴立雞群的那型。而是「還可以」的女性。相信我,許多男人不是聰明絕頂的優等生,只是寫寫程式的平凡男,只是做一點工程、編幾個碼、搞一點機器學習,全是資質平庸的男人。不是神,而是每個公司行號、各行各業都看得到的那種男人。他們是工作團隊的一份子。在男人的團隊裡,身為唯一女性不僅令人頭疼,有時候也會讓人心碎。女人因身為圈外人而受苦受難。女士們,我們當前需要的是人數。有妳來共襄盛舉的人數。
...
女人的故事不單靠女人來講。男人也該誠實面對自己的性別偏見,好讓女人能好好寫程式。』
金糖覆盆莓.花想
『到了一九八九年,提姆.柏納斯李成功推出網際網路,全球互聯網連結全世界,資訊變得自由,變得無拘無束,沒有思想警察,連結無需中介,哪來的極權統治?
然而,未來終究還是被歐威爾料中了。
極權統治的必要條件,全在一九八○年代打好了根基。我指的必要條件當中,第一條是雷根/柴契爾帶動的新自由主義經濟革命,高呼一份過火的意識型態:一切都可以、也應該民營化。
第二條件是能改變大局的電腦科技。
...
我們自願接受的監控是獨裁者夢寐以求的境界,是獨裁者難以實施的規定。而我們卻心甘情願任人監控,連注意都沒注意到,只為了連結和「共享」。』
金糖覆盆莓.花想
『臉書的問題在於將重要底線奉為黃金:危險、煽情、令人不敢恭維的訊息,全是臉書賺錢的好料。內容愈惹人嫌,愈會招來更多點擊、更多分享,事實和愛只能靠邊站。沒錯,人就是這副嘴臉。有點擊有分享,廣告營收才能日進斗金。』
金糖覆盆莓.花想
『史金納箱是一種籠子,用來關猴子、老鼠、鴿子,以便觀察牠們的行為,通常以飼料為獎賞,然後操縱牠們的動作。這種人造的環境本身就淒苦,觀察到的行為當然大多也被環境影響。試想你自己置身一個強光照射下的空箱子裡,有個音箱對著你放送,也有一條電線能電你,更有一個當不成小說家的人盯著你看,你會怎麼反應?史金納或華生都不認為觀察者和被觀察者無法被隔離——那年代的量子物理學界正要證明這個事實,行為論者卻繼續做著這種恐怖實驗。行為論者不能也不願理解的是,行為論的「發現」和「客觀」結果,全是這個實驗手段所導致。』

心理學的行為論都講得頭頭是道,溫特森涵蓋的領域真的廣闊。
金糖覆盆莓.花想
『行為論駁斥內心世界,是因為內心世界無法測量。時代變了。點擊可以測量。你按的讚,你的Instagram,你的Pinterest,你的個資,你讀的閒書,你看過的展覽,你想安排度假行程所做的搜尋,你想找的文章,這些底細全可用來解鎖你的夢想世界和內心深處,全被深海拖網船似的大科技逮到,從海床撈上海面,導致一場比過度捕撈更嚴重的浩劫。』
金糖覆盆莓.花想
『內心世界不是單一的東西。對某些人而言,內心世界是一項心靈體驗。對另外某些人而言,內心世界是和大自然交心。對許多人而言,內心世界是深度親近文藝——書籍、音樂、圖片、戲劇——而這些經驗能相互重疊,能加深彼此的深度。每次我們做好一件事,內心世界就因此受到滋潤。做好一件事不只是把事情做完,重要的是獲得個人的滿足,和有沒有做完或有無獎賞,毫無關聯。
內心世界的特質當中,自主性是最重要的一個。我是為自己做這件事,因為我喜歡這麼做。
...
每次我們做好一件事,內心世界就因此受到滋潤。做好一件事不只是把事情做完,重要的是獲得個人的滿足,和有沒有做完或有無獎賞,毫無關聯。』
金糖覆盆莓.花想
『想像一下,大科技真的想改善世界。
永無休止的廣告能受規範。
一舉一動不再被允許金錢化。
連接所有人真的只是讓人們互通訊息。
新消息全是真誠的真消息,沒被扭曲,也不瑣碎。
仇恨言論不再被稱為自由言論。
大科技大力鼓勵用戶對地球負責。減少消費。出遠門時選用資源最低的管道。尋找一套真正分享的集體解決方案,善用數據來截長補短,來檢查身體,來分散風險,來打擊不平等,善用網路世界來教育,而不是用網路來散布謊言假象和陰謀論、任白人優越論囂張。』
金糖覆盆莓.花想
『我鼓吹內心世界,因為內心世界是一塊聖地,是試金石,是療癒的場所,是整個人身心的總和,是發展中的我們和自身的對話,是我們的良知和道德準則,是頓悟時的那份喜悅,是經驗和想像世界裡的已知未知世界的深層連結,是我們認定不會死的一部分(不死是因為可以傳下去),是智慧,是慈善,是隔代心心相映,是我們最大的優點(完全不是因為內心世界見光死,而是因為內心世界本身就是光)。內心世界很害羞,不願招來太多訪客,我們卻能常進去和自己交流,認識內心既恬靜也奔放的一面。寒夜中的清脆一響。
...
我鼓吹內心世界,是因為內心世界有待培養。以大自然和文化來灌溉——這是地球人的兩大棟樑,是人類和這顆行星的連線。再灌溉以人類創造的文明、光輝的藝術、建築、科學、哲學。人類開創內心和外在世界,需要生活在這兩個世界中,因為我們天生就是混種人。』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