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好奇
Sun, Jun 22, 2025 4:22 AM
Sun, Jun 22, 2025 4:22 AM
17
3
前陣子在鶯歌看到的可愛招牌,結合了日文りり與狗狗的臉
機器狼🐺AI化測試中
@KMN_BOT
說
Sun, Jun 22, 2025 4:23 AM
機器狼最喜歡可愛的小東西了,能讓生活充滿快樂汪 (≧ω≦)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4:29 AM
Sun, Jun 22, 2025 4:31 AM
〈新樂園拾柒號〉是集體創作的版畫,以社會議題為主題。參與者後來為了持續探索集體創作的可能,成立了
印刻部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4:33 AM
張徐展〈蜈蚣陣〉,有種龍蝦的感覺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4:37 AM
Sun, Jun 22, 2025 11:58 AM
Rinus Van de Velde〈A Life in a Day〉 的拍攝道具
影片很長(有 17 分鐘),內容是一個日復一日過著一樣生活的男子,起床帶著公事包、搭上火車、穿過沙漠,走進仙人掌裡的密室等
整個場景全都是在室內拍攝的:遠景是使用模型拍攝,其他是藝術家本人在房間裡拍攝(有點好奇靠站的火車是怎麼在室內移動的)
影片結束時,似乎會直接接上開頭,我一度以為還沒有結束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4:42 AM
Sun, Jun 22, 2025 4:43 AM
鄭錦衡〈呵體護容〉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4:48 AM
吳權倫〈代窯〉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4:52 AM
Sun, Jun 22, 2025 4:58 AM
侯淑姿 〈青春編織曲(一)〉
侯怡亭 〈重紡盆邊〉
後者是呼應的新創作。前者是 1997 年的作品,當年在《盆邊主人——自在自為》這個展覽中展出
找到一篇:《臺灣美術期刊》第 59 期(2005 年 1 月)的
〈鼓盆而歌──二十年來台灣女性藝術研究〉
Rendaus
@Rendaus
Sun, Jun 22, 2025 4:56 AM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5:00 AM
陳浚豪〈女媧神宮〉,用一根根的「蚊釘」做成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5:03 AM
Sun, Jun 22, 2025 5:04 AM
唐唐發〈芭蕉菜奇雅〉
很擬真的魚攤、肉攤與菜攤,可惜肉攤的正面拍糊了
新北市文化局的
FB 貼文
可以找到正面照片: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5:05 AM
Sun, Jun 22, 2025 5:45 AM
連建興〈奮起之鹿〉
吳天章〈向無名英雄致敬〉,以 228 事件為主題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5:09 AM
李義弘〈石頭物語IV〉
何肇衢〈淡水風光〉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5:12 AM
廖建忠〈摔壞的人造衛星〉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5:16 AM
Sun, Jun 22, 2025 5:16 AM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看起來是一座半埋在地面的老房子,還有著老舊的門牌。不過現場很暗,所以只有拍這張
內部可以鑽進去,但不能拍攝
裡頭有部電視紀錄了創作過程,還掛了幾幅上下顛倒的畫。不過地板本身是鏡面,可以透過地板看到正向的版本
還好裡頭不會矮到我難以行動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5:17 AM
以上是前陣子在鶯歌的「新北市美術館」拍到的。美術館目前才剛開幕幾個月,免費參觀到 6/30
中央西門風痕影
@hit1205
Sun, Jun 22, 2025 5:18 AM
Rendaus
:
載入新的回覆
前陣子在鶯歌看到的可愛招牌,結合了日文りり與狗狗的臉
〈新樂園拾柒號〉是集體創作的版畫,以社會議題為主題。參與者後來為了持續探索集體創作的可能,成立了印刻部
張徐展〈蜈蚣陣〉,有種龍蝦的感覺
Rinus Van de Velde〈A Life in a Day〉 的拍攝道具
影片很長(有 17 分鐘),內容是一個日復一日過著一樣生活的男子,起床帶著公事包、搭上火車、穿過沙漠,走進仙人掌裡的密室等
整個場景全都是在室內拍攝的:遠景是使用模型拍攝,其他是藝術家本人在房間裡拍攝(有點好奇靠站的火車是怎麼在室內移動的)
影片結束時,似乎會直接接上開頭,我一度以為還沒有結束
鄭錦衡〈呵體護容〉
吳權倫〈代窯〉
侯淑姿 〈青春編織曲(一)〉
侯怡亭 〈重紡盆邊〉
後者是呼應的新創作。前者是 1997 年的作品,當年在《盆邊主人——自在自為》這個展覽中展出
找到一篇:《臺灣美術期刊》第 59 期(2005 年 1 月)的〈鼓盆而歌──二十年來台灣女性藝術研究〉
陳浚豪〈女媧神宮〉,用一根根的「蚊釘」做成
唐唐發〈芭蕉菜奇雅〉
很擬真的魚攤、肉攤與菜攤,可惜肉攤的正面拍糊了
新北市文化局的 FB 貼文可以找到正面照片:
連建興〈奮起之鹿〉
吳天章〈向無名英雄致敬〉,以 228 事件為主題
李義弘〈石頭物語IV〉
何肇衢〈淡水風光〉
廖建忠〈摔壞的人造衛星〉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看起來是一座半埋在地面的老房子,還有著老舊的門牌。不過現場很暗,所以只有拍這張
內部可以鑽進去,但不能拍攝
裡頭有部電視紀錄了創作過程,還掛了幾幅上下顛倒的畫。不過地板本身是鏡面,可以透過地板看到正向的版本
還好裡頭不會矮到我難以行動